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热点」微笑型抑郁症:笑,不代表无忧

抑郁症是全球一种常见病,有超过3亿名患者。最严重时,抑郁症可引致自杀。每年有近80万人因自杀死亡。自杀是15-29岁年龄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

2017年世界卫生日主题

“一起来聊抑郁症”

一提到抑郁症,你想到的是什么

「安·热点」微笑型抑郁症:笑,不代表无忧

整天闷闷不乐,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安·热点」微笑型抑郁症:笑,不代表无忧

不想与其他人有任何交流,有问题选择埋藏而不是沟通

「安·热点」微笑型抑郁症:笑,不代表无忧

身体逐渐懒散,即使有事情也不想做

「安·热点」微笑型抑郁症:笑,不代表无忧

反应速度减慢,脑子好像生了锈的机器


但现在,其实更多的人为了生活,为了所谓的责任,为了良好的礼节,将悲伤的感情掩盖在微笑的表情背后。笑脸此时已不再是“我很好”“我很开心”的含义,更有可能是无法放弃尊严的最后一点挣扎。

乔任梁、查斯特·贝宁顿、张国荣、金钟铉……有太多被抑郁症侵蚀的灵魂消失在大众视野。在听到他们去世的消息时,所有人都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无法理解这么美好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

他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微笑抑郁症患者”。

什么是“微笑抑郁症”

“微笑抑郁症”属抑郁症的一种类型,患者往往因为不愿意丢掉所谓的“面子”,不会去发泄压力,更不会向他人倾诉心中的苦闷,掩盖性极强,所以很难被人发现。

易患人群

与我们平时的认知不同,“微笑抑郁症”的患者更多为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身居高位呼风唤雨,能够为他人带来十分坚实可靠的感觉,但他们也是普通人,也害怕遇到麻烦和波折,可为了保全自己这样的“人设”,往往会选择默默将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下来,负面情绪不断在心中累积,最终导致抑郁。3

形成原因

1. 学习或工作压力

如今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已步入工作的职场人还是正在读书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更高的能力在这个社会上竞争,久而久之不满的情绪会占据思维主导,可为了维持表面的骄傲,依然强撑不愿意让大家看出来,不良情绪无法得到排解,形成恶性循环。

「安·热点」微笑型抑郁症:笑,不代表无忧

2. 性格因素

幽默的人不一定积极,可能会用更灰暗的角度讽刺现实;开朗的人不一定大气,可能更怕孤独,希望大家都能够关注到他,我们普遍会用一个人表面的性格来断定其内心,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3. 身体原因

相比健康的人来说,身体不是很好的人更容易在意别人的眼光,也更敏感。也许他们表面表现得满不在乎,其实内心深处是为融入正常生活才这样去做。例如失禁人群,传统观念让他们羞于说出这个问题,会想尽办法掩盖,这无疑对其产生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易导致“微笑抑郁症”。

最初的抑郁症,往往会被人们当做“心情不好”来看待,在这个阶段,解决起来也很容易——只要“击溃”他心理的障碍,减轻心理负担即可,如面对失禁带来的尴尬,其实选择好护理产品,烦恼就会迎刃而解。

「安·热点」微笑型抑郁症:笑,不代表无忧

当然,如果觉得已经到无法排遣的地步,一定要放下一切,在外人面前扯下“面具”,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只要做好调理,抑郁症一定能够消失的无影无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世界卫生组织   年龄组   热点   呼风唤雨   迎刃而解   无忧   大众   闷闷不乐   患者   人群   表面   情绪   性格   事情   身体   原因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