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词也是文采的利器,不要小看它


文 秋水

(世界那么大,我只专注中学作文,期盼您的关注、收藏和转发)

叠词是文章的“糖”

做菜时放些许的糖是可以提鲜的,叠词对于文章有同样的作用,所以写文章不要忘了使用这个“调料”。

叠词是出过很多名句名篇的。

《诗经》共305篇,使用叠词的篇章有二百。

《古诗十九首》中,有16首,使用了叠词。当然本篇讨论的叠词为AA式,或者BAA、AAB式。

从古至今,叠词佳句纷至沓来。

如大家熟悉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无论是《匆匆》还是《荷塘月色》中的叠词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叠词也是文采的利器,不要小看它

为什么叠词的使用效果那么好,下面分析下叠词的魅力。

一言以蔽之,叠词能更好地表达内心所想,达到我手写我心的效果。

如果是状声音,使用叠词,再好不过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叠词的音韵绵长与声音的延续不是很合拍吗,而且有跳动的韵律感,所以叠词状声,有如在身旁之感。

如果是状貌,叠词也是锦上添花。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些是用叠词修饰动词,有惹人想象,耐人寻味之感。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以上叠词都充分地表现出作者心中所想。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形容词叠词佳句数量最为壮观,简直是不胜枚举。用形容词叠词修饰名词,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果往细处分析叠词的表达效果,则有以下那么几点。

第一是韵律感强。

叠词有一种缓慢流动之感,与其他的词连用,自有一种快慢有致,音符跳动之感。古代的诗词大都配乐歌唱,所以叠词自然为其添色。今天的歌曲中也经常看到叠词,自然也是追求音乐美的原因。文章中使用叠词,虽然不用来歌词,单独起来,也有音乐感,朗朗上口。


叠词也是文采的利器,不要小看它

第二是形象感强。

叠词使用巧妙,便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感觉,状貌如在眼前。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写月下荷塘的一段使用了大量的叠词如“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叠词更进一步点染了事物的特点,所以形象感很强。

第三余味悠长。

写文章最高的境界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而叠词往往有这种效果。“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为什么是娟娟的戏蝶,片片的轻鸥?读者不禁会思考这个问题,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读者脑中的画面会继续跳跃、扩展,这自然会有余味悠长的效果。

如果写文章犹如做菜,那么叠词就如同白糖这一味调料。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添加,但是恰当的使用,则使文章增色,提鲜。

既然使用叠词效果那么好,那么怎样在文中使用叠词呢?

其实叠词的运用并不是轻松的事情,不是简单搬来即可,弄不好,照样会弄巧成拙。

例如“妹妹的脸像红红的大苹果”,”妈妈的眼睛大大的,头发长长的”。这些叠词的运用就是失败的,因为不能描摹出主体的核心特征,而且落入俗套。

使用好叠词掌握好两个核心要素就能写出佳句。

第一个核心要素是状出主体的核心特点

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低眉信手续续谈”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等等,凡是佳句无一不是表现出事物的核心特征。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句中的牵牛星即牛郎星,一个迢迢不仅表现了牵牛星远在天边,也表现了牵牛星和织女星渴望相聚而感叹距离遥远的忧愁苦闷之感。

“妹妹的脸像红红的大苹果”,“红红”是妹妹脸的核心特征吗?同样“大大”是妈妈眼睛的核心特征吗?自然不是,所以这样的叠词使用就逊色多了。

能做到表现出事物的核心特点已经很好了,这样写出来的句子就已经是佳句了。如果还想继续进阶,可以再看下面第二条。


叠词也是文采的利器,不要小看它

第二个核心要素是要有新奇之感。

如果是大家都经常运用的叠词句子,效果就很一般了。

例如“小河弯弯曲曲”,“她胖胖的”,“天空阴沉沉的”,这些句子为什么不能给我们留下印象,是因为这些已经审美疲劳了,没有心意。第一个把美女比作花的是高手,以后就不是了。看那些古往今来的叠词名句,很多都有新奇之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等等。

其中使用修辞是产生绝妙叠词的很好的途径。例如“柳絮池塘淡淡风。”如果说轻轻风、暖暖风、柔柔风都不免落俗套,但换个通感的办法,加之以视觉和味觉之感的”淡淡“就显得很巧妙了。 再例如戴望舒在《老之将至》里的句子:” 我怕自己将慢慢地慢慢地老去,随着那迟迟寂寂的时间,而那每一个迟迟寂寂的时间,是将重重地载着无量的怅惜的。”诗人将时间写成“迟迟寂寂”的,用的是拟人的修辞。再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就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要产生新奇之感,还可以从事物的多种特点入手。例如“片片飞鸥“,诗人不说只只,而说”片片“,其实是想到了飞鸥在太空中展翅飞翔的样子。

第三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叠词也是很重要的。

下面举个例子。例如融融含义1.形容和乐愉快的样子2.暖的或表明是暖的,尤指暖到一种温和舒适的程度3.明亮的样子古诗中有融融日,融融月分别取的是融融的义项二和义项三。在这里推荐一个积累叠词的好办法,那就是去《诗经》中找叠词。古诗中很多叠词都是来源于诗经。例如《孔雀东南飞》里的“儿今日冥冥“”凄凄惨惨戚戚“中的”戚戚“。想象一下看了《诗经》中的这些叠词,自己也可以写出佳句,是不是很美好。除了在《诗经》中寻找灵感,在成语中寻找灵感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成语有历历在目,崔浩的《黄鹤楼》的“晴川历历汉阳树”就运用了“历历”这个词语。

对于叠词的使用,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义项   状貌   牵牛星   河汉   佳句   修辞   荷塘   诗经   文采   月色   利器   句子   事物   特征   核心   效果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