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陈先保如何20年内让洽洽从瓜子大王到坚果专家?

2021年4月,洽洽发布2020年度财报,财报显示洽洽食品营收52.89亿元,同比增长9.35%;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05亿元,同比增长30.73%;2020全年葵花籽类、坚果分别实现营收37.25亿元和9.5亿元。这时候人们才发现,洽洽这个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已悄然从瓜子大王转变成为坚果专家,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创始人陈先保的决策和魄力。

揭秘陈先保如何20年内让洽洽从瓜子大王到坚果专家?

1995年,陈先保离开商业厅的“铁饭碗”下海创业,这是他书写传奇的开始。靠着“棒棒冰”这一产品,陈先保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由此创立了一个名扬天下的品牌——“洽洽”。在洽洽诞生之前,瓜子就已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国民零食,尤其是在“中国炒货之都”合肥。但当时的瓜子,主要是炒制,这就带来不够入味、吃多了上火、吃完了手脏等三个问题。1999年,第二次创业的陈先保,看中了瓜子这个当地的优势产业。通过调研发现,煮制瓜子能完美解决炒制瓜子的这三个问题。于是洽洽乍一推出,便打出了“百煮入味香”的口号。事实证明,“蒸煮”的确是良方,这一过程不仅解决了上火问题,还让传统的炒瓜子出乎意料地得到了改进,在市场上大受好评。

揭秘陈先保如何20年内让洽洽从瓜子大王到坚果专家?

在瓜子这样的传统行业里,要想成为行业巨头,除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要高之外,还得需要独特的营销策略。为了把洽洽的品牌打出去,陈先保使出了营销“三板斧”:包装、广告、促销。首先,洽洽瓜子的外包装采用中国红的牛皮纸,搭配竖式大信封,从外观上和其他用塑料包装的瓜子品牌区分开来,让人看到耳目一新,瞬间就感到包装的舒适质感和高端大气。其次,洽洽瓜子推出第一年就大赚300万,但陈先保却敢花400万在央视打广告。1999年,洽洽销售额仅3000多万;投下央视广告后,2000年销售额突破1亿,2001年暴增至4亿。短短3年,洽洽就无可争议地奠定了瓜子第一品牌的强势地位。最后,为了把洽洽铺满超市、食杂店和小卖部,陈先保在整箱的洽洽瓜子中放入几元至几十元不等的礼金,开箱可见,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渠道战略。

揭秘陈先保如何20年内让洽洽从瓜子大王到坚果专家?

工艺创新、品牌推广、渠道建设,当这三个因素融为一体,洽洽一夜爆红。2011年3月,洽洽食品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以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成为了“中国炒货第一股”。陈先保本人的身价由此暴增,这在炒瓜子这个微利行业中,绝对是个令人惊叹的财富奇迹。但陈先保清楚地知道,洽洽的优势不牢靠,要坐稳行业老大的位置,必须要有“独门绝技”,那就是原料和技术。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洽洽逐步在全球建立了100多万亩葵花籽种植基地,确保原材料的优质性。不仅如此,洽洽还有着全球第一条瓜子全自动产线,6000万级专业进口设备,为品质瓜子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揭秘陈先保如何20年内让洽洽从瓜子大王到坚果专家?

一个企业,只有加强产品创新、推广创新、渠道创新、传播创新,才能打造出符合自身的品牌定位。近年来,洽洽并没有躺在瓜子的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在董事长陈先保的带领下,不断创新,开辟坚果产品作为企业增长的第二曲线,始终把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新鲜、美味的坚果休闲食品作为企业的愿景使命。20年来,洽洽凭借着良好的口碑和创新产品研发,成就了坚果专家的赫赫之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坚果   瓜子   小卖部   功劳簿   葵花籽   炒货   入味   中国   大王   年内   央视   渠道   专家   品牌   广告   行业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