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中吴菲丧偶式的婚姻,给现实中的爸爸们都“敲响警钟”

最近一段时间热播的《都挺好》这部剧大结局了,跟身边几个妈妈讨论过,最讨厌剧中哪个角色,无一例外的说:苏明哲。

1,不是一个好丈夫,更不是一个好父亲。

自从苏母去世之后,苏明哲就像个人偶一样,任由苏父的摆布,连自己的子女都照顾不来了。而苏明哲就是典型的苏父说啥就是啥,从来都不敢违背苏父所说的话的人。甚至父亲的一通电话,立马从美国赶回来,连留下美国生活的妻女都不顾了,所以说苏明哲根本不是一个好丈夫,更不是一个好父亲。

《都挺好》中吴菲丧偶式的婚姻,给现实中的爸爸们都“敲响警钟”

在一开始苏大强想去美国,苏明哲在和吴菲的对话中说起是母亲不愿意伺候生了宝宝的吴菲坐月子。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很多婆婆也会因为一些原因不愿意伺候媳妇坐月子的,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说过,坐月子时婆婆只是隔几天过来看看我们一家子,但是出钱请了月嫂四个月,后来雇了保姆一直到儿子三岁,如果有需要婆婆也会马上过来帮忙,其实,这样挺好的,少了和老人之间的磨擦,朋友还信誓旦旦的跟我说,她将来也这样,出钱,希望能解决所有面临的问题。

《都挺好》中吴菲丧偶式的婚姻,给现实中的爸爸们都“敲响警钟”

在剧中还有一段是苏明哲回国后,吴菲一个人带娃又上班!身边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

生活中,很多夫妻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两地分居,最好的闺蜜曾经想我哭诉过,和丈夫结婚两年,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和送他上学,闺蜜不得不回老家。

就这样夫妻两地分居了,刚开始分居的时候,丈夫还特别想念孩子和她,一天能有五六个电话视频,可时间一长,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

经常是好几天才给一个电话,大多数时间还是闺蜜主动给他电话联系,他才会回复。

即使回复也表现的不耐烦,每当闺蜜在外面带着孩子,看见别人有父亲陪伴的时候,就觉得好心酸。

尤其是在孩子生病感冒的时候,感觉一个人确实有些力不从心,这个时候都希望丈夫能够在身边陪伴的。

因为工作的原因,丈夫要好久才回来一次,而每次都是闺蜜望眼欲穿,丈夫表现得极其冷漠。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坚持多久?总感觉这样的夫妻关系非常冷漠,要走到头的样子。

2,不心疼、不体谅妻子

远在美国的吴菲因为上班迟到被老板骂,下班接宝宝又迟到,托儿所打来电话让孩子转走,然而这时小咪又不小心打破了东西,吴菲崩溃打了孩子,小咪大哭,吴菲哄不好只能跟着大哭起来。

《都挺好》中吴菲丧偶式的婚姻,给现实中的爸爸们都“敲响警钟”

吴菲非常难过给苏明哲打电话,苏明哲却以要去看苏父忙为由挂了电话,吴菲彻底失望了,要离婚!

《都挺好》中吴菲丧偶式的婚姻,给现实中的爸爸们都“敲响警钟”

苏明哲的愚孝让吴菲非常的难过,为了自己的愚孝不顾妻儿,让吴菲像个单亲妈妈一样,又要工作挣钱又要带孩子,最后吴菲实在受不了苏明哲提出了离婚。不过幸好两人并没有真正离开对方,因为他们的存在,就需要有对方,所以也算有了圆满的结局。

希望这部剧,给现实中的爸爸们都“敲响警钟”,很多妈妈过着“丧偶式育儿”的生活,爸爸却过得和单身汉无差别,只要孩子出了任何问题,都是妈妈的错,自己好像全然没有责任一样。

对老婆好的男人,人品一般不会差到哪里去,懂得感恩。

人生不易,两个人一起过日子,其实说白了就是同舟共济的队友。

对老婆好的男人,人品一般不会差到哪里去,懂得感恩。

女人不容易,怀胎十月,前期呕吐不止,后期负重前行,生病不敢吃药,出门不敢远行,戒掉了平日里喜欢的零食,经历分娩之痛,生下孩子,身材走样。

一位朋友曾经说过,在他事业起步的那段时间,孩子也刚出生,他老婆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带娃,一夜要醒来两三次给孩子喂奶,一年多没有睡过整夜觉,她体谅他创业辛苦,夜里从来不会叫醒他。

有一次,他半夜醒来看到老婆正抱着孩子在房间里踱步,头发凌乱,仿佛老了很多岁,心疼不已。

他当时就暗自发誓,一定要很努力的奋斗,让家人过上优质的生活。

懂得感恩的人,自然懂得付出,这样的人,更容易收获领导的信任,客户的认可,也更容易接近成功。

《都挺好》中吴菲丧偶式的婚姻,给现实中的爸爸们都“敲响警钟”

在中国的现状当中,很多的家庭孩子出生后就是月嫂带,之后是妈妈带,保姆带,奶奶和外婆帮着带,孩子去了幼儿园,大部分都是女老师,男孩子的成长大部分都是在女性的环境中,再缺少父亲的陪伴,势必就少了阳刚之气。

古话说“子不教,父之过”。

大多数父亲对孩子或不闻不问、或态度粗暴缺少耐心,成了家庭教育中的‘甩手掌柜’。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婆婆妈妈的事情,并非大男人所为,因此父亲以忙、事情多为借口,将教育孩子的阵地拱手相让,由母亲全盘接收。

但有调查表明:年龄在14岁以下的孩子,缺乏父爱就会患上“父爱缺乏症”,变得焦躁易怒和抑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爱母爱两者缺一不可。他们角色不同,作用也不相同,妈妈教给孩子的主要是爱和情感,而爸爸则是传递安全感给孩子,以及教会孩子承担责任,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是需要父母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

《都挺好》中吴菲丧偶式的婚姻,给现实中的爸爸们都“敲响警钟”

图片源于网络

再忙也要当个好爸爸

在大v店听过翁亦奇老师系列课程当中的一节《再忙也要当个好爸爸》,翁老师所讲述的,如何做一个好爸爸。

中国的家庭=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

孩子0至3岁,是以妈妈为主,爸爸为辅。

这个阶段是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和基础知识的积累,妈妈的陪伴很重要。

孩子3至6岁,是爸爸妈妈共同参与的阶段。

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个阶段爸爸妈妈同样重要,爸爸要学会耐心,妈妈要学会放手。

孩子6岁以后

爸爸身上的目标感、计划性、理性分析对孩子的教育变得非常重要。爸爸要带孩子锻炼,帮孩子树立目标,教孩子做人做事,爸爸的角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都挺好》中吴菲丧偶式的婚姻,给现实中的爸爸们都“敲响警钟”

“子不教,父之过”,不是母之过,教是父亲的事情。

1,教孩子做人,教孩子做事

爸爸要教孩子,做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要大气,要独立、勇敢、坚强、冒险、不怕挑战,要教孩子做事,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和计划。

2,父亲要成为孩子的玩伴和导师

玩,就是玩耍,一起运动做游戏,伴,就是陪伴,和孩子一起生活工作。作为导师,要影响孩子的为人处事和性格发展,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而这种影响是相互的。

《都挺好》中吴菲丧偶式的婚姻,给现实中的爸爸们都“敲响警钟”

教育孩子本身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爸爸要成为孩子的导师,帮助孩子确立目标,帮助孩子自我管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日为父,终生为师,做父亲也是我们职业的一部分,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孩子教育的失败,忙不是理由,而是借口,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

《都挺好》中吴菲丧偶式的婚姻,给现实中的爸爸们都“敲响警钟”

最后,致天下的父亲:

父亲,你是山,威严下,我学会生活的原则;

父亲,你是树,风雨中,我学会力量和坚强;

父亲,你是船,载着我,乘风破浪远航;

父亲,你是路,沿着它,成功就在前方。

---选自全纳教育CEO翁亦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爸爸   父爱   警钟   美国   婆婆   导师   教育孩子   丈夫   父亲   角色   母亲   婚姻   老婆   目标   妈妈   孩子   电话   吴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