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也许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人生

源于至善教子家长学堂

下午3点就放学,数学课偏简单,暑期没有作业,体育活动盛行,这是我们很多人眼中的英美国家的教育。

最近几年,“宽松教育”、”“快乐教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崇尚。

「家长说,我崇尚快乐教育,什么课外班都不给他报,不想让孩子那么累,就想让他快乐一点。」

「家长说,我不给孩子立那么多规矩,因为我就想让他开开心心的长大。」

「家长说,孩子只要快乐就好,随便学学就行,我们又不要求他将来一定如何如何……」

“快乐教育”也许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人生


曾经有一部影片在网上走红,由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

纪录片讲的是让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中国老师教的英国学生实验班在数学、自然科学的最终考试成绩比起英国老师教的那组学生整体成绩高出10%。

“快乐教育”也许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人生

这看起来合情合理,又好像有点出其不意。

合情合理在,毕竟在很多次的大型国际比赛中,中国学生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出其不意在,被中国家长经常抱怨的国内教育似乎并没有那么差的。

“快乐教育”也许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人生

1

在国内,我们通常羡慕西式教育中的包容、轻松、自由自主、尊重成长的特点。觉得中国教育过于压抑孩子天性,抹杀孩子创造,只是在生产考试机器。

大多数刚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国人,通常会感慨其教育的宽松——隔三差五的假期、三点钟就下课的学校、近乎于游戏的课堂教学以及老师们体贴耐心的鼓励,似乎只要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弱智,就可以轻松得到老师的肯定。

但真正在国外长期呆过,并真正了解过国外教育的人就会发现,在西方社会,孩子们的确可以有一个开心、幸福的中小学,但“更少的学习、更多的游戏、更宽松的管理”,实际上意味着如果想要跻身社会精英,你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与公立教育之外更多的社会资源。

比如,当地小学下午3点放学,但是只有黑人邻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大多数白人和华人的孩子,都背着书包、拿着乐器,去了各种辅导班。在美国,一个不去辅导班补课、不花大价钱去学习才艺,参加社会活动去丰富自己履历的孩子,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名牌大学。

这里没有人种歧视的意思,而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其实西方教育选择了更加隐形的方式让社会分层看起来没有那么尖锐。

2

但是,要想进入私立学校,孩子从六岁就要开始准备,然后经过残酷的筛选(包括对家庭条件的考察),才有可能进入顶级的私立中学。 而像BBC纪录片中的这种公立学校中,学习压力小,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小得多。三年后,他们的收入和所处的阶层将与名校生迅速拉开。

说到底,无论英国还是美国,他们的精英教育,不是什么快乐教育、放羊式的教育,而是跟中国一样,奉行严格、刻苦的苦读教育。

“快乐教育”也许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人生

所以,中国的教育和西式教育的不同,是从国情人口等多方面客观因素来决定的。他们绝不仅是方法上的不同,而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平民子弟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吃苦受累。

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它的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快乐教育”也许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人生

并不是所有在美国和英国的孩子都是在接受快乐教育。对于真正的社会栋梁来说,如果想通过教育来把他培养成最优秀的人,那么他所经历的教育本身肯定不是一个可以开开心心就能够自然而然达到的。

一些了解国内外教育的人都会对此进行反思:快乐固然重要,但学习的重要性与快乐比哪个更重要呢?

3

学习,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这毋庸置疑。面对激烈的竞争,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只能更努力、更辛苦地学习,不如此又怎么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快乐教育”也许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人生

郎朗的父亲郎国任曾在《我和郎朗30年》中,讲述了郎朗成功背后的故事。

郎朗在回忆自己的成长之路时说:“有些能力的确是天生的,但天赋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通过更少的努力,去获得更大的成就。

“人生是一步一步来的,走了这一步才有下一步。兴趣是练出来的!谢谢爸爸逼我练琴!”

“快乐教育”也许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人生

乐坛天王周杰伦做客《鲁豫有约》曾坦言,自己学琴是被逼的。

一开始他学的是画画,但玩性大,水平久未长进,很快便放弃了,后来他改学钢琴。

为了防止儿子重蹈覆辙,每当他练琴时,妈妈就拿着棍子站在后面,为此,一站就是五六年……

周杰伦说,要是没有妈妈当年逼,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

“快乐教育”也许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人生

身为父母的我们都知道,孩子是“喜新厌旧”的典型。一个玩具,到了孩子手上,喜欢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天。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也大,一旦熟悉了一件东西,热度很快会消失。

但学习一项技能,除了兴趣,更重要的是坚持,孩子在学艺过程中,遇到犯懒等一些力不从心的困难时,引导孩子坚持,不放弃——这种“逼”,是帮助孩子将梦想照进现实的必修课。

“快乐教育”也许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人生

蔡康永的这段话在年轻人听来,会有一种自己曾经可以做却没有尽全力去做的后悔感。在做父母的听来,却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在孩子想放弃游泳的时候,应该对他说一声:孩子,你再坚持一下;在孩子觉得英文困难之时,应该帮助他爱上英文,给他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这个过程可能是“残忍”的,父母要对孩子的各项特长有所了解,有引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有帮助孩子创造学习条件的实力,更要有对孩子的信心,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快乐教育”也许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人生

最后,用龙应台写给儿子的一段话结尾: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快乐   周杰伦   出其不意   英国   英文   合情合理   辅导班   宽松   中国   家长   父母   成绩   老师   孩子   人生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