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由轮胎引发的“打怪兽”游戏

案例名称:由轮胎引发的“打怪兽”游戏

所在单位:灯塔市第一幼儿园

教师姓名:杨莹

2021年8月11日

一、活动背景

游戏能够让幼儿获得快乐,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让我们来看一看孩子们的精彩瞬间吧!我们班本周的户外活动场地是1号场地,这时孩子们看到小跑道上有许多的轮胎,就热火朝天的玩了起来。这时,王晨旭把轮胎滚上旁边的滑梯,然后从滑梯的另一端将轮胎滚下来,其他小朋友看了也学起王晨旭玩了起来。

案例名称:由轮胎引发的“打怪兽”游戏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

我们班王晨旭、陈渼昕、金琪诺等小朋友对轮胎游戏特别的感兴趣,连着几周都选择在此处游戏,引发了许多探究活动。

“轮胎”的游戏玩法很多,没玩过的孩子也会很容易上手,由于轮胎的大小不一,有的轮胎较大,滑梯内的空间较小,轮胎很容易卡在滑梯内,这时教师语言介入:“那怎样才能让轮胎不卡呢?”陈渼昕想了想说:“我们可以用木板和梯子搭出滑梯来滚动轮胎呀”。这时,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开始搭起来。这时,教师适时介入,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期待幼儿游戏的推进。

案例名称:由轮胎引发的“打怪兽”游戏

分析:

在此活动中,主要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活动中,教师主要体现在分享环节,通过观察幼儿游戏中的行为表现,给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自主决定的权利,使活动真正成为幼儿的游戏。

但是真正玩时又遇到了困难,当孩子们从竹梯向上滚动时由于轮胎很大,孩子们的力气有限,所以滚动轮胎很困难。

第二次游戏:

陈渼昕说:“我们可以两个人滚动一个大轮胎呀!这样力气就够大啦!滚动轮胎就会轻松啦”!伍麒羽说:“好,我们两个来滚动一个轮胎吧!小朋友们通过互相合作,快乐的玩了起来。

案例名称:由轮胎引发的“打怪兽”游戏

那我们可以用轮胎来玩打怪兽的游戏,看看谁打的怪兽最多”。我:“那怪兽在哪里呢?”伍麒羽说:“我们可以用轮胎做一个怪兽的家,怪兽住在山洞里。”

案例名称:由轮胎引发的“打怪兽”游戏

怪兽的家建成了,陈渼欣说:“那怪兽在哪里呀?”这时伍麒羽把冰棒瓶放在轮胎内,来充当怪兽。

案例名称:由轮胎引发的“打怪兽”游戏

陈渼昕说:“那怪兽住在山洞里,我们得翻山越岭才能去打怪兽呀!”这时孩子们利用小鲁班、亿童地垫等材料搭出了“翻山越岭打怪兽的游戏。

案例名称:由轮胎引发的“打怪兽”游戏

孩子们经过不断的尝试、调整,终于可以在自己搭建的滑梯上玩轮胎了。此次游戏体现了幼儿钻、爬、跑、跳等各项技能。

案例名称:由轮胎引发的“打怪兽”游戏

分析:

《指南》的语言领域指出:幼儿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景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

伍麒羽和陈渼欣的交谈拉近了两人的关系,并且孩子们能在对话中明白对方的意思,一个能够明确提出自己的要求,一个能够结合情景感受到别人的需要,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合作应该会使游戏更为有趣。两人通过交流信息,贡献自己的经验,使同伴得到认知和帮助。从而生成新的游戏构想,使他们游戏的能力有一个新的提升。

第三次游戏:

经过前两次的游戏,孩子们已经能够合理分工,先由陈渼昕小朋友画出今天的图纸,大家再根据图纸进行建构。

案例名称:由轮胎引发的“打怪兽”游戏

在游戏中由于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力量小的小朋友在梯子上依然滚动不了轮胎,这时陈渼欣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说:“我们用小轮胎来代替大轮胎吧。”

案例名称:由轮胎引发的“打怪兽”游戏

伍麒羽说:“我们也可以再搭建一个低一点山坡。”

案例名称:由轮胎引发的“打怪兽”游戏

接着孩子们有的拿着小轮胎通过重重障碍开始了“打怪兽”的游戏。有的则推动大轮胎在低一点的山坡上开始了游戏。

案例名称:由轮胎引发的“打怪兽”游戏

分析:

游戏过程中,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将主动性还给幼儿。本次游戏活动,主要锻炼了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平衡力,幼儿进行了情景玩法,还进行了多个人的合作,这种同伴合作的游戏形式更能促进小朋友们的相互学习。

三、活动特点和价值

“打怪兽”游戏是一个低结构游戏,多变的玩法对于小班来说稍微有一些难度,从前后几次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1、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幼儿滚动着轮胎通过钻、爬等重重障碍,发展了幼儿的平衡能力。

2、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几轮游戏,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尝试,大胆想象,创造性的发现了许多的玩法。孩子们的游戏能力也在循序上升。

3、锻炼幼儿同伴合作及语言交往能力。在滚动轮胎打怪兽这一环节,幼儿通过合作、不断的尝试完成了游戏,激发了幼儿团结合作的品质。

四、体会与反思:

通过几轮的游戏,我有了以下体会与反思:自主游戏是由幼儿选择想要玩的游戏类型,支持玩伴自主、材料自主、玩法自主,即幼儿自己选择玩伴,可以利用幼儿园内的各种材料,进行无穷的探索,自己设计游戏的玩法。对于孩子们的自主游戏,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是“闭上嘴,管住手,竖起耳,迈开腿”。

在幼儿游戏中,怎样做才叫适时介入,在第一次游戏中,我通过语言介入,引发孩子们用木板和梯子搭出滑梯的一种思路,介入的方式很多,我觉得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介入幼儿的游戏行为,细心观察是基础,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敢于探索,敢于想象的学习习惯为核心,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而不是剥夺孩子的童年乐趣、限制他们的想象力。要不断地自我反省,总结介入的最佳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灯塔市   轮胎   翻山越岭   滑梯   游戏   梯子   玩法   想象力   同伴   小朋友   幼儿   自主   名称   案例   能力   语言   教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