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中的一个“以”字

最近,开始准备《古文观止》卷五史记选文的解读工作。原本以为周秦文之后的汉文会容易些,动手之后才知道并非如此,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的文字,还是挺难的。

今天,在注解“秦楚之际月表”时,发现其中有个“以”字,值得仔细琢磨。

原文:“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

岳麓版译为:秦是在襄公时兴起,在文公、穆公时逐渐强大,到了献公、孝公以后,开始蚕食六国,经过一百多年,到秦始皇时才并吞诸侯。

上古版译为:秦国从秦襄公立国,显赫于秦文公、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以后,逐步侵吞六国,经过一百多年,到了秦始皇才有能力兼并诸侯。

中华版译为:秦国兴起于襄公,强盛于文公、穆公时,献公、孝公之后,逐步侵吞关东六国,经过了一百多年,到秦始皇时才有能力兼并六国诸侯。

其中,“稍以蚕食六国”中,以上诸版本均不译“以”字,均作“稍蚕食六国”解。那么,这里的“以”字,是可有可无的吗?我想,应该不是可有可无的。

分析如下:

前一半的意思是,“秦国兴起于襄公,显赫于文公、穆公,献公、孝公之后”,献公、孝公之后,秦国才开始侵吞六国土地的吗?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薨,秦惠文王立;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薨,秦昭王立;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薨,秦始皇立。至此正好100多年。这100多年间,秦灭巴、蜀、苴,蚕食三晋,席卷荆楚。

因此,“稍以蚕食六国”中的“以”字,是时间副词,通“已”,用在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已经发生或存在,可译为“已”、“已经”等。

因此,全句可译为“秦国兴起于襄公,显赫于文公、穆公,献公、孝公之后,逐渐蚕食六国,(经过)一百多年,到秦始皇才能够并吞戴冠束带这一类的(诸侯)。”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中的一个“以”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史记   秦国   选文   束带   状语   谓语   副词   时兴   汉文   并非如此   可有可无   公元前   显赫   诸侯   多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