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如何远离抑郁症,做到这一点很重要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如何远离抑郁症,做到这一点很重要

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仅是歌手、音乐人,还是演绎出经典作品的演员,每年的四月一日都会有无数的网友,缅怀他的过往。

他就是现在依然深深存在众人心中的张国荣,而更多的网友喜欢称他为“哥哥”。2003年的4月1日,他从香港东方文华酒店坠楼,永远离开了我们。

而“哥哥”张国荣的离开,正是因为长时间受到抑郁症的折磨。虽然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18年的时间,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他的才华和魅力。

张国荣的离世令无数人惊伤和心痛,每年都会有那么一群人,在那一天到来时,默默地思念着他。

同时也有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是,抑郁症到底离我们有多近?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如何远离抑郁症,做到这一点很重要

01.抑郁症,也许离我们并不远

每个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生活中遇到坎坷不顺,多少会对生活产生一些消极的态度。丧失掉信心与希望,就如同困在黑暗的笼子里。

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的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初看名字,可能会令人有一些错愕,一只蛤蟆去看心理医生,这写的莫不是童话故事?

其实不然,蛤蟆先生是拟人化的手法,作者是借助了经典童话《柳林风声》中动物主角的形象,展示了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过程。

故事的主人公是蛤蟆先生,曾经热情开朗、时尚又爱冒险的他,突然陷入了抑郁之中,变得自卑、懦弱,丢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在朋友们的劝说下,蛤蟆内心带着一丝不情愿,还是去见了心理医生苍鹭。经过10次心理咨询,蛤蟆逐渐摆脱了抑郁的困扰,重新找回了原来的自己。

都说情绪是个万花筒,如果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就会产生正和负两个方向的结果。坏情绪不断地积累、循环,整个人也会越来越糟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如何远离抑郁症,做到这一点很重要

02.避免抑郁,需要对自我的清晰认识

一向爱闹爱笑的蛤蟆先生变得郁郁寡欢,即使是遭受抑郁的折磨,也没有主动去寻求外界的帮助。

当抑郁的情绪占据上风,内心的自卑感可能会随时地出现。而蛤蟆在面对外界的生活时,总感觉自己好像没有什么价值,自己的生活也搞得一团糟。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态度和方式,来看待和面对自己的情绪。很多不好的情绪能够影响到一个人,则是没有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受到抑郁情绪影响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

有些时候一切似乎都好了起来,觉得能去做点什么,可随后做事的兴致就变得低落,做事的劲头消失,又陷入重复的悲伤情绪中。

你不清楚自己情绪的来源,自然也不容易找到解决的根本方法。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敢于探寻自己的内心,才能够认识真正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如何远离抑郁症,做到这一点很重要

03.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蛤蟆曾经也是热情开朗,在与心理医生苍鹭交谈的过程中,他就曾表示:每个人都对我那么不友好,可这并不是我的错。

面对别人的不友好,蛤蟆确实没有什么错,因为这是他决定不了的事情。但是蛤蟆一贯的做法是,虽然内心不自在,只要能让他们重新喜欢上自己就行。

遇到别人的不理解或者不友善,自己的内心产生不快乐的情绪,如果一直憋在心里,久而久之就会恶性循环。

懂得适时释放不良的情绪,再好的关系也可能会有矛盾的产生,只要不是自己的错误导致,就不需要压抑自己,忍让别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如何远离抑郁症,做到这一点很重要

总结

蛤蟆的故事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身上,很多人对于自身情绪的变化,没有强烈的反应意识,只是顺其自然。

情绪是个万花筒,只有学会恰当地调整,才能看到生活中更好的风景。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

蛤蟆先生通过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自己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也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希望。

#阅读的温度#

原创 / 言谟 图片 / 来源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心理医生   柳林   蛤蟆   罗伯特   苍鹭   都会   可能会   这一点   万花筒   心理咨询   自卑   抑郁   情绪   内心   不好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