美赞臣育儿新概念:“养孩子不是比赛!”这句话也许……错了

本文转载自@崔玉涛的育学园,美赞臣已获得授权

知道你迫不及待吐槽!别急,别急!咱们先捋一捋:“养孩子是不是一场比赛?”

有的家长认为,“才不是!我家孩子最好了,不要跟别人比。”也有的家长会滑向另一个极端,“当然是!不是说阶级固化吗?不努力、不比赛怎么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养孩子的比赛”,几乎不可避免。不少家长接受不了“别人的炫耀”,却无形中,常常对自己的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盼和要求,“你看看别人家孩子!”

举例来说:听到别人讲这些话,你是不是心里有些不自在?“我家宝宝3个月就睡整觉了!你,赶紧给孩子断夜奶吧。”、“我家宝宝已经会走了,你们家还不会站呀?”、“我家开口早,最近会背《咏鹅》了呢!”

美赞臣育儿新概念:“养孩子不是比赛!”这句话也许……错了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唉,我家宝宝怎么这么难带?为什么‘天使宝宝’都在别人家?”、“你个胆小鬼,人家打你,你不还手吗?你看看石头哥哥,多勇敢!”、“宝宝,快叫阿姨!诶?你这孩子,干嘛往妈妈身后躲啊?真没出息!学学朵朵姐姐!”

表面上看,这种“比赛”、“攀比”是虚荣,是急于求成。其实,“攀比”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心理,并非一无是处。家长在面对有意无意的“比赛”、“攀比”时,如何理性看待,调整心态,甚至及时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比赛”谁先会爬、站、走

孩子1岁以前,因为没经验,加上初为人父母的谨慎,很多家长都是“照书养”。书上说“七坐八爬”,到了8、9月龄,孩子如果还没有会爬的迹象,家长往往就开始忧心了!此时,恰好邻居家的宝宝,7月龄就爬得很利索,更是让家长坐如针毡,“宝宝不会有什么问题吧?”“难道是缺钙?”类似的情况还有:“比赛”抬头、站、走、长牙、身高体重……

为什么这种“比赛”没有意义?

关于大动作发展的时间规律,有一个顺口溜:1举头、2举胸、3翻、6坐、7滚、8爬、9站……还有一些民间说法是“七坐八爬”。不管是6月龄还是7月龄会坐,都是出于统计学上的指导意见。实际上,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存在很大差异。

家长可以多给孩子创造大动作发展的条件:

不要老抱着孩子不撒手,剥夺孩子练习的机会;让孩子多趴,因为趴,是一切大运动发展的基础;让孩子趴在相对比较硬的地方,这样孩子使起劲儿更容易;如果家长和孩子互动,吸引孩子抬头或够物,孩子的兴趣会更大……

美赞臣育儿新概念:“养孩子不是比赛!”这句话也许……错了

孩子出牙晚,主要原因有遗传和营养两方面,此外,还和孩子出生的地区、季节、户外活动的多少等因素有关。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4个月就开始出牙了,有的孩子则要推迟到11~12个月,甚至是1周岁以后。通常来讲,只有孩子到了13个月以后,乳牙还都没有萌出,才将这种情况算作乳牙萌出延迟。因此,家长们在孩子出牙的过程中,无需和别的孩子比较,更不必焦虑,因为孩子出牙的个体差异很大!再比如身高体重,除了遗传因素,还受后天运动强度、饮食习惯、睡眠质量等因素影响。

一段时间内,孩子长了多高、多重、生长发育是否迟缓,应该以绘制生长曲线的方式连续来看,而不是以某一次、某一时刻的身高体重来下结论,更不是简单地和别人家孩子的情况作比较。

“比赛”谁辅食吃得好

孩子6个月,该添加辅食了。为什么我家孩子对辅食兴趣不大?隔壁小哥哥却总是胃口那么好?连15个月的弟弟都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了,我家孩子拿到勺子只会玩,还把辅食洒得到处都是!18个月的妹妹自己吃饭吃得可香了,我家的追着喂也不肯吃!

为什么这种“比赛”值得借鉴?

孩子对辅食的兴趣不大,“不如隔壁小哥哥胃口那么好”,家长需要分析:是辅食性状不符合孩子咀嚼和吞咽能力?是食材太单一,孩子吃腻了?是喂养方式让孩子觉得抗拒?是孩子运动量不够,消耗太少?还是喂养时机不对?比如孩子刚喝完奶,还不饿……

比如,有很多家长怕孩子吃不饱,总是希望孩子“多吃一口”,于是“追着喂”、“哄着喂”、“边玩边喂”屡见不鲜。实际上,当宝宝开始玩食物,或者当妈妈把勺子送到宝宝嘴边,宝宝把头偏向一边时,就是“我吃饱了”的信号。婴幼儿每次进食量会有25%的差别,所以每次进食不能绝对定量。如果孩子不想吃了,就停止,不要追着喂,造成不良进食习惯。

有的家长羡慕别的孩子会自己拿勺子吃饭,其实,只要家长懂得为孩子创造练习的机会,并不是什么难以实现的事。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磨牙情况和咀嚼能力,适时引导孩子自己吃!当然,食物的性状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发育特点。孩子在自己吃东西的时候,要有大人在一旁看护。一般来说,孩子在7、8个月左右时,就可以接受细小颗粒的、软烂的食物性状了,这时候的辅食不一定全是泥糊状了。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手指食物”,供孩子练习自主进食

美赞臣育儿新概念:“养孩子不是比赛!”这句话也许……错了

当然,孩子刚开始练习自主进食,可能会把餐椅、地上弄得一团糟。家长要做好思想准备哦!好在这个过程很短暂,一般一、两个月就好了。

“比赛”谁更热情外向

在这个越来越讲求交流、沟通、合作的社会里,谁不希望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呢?毕竟,那些落落大方的孩子,真是讨喜啊!无奈的是,自家孩子在家“作威作福”,出门就蔫儿了……可能是天生慢热,孩子几乎从来不主动跟别人打招呼,也不像别的孩子那么热情开朗。真是着急啊!

为什么这种“比赛”没有可比性?

人和人的先天性格是不同的,内向或外向本身,没有绝对优缺点。美国有一位研究内向性格的专家苏珊·凯恩,她写了一本书,叫《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她认为:那些表现得内向的人,可能更擅长深入思考和冷静分析,尽管他们可能看起来不善言辞,但并不代表他们的内心不丰富。因此,家长们不要随意为孩子贴上“内向”、“害羞”的标签,因为的确有很多宝宝是慢热型的,而且有些宝宝表达友好的方式可能比较含蓄。

美赞臣育儿新概念:“养孩子不是比赛!”这句话也许……错了

对孩子来说,社交是一项需要慢慢习得的本领。家长应该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引导孩子正确地与人交往。如果孩子在生人面前表现得很紧张,不要强迫孩子,更不能羞辱、嘲讽孩子。家长不妨多些耐心,等孩子和其他人熟悉了,再尝试问好也不迟。有很多内向的孩子,不论家长如何鼓励,就是没有社交意愿,宁愿一个人待着。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也不要着急。这样的孩子天生更敏感,内心情感丰富,做事认真仔细,善于发现细节……况且,无论孩子眼下表现得怎么样,都不代表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是这样的人。

“比赛”谁更爱看书

“我家孩子啊,特别爱看书!一天能看十几本绘本呢!”、“妞妞在家,经常一个人自己看书,还兴致盎然的!”听到这样的“炫耀”,再对比自己家那个整天沉迷于手机、ipad的孩子……一声叹息!

这种“比赛”是在敲警钟!

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是这一代小朋友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确不应该“一刀切”,家长需要理性看待——既不能让孩子沉迷,也不应绝对禁止。不过,当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过长,因此对阅读绘本丧失兴趣,对户外活动提不起劲时,就要引起重视了!

美赞臣育儿新概念:“养孩子不是比赛!”这句话也许……错了

毫无疑问,从小培养阅读习惯,对孩子发展语言能力、拓展知识面等至关重要。不过,当家长发现,孩子相比其他小朋友,对阅读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时,就要开始反思了。有的家长可能认为,“我家孩子还小呢!拿到书只会啃咬撕。”没错!小月龄孩子对绘本的兴趣并不是家长眼中的“看”,而是啃咬撕,但是孩子此时几乎对所有事物的了解方式都是这样——即使给孩子一个玩具,孩子也是拿过来先咬不是吗?所以,家长不妨保持宽容和尊重,给孩子一点时间。

还有的家长已经意识到孩子过于沉迷手机,想纠正孩子的行为,于是给孩子买了一大堆绘本!但是,家长自己有没有常常在刷手机呢?孩子是不是在有样学样呢?如果没有培养起亲子阅读的氛围,没有掌握给孩子讲绘本的技巧,那么,光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显然是没用的。

“比赛”孩子的特长

你家会背诵《咏鹅》,我家就得立刻学《锄禾》;你家会唱ABC,我家赶紧学《小星星》;你家会跟着音乐跳舞,我家孩子也要上去比一比……似乎孩子总归是要有一项技能,家长才有炫耀的资本。

这种“比赛”错位了!

对于婴幼儿来说,暂时可以掌握的技能有限。家长为孩子感到自豪的、迫不及待炫耀的心态可以理解,不过,这种“比赛”错位了。每个孩子的天赋、兴趣不同,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小朋友。你家孩子对音乐天生敏感,身体的协调性也不错,很适合用跳舞来展现。我家孩子对色彩和线条敏感,有绘画天赋,但绘画不如跳舞那样能“随时随地”施展身手。根本不是一个维度,怎么比?!

美赞臣育儿新概念:“养孩子不是比赛!”这句话也许……错了

为人家长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发现、挖掘和培养孩子的“天赋”或“兴趣”!家长只有挖掘出孩子的“天赋”或“兴趣”,才能更精准地加以培养;如果家长找不到孩子最有灵性的地方,那么即便耗费大量金钱和精力,也未必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比赛”谁长得更好看!

这个……完全没!法!比!我不管!我家的,最!好!看!

再回到文章初始的问题,“养孩子是不是一场比赛?”小编个人认为:对这件事,不妨采取中庸的态度。一方面,家长要克制自己的虚荣心,防止为了面子而刻意“比赛”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比赛”,及时发现养育中的不足,挖掘孩子的“天赋”或“兴趣”,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月龄   孩子   乳牙   性状   勺子   新概念   天赋   小朋友   食物   家长   我家   兴趣   情况   宝宝   方式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