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要上学,公婆拒绝过户学区房:养儿防老正在变成养老防儿

在我的祖辈和父辈,有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就是养儿防老,想着自己年老的时候,失去工作能力,甚至失去行动能力的时候,身边有子女照顾自己,让自己安度晚年。

他们曾经坚信,养孩子是最好的养老方式,以至于一些失独的夫妻,不惜高龄产子,只为留一个后人,同时为自己的老年买一份保险。

但现实却是一次次打脸,越来越多的老人退休后是自己养自己,不仅如此,他们还要继续养成年的儿女,接受儿女的啃老。


儿子要上学,公婆拒绝过户学区房:养儿防老正在变成养老防儿


现在啃老已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统计,中国目前有30%的年轻人依靠啃老生活,65%以上的家庭存在啃老现象,这仅是统计数据,现实的比例可能更高。

有明着啃老的:向父母要钱买房买车。

还有隐性啃老的:跟父母同住蹭吃蹭喝,让父母倒贴着帮着带孩子。

老人的想法很简单,想着给子女分担一些压力,在生活上,经济上,能帮就帮,毕竟自己平时开销也小,补贴一点,也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

的确,现在很多老人的退休金远超过年轻人起早贪黑一个月的工资。所以,他们还有一定的资本来帮助儿女。

但问题就来了,父母能帮到何种程度呢?


儿子要上学,公婆拒绝过户学区房:养儿防老正在变成养老防儿


这不,最近邻居张大爷家就闹开锅了,一家人吵得鸡飞狗跳。起因就是,张大爷家的孙子马上要读小学了,老两口的房子是学区房,按地段来划,他们家孙子可以读家附近的一所在当地排名第一的重点小学。因为之前的政策说,只要孩子的户口满足条件就可以对口入学,所以,儿子、儿媳和孙子的户口都上在张大爷两口子的户口上。

谁知,临到孩子要入学,才听说,政策可能有变,除了孩子的户口要满足要求,还要求房子必须在孩子的父母的名下才能对口入学。

如果户主是爷爷奶奶,那么,孩子只满足就近入学的条件,但不能对口入学,只能统筹入学,简单来说就是,孩子最终会被划到片区内其他有缺额的小学里就读,想读这所重点小学,根本不可能。


儿子要上学,公婆拒绝过户学区房:养儿防老正在变成养老防儿


为人父母的,谁不想孩子读最好的学校呢,张大爷的儿子儿媳就开始给张大爷老两口做工作,希望他们能把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这样可以确保孩子进最好的小学读书。

张大爷的儿子原以为他爸肯定二话不说去过户,毕竟是关系到孙子读书的大事,而自己又是独子,没有别的兄弟姐妹,张大爷百年之后,这房子还是会留给他,现在只不过是把这个时间提前了而已。而且,以后若办理继承,还要缴纳一大笔遗产税,现在过户,相对还划算一些。

没想到,张大爷两口子一口否决了,表示,坚决不过户。

为这事,张大爷跟儿子大吵了一架,儿媳也气得再也不带孩子来看老两口了。

原本和睦的一家人,现在变得像仇人见面。


儿子要上学,公婆拒绝过户学区房:养儿防老正在变成养老防儿


也有人劝张大爷:你就一个儿子,何必呢,反正以后房子也要留给他,现在孙子要上学,早过户晚过户有什么关系呢?

张大爷很无奈说:一直以来婆媳关系就不太好,虽说没撕破脸吵过,但大家相处总是磕磕碰碰,老伴担心,过户了,以后房子就是儿子儿媳的了,自己就成了寄人篱下,搞不好哪天儿媳妇翻脸,把我们赶出家门,岂不成了无家可归?

这风声吹到儿媳的耳朵里,儿媳又好气又好笑,当即表示:你要是担心我分你们的家产,我可以跟你儿子离婚,这房子就是你儿子的个人财产,我一分也分不走,我只要解决我儿子的读书问题就好。

可即便儿媳表态了,老两口还是没有改变主意,因为,他们还有另一层顾虑。

他们考虑过,儿子儿媳离婚后去办理过户,的确能保证这房子是儿子的个人财产,不会被分走,但问题是,他们并不信任自己儿子,并不敢把自己将来的养老交托给儿子。


儿子要上学,公婆拒绝过户学区房:养儿防老正在变成养老防儿


张大爷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就在一家化工企业工作,收入从最初的2000多,涨到4000多,因为嫌工资太低,他儿子放弃了这份稳定的工作,转行做了二手房经纪。

张大爷一直苦劝儿子不要辞职,现在能有一份收入稳定,还给买五险一金的工作真的很不容易,但儿子却一意孤行,这让张大爷很是恼火。儿子转行以后,正遇上这几年房地产不太景气,偶尔有个把月能挣到两三万,但更多的时候一个月只有3000左右,没社保,开销又大,别说养家,就连养他自己都成问题。

至于儿媳,在一家普通的私人公司打工,起早贪黑一个月收入也只有4000左右,有了孩子以后,开支大了很多,除开养孩子,供房子和车子,小两口一年也存不到2万块。

现在小两口都还在啃老,张大爷夫妇时不时在经济上补贴一下,而女方父母则是倒贴着钱帮着两口子带孩子,安排一日三餐。


儿子要上学,公婆拒绝过户学区房:养儿防老正在变成养老防儿


在这种情况下,张大爷咋敢指望儿子给自己养老,儿子能养活自己,不让自己倒贴就是万幸了。所以,张大爷早早就跟老伴合计好了,平时省吃俭用,多存点钱,偶尔贴补一下儿子,救个急就行了,同时好好保养自己身体,老两口互相照应着,到了两个人都行动不便的时候就一起去住养老院,也不拖累子女。

他们早就打听过养老院的费用,发现,养老院的费用并不便宜,最差也要一两千,条件好一点的,要四千左右,两个人的退休金有近一万,但若生个大病,这点钱也是杯水车薪,把两人的存款全砸进去也未必够呢。

他们名下这唯一的一套房,能给他们极大的安全感——现在可以有个落脚的地方,将来有个啥事需要钱,实在不行了还可以卖房。

若把房子过户了,你能保证儿子儿媳到时候舍得卖房救命?


儿子要上学,公婆拒绝过户学区房:养儿防老正在变成养老防儿


有张大爷这种想法的老人并不在少数。

对这些老人来说,在一定范围内帮帮子女,他们是乐意的,但若是要影响他们的将来的养老,他们还是会特别慎重。毕竟,人都是自私的动物。

从前的养儿防老,已慢慢变成,养老防儿。


老人也有苦衷:不防不行


1、 不指望儿女陪伴。

现在的年轻人除了体制内的一小部人外,大多都是给私人企业打工,996的工作是常态,要面临多重压力,自己的小家尚顾不上,更别说陪伴自己的父母了。

若跟父母是分开住的,可能几个月也未必见一次面。

生活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现在无法陪伴,以后更加指望不上了。

以后老了,生病需要住院,这一代人都是独生子女,要儿女在医院陪床,真是于心不忍,既耽误上班挣钱,又要消耗大量的精力。

而且常言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

守一两天还行,要是时间长了,你能保证儿女不嫌弃你拖了他的后腿,对你埋怨,跟你甩脸色?那种心酸,想想都难受。还不如请护工,总是笑脸相迎,说话也客客气气的,毕竟你是甲方。

只是护工按天算,三线城市100-200/天不等。

若是住家护工,陪着说个话,帮着做个家务,做一些基础的护理,基本都是4000起。

到处都要用钱,不留点在身上,怎么行?

不防儿女,行吗?


儿子要上学,公婆拒绝过户学区房:养儿防老正在变成养老防儿


2、 不指望儿女的经济支持。

现在的年轻人,除了少数收入尚可以外,绝大多数还是拿着辛苦工资,现在的生活成本又高,房贷,车贷,衣食住行,医疗,孩子的养育成本,教育成本早就把年轻一代压得喘不过气。

过去,成年子女一旦工作,在没结婚前,基本都是要给父母上交一部分甚至全部工资的,要帮着带弟弟妹妹,要帮着分担家务。

现在,成年子女即便工作了,基本也是月光,在结婚前,大多都跟父母住,不给一分钱生活费是很平常的,等到谈婚论嫁了,父母就要准备一大笔钱给孩子买房买车。

等儿女生娃了,又要帮着带孩子,补贴家用。

所以,很多父母都说,不指望他们给我钱,他们能不向我要钱,我就谢谢了。

说实在的,现在很多年轻人,自顾不暇,并不具备给父母支付医疗费,给父母养老的能力,并不是他们不孝,而是确实有心无力。


儿子要上学,公婆拒绝过户学区房:养儿防老正在变成养老防儿

虫儿妈妈说:

独生子女这一代的父母,都比较宠孩子,经常听公园里的老人说,现在哪里有啥孝子,我们才是真正的孝子——孝敬儿子。

他们操劳了一辈子,供孩子上学,各种找关系走后门帮子女解决工作,为孩子准备结婚的房子,车子,彩礼或嫁妆,帮儿女带孩子。原以为,总会有个头吧,可越往前走,越发现,路没有尽头。

原以为帮一帮就好了,没想到这一帮就帮了一辈子,那最后谁来帮扶自己呢?

不防着子女,不留一手,自己可能会老无所依。


话题:你如何看待孙子要上学,婆婆却不肯过户学区房给儿子儿媳这件事呢?如果让你站队的话,你会站哪边呢?你觉得公婆该不该过户呢?期待你的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养儿防老   儿子   孙子   老两口   学区   养老院   公婆   两口子   儿媳   大爷   儿女   子女   老人   年轻人   父母   房子   孩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