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口就是“臭妈妈”“臭屁股”,每天上演这样的戏码怎么破?

最近有位妈妈跟我说:“最近我家孩子总是爱说“我要打死你”、“杀死你”之类的话,并且还常常大声吼叫,有点像野兽那种,感觉很暴力。”

昨天他在小区里和小朋友玩,本来一直很高兴。因为时间晚了,我和对方妈妈都想带他们回家。他舍不得,就去拉女孩的衣服不让走。女孩被拉得不舒服,有点生气地说“我不和你玩了”。他立马回嘴,“我也不和你玩了”。两个孩子就吵起来。然后,他便朝着女孩吼叫,“我要打死你。”还反复吼了好几次,完全控制不住。当时,我特别尴尬,只好用手捂住他嘴巴。对方妈妈虽然没说什么,但她的表情分明就写着“这孩子怎么这样!”。
在家里也是,遇到不如意的事,两三句说不通,一着急“我要打死你”、“臭妈妈”、“臭屁股”之类的话就冒出来了。事后和他好好说,他也知道这么说不对。但事到临头,他就根本控制不住。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怕他被别人定义为没礼貌的坏孩子,被孤立。我也真怕一直这样下去,他真的变得暴力。

孩子正处于3~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好处于“诅咒敏感期”,上面这位妈妈说的孩子情况就很典型。其实妈妈不用太焦虑,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孩子出口就是“臭妈妈”“臭屁股”,每天上演这样的戏码怎么破?

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儿童敏感期》里讲道:1岁多的儿童,当发现一个词语和一个外物能配上对时,他会重复进行这种配对,比如:“妈妈!”“哎!”“妈妈!”“哎!”在这一叫一答中他享受着语言能指称带来的喜悦。这是儿童语言敏感早期的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很快发现一句话能表达一个意思,很快,孩子就会留意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话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效果。

诅咒敏感期是语言敏感期中的一个表现。当孩子发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有些话能够像利剑一样刺伤别人,孩子就会使用强而有力的语言来试探、发展自己的力量,并观察别人的反应。

孩子出口就是“臭妈妈”“臭屁股”,每天上演这样的戏码怎么破?

在孩子学习语言的初期,他逐渐会留意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话有时候会产生强烈的效果。当他发现他用一些“刺激性”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脏话、狠话,会引起对方惊讶、难过、生气,甚至阻止、呵斥、惩罚时,他会觉得很新奇,甚至很有成就感。因此,他会乐此不疲地来试探验证语言的力量。

其实,孩子的各个敏感期,都是他们探索学习的过程,随着成长,过了这个阶段也都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诅咒敏感期也是如此,在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悄无声息的过去。

对于其他敏感期而言,孩子一般都需要得到满足才会顺利度过。而对于诅咒敏感期,却相反,父母的反应越强烈,可能就越容易激发孩子使用诅咒语言。

如果你的孩子也出现了诅咒敏感期,千万不要反应过于强烈,因为,你的反应越强烈,越容易激发孩子不断地使用诅咒性的用语。

孩子出口就是“臭妈妈”“臭屁股”,每天上演这样的戏码怎么破?

一般来说,小朋友只在“诅咒敏感期”才会有足够的兴趣去如此表达,如果成年人对此反应过激,或者让他们感到,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类似的表达方式会让他从中受益,孩子就有可能形成无意识的习惯,并延伸下去。

对付诅咒敏感期最好的方式就是淡定。

当孩子发现他的脏话狠话并没有获得预想中的强烈效果,慢慢就会失去兴趣。

当然,也不是说什么都不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孩子。

1、找到“诅咒”的源头。

很多时候,孩子说出的脏话狠话都是有来源的。比如我朋友的孩子,他口中的“我打死你”、“你个妖孽”,就是从《西游记》里来的。朋友用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分辨现实和故事,也不禁止孩子说这些话,但是要求孩子把它们留在游戏中。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他们会从父母、朋友、周边邻居,或者音频故事、电视节目中获得并模仿。所以成年人不在孩子面前说不雅的话,对孩子观看和聆听的节目也进行考量,尽量减少孩子接触“诅咒”源头。

孩子出口就是“臭妈妈”“臭屁股”,每天上演这样的戏码怎么破?


2、冷处理,淡定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放出狠话时,往往都在等你的回应。这个时候不用急着纠正他,更不要为之生气愤怒,要学会冷处理。

我记得我们家孩子处于诅咒敏感期时,有一次因为不喜欢我拿的绘本,生气说要把我砍断。我抱起她说,“如果我被砍断,就要用胶水把自己粘好。但要是粘不好,我就得死掉了,你可能就会永远失去妈妈了。”孩子声音一下子就缓和了很多:“那我砍掉你的手!”我说:“如果手被砍掉了,我就没法像这样抱你了。”

这期间,我一直很平和,没有纠正她,也没讲大道理,只是很自然地把后果呈现给她。孩子有所思考,很快就忘了“诅咒”的事。后来,我们居然还玩笑着讨论了用哪种胶水会好一些。

3、分辨孩子的情绪,帮助他正确表达。

孩子的每一句“诅咒”,其实都不是真的想要“打死你”或“砍断你”,他内心的潜台词可能是:“我舍不得”、“我很生气”、“我委屈了”、“我很沮丧”,或者是“没人关注我,你倒是看看我啊”。

孩子出口就是“臭妈妈”“臭屁股”,每天上演这样的戏码怎么破?

像上面事例中孩子事后也知道这么说不对,只是控制不住。只是他需要正确的情绪表达示范。比如你可以找个合适的时机和孩子回忆一下那晚的事。不提他“诅咒”的部分,只帮他梳理当时的情绪,一开始是舍不得和小女孩儿分开,被女孩赌气说“不和你玩了”后,孩子是委屈的,最后两个人吵起来是委屈加愤怒。可以告诉孩子,即使愤怒,尝试去表达出来。

当孩子逐渐可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在运用中获得良好的效果,他自然就会发现这种语言比“诅咒”更有力量。

4,用游戏的方式来化解。

在《游戏力》中李岩老师提到,孩子总喜欢说臭屁,臭屁股,如果我们想阻止他这么说,那么我们就告诉孩子:“你可以随便说臭屁,但是你绝对不许说豆沙包。”通常孩子会马上就开始说“豆沙包”。

孩子出口就是“臭妈妈”“臭屁股”,每天上演这样的戏码怎么破?

不仅如此,还建议父母,当孩子开始说“豆沙包”,我们就要表现得大惊失色:“喂,刚跟你说过不许说的!不许说!不许说!”最好再配合动作,比如跳起来去捂孩子的嘴,孩子多半会跑开,还一边跑一边喊“豆沙包”,那么我们就假装使劲追但追不上他,最后只好捂住自己的耳朵……

孩子出口就是“臭妈妈”“臭屁股”,每天上演这样的戏码怎么破?

孩子的各个敏感期,都是探索学习的过程,随着成长都会自然而然地消失。诅咒敏感期也是如此,一段时间后就会消无声息的过去。我们需要的是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淡定,给予适度的包容和引导,所以,不要再误会这个特殊阶段的孩子了,也不必过度紧张、忧虑,冷静面对,对症下药,相信那个乖巧可爱、善解人意的宝贝,很快就回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妈妈   孩子   冷处理   都会   戏码   脏话   屁股   委屈   愤怒   敏感   生气   情绪   力量   效果   语言   发现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