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越位,父亲缺位,老师错位才是当今教育最大的遗憾


母亲越位,父亲缺位,老师错位才是当今教育最大的遗憾

母亲的越位与无奈

(一)为母亦为父

相比父亲,母亲更多地担负起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都耗费着母亲的心血。

相比父亲,母亲更执着于学习育儿本领。曾经听过很多次育儿讲座,发现几乎清一色的妈妈,男同胞总是寥若晨星。

很多女同胞说:“孩爸经常不在家,即使在家也很少陪伴孩子,而是兀自玩着手机或是做着自己的事情。”

画风似乎是这样的。

母亲越位,父亲缺位,老师错位才是当今教育最大的遗憾

这样的教育势必是事倍而功半的,因为孩子的性格和气魄更多地受到父亲的影响。很多教育,缺少了父亲的支持,母亲是步履维艰的。

(二)为母亦为师

给父母布置作业,从幼儿园已经开始了。幼儿园时,备材料,做手工,似乎只是身累。而到了小学,给孩子辅导作业,就是身累兼心累。有的妈妈在给孩子辅导作业时,甚至被气得脑出血。即使是老师,即使是高知,辅导自己的孩子,尚且磕磕绊绊,别说没有教学经验的父母了。

家庭作业,孩子的学习,又成为横亘在母亲面前的一座大山。多少妈妈为此绞尽脑汁,夜不成寐。

家长能不能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答案是很难。孟子对此有精辟的见解。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公孙丑问孟子:“君子不教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君子”在古代指地位高的人,而不是指品德高的人。这些地位高的人至少相当于我们现在中产吧,他们有地位有文化。因为在古代,受教育更多是贵族的权利。所以这些君子是有地位,有文化的,可这些人也不能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是为什么?

这句话换成今天,就是即使是有文化、有身份的父母也教不了自己孩子学习。

为什么呢?孟子是这样回答的。

父母教育子女学习不可以,因为孩子必定有做得不好的时候,这个时候父母容易发怒,父母发怒就会破坏亲情。破坏了亲情,就麻烦了。

不得不说,这是孟子对人性深刻的认识。

我对此深有体会,如果学生的作业不好,听课不好,我虽然也不满,但是我的情绪是很平稳的,这样才有利于教学。

而我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如果孩子磨蹭了,作业潦草了,我的情绪经常会压过理智,所以我和孩子也多次因为作业发生不快。

母亲越位,父亲缺位,老师错位才是当今教育最大的遗憾

母亲辅导孩子的作业,还有比这更困难,更让人烦恼的事情吗?

而很多母亲他们同样需要上班,需要操持家务,还要肩负父亲和老师的部分责任,身心俱疲。更可悲的是,当孩子犯错后,有的妈妈还要被指责教育不当。

是时候,给母亲们减负了

母亲越位,父亲缺位,老师错位才是当今教育最大的遗憾

父亲的缺位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举足轻重。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子听话和遵守纪律的程度,取决于父亲责任心的强弱。”

德国哲学家弗罗姆认为:“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风纪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

母亲在培养孩子亲密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父亲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北京一项家庭教育调查的结论之一是,中学时期的家庭教育要以父亲为主。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认为,对于12岁至18岁的孩子,父亲的教育最重要。尤其是男孩,特别需要一位态度坚定、要求严格的父亲的管教与激励。他需要一位教练帮他强壮肌肉,并引导他如何控制自己的力量,父亲就是最好的教练。这时期男孩的头脑中有太多的想法和选择,可能经常犯错甚至有出轨行为,他会迷失自己,需要一位顾问的指引,而最好的顾问正是他的父亲。

与此同时,青春期的女孩也需要父亲的帮助,因为她们开始渴望与男孩交往,却又缺乏经验,而父亲是她们最亲密、最熟悉、最可靠的男性。有父亲的保护与支持,女孩更有可能安全地度过充满惊涛骇浪的青春期。

如果父亲能在教育孩子上用些心,不那么云淡风轻,这样家庭的孩子大都发展得不错。

而事实情况是,丧偶式育儿实在太多太多。比丧偶式育儿更可怕的是丧偶式育儿加面包爸爸。这些爸爸虽然很少陪伴教育孩子,可是对孩子的要求全盘接受,用各种物质满足孩子,包办孩子应该做的家务。这样家庭的孩子问题就更多了。

母亲越位,父亲缺位,老师错位才是当今教育最大的遗憾

我见过那些主动学习育儿知识的父亲,他们都孩子都很优秀,还没见过例外。在家庭教育中,相比母亲,父亲更要多努力。

母亲越位,父亲缺位,老师错位才是当今教育最大的遗憾

教师的错位

有的老师,给学生买食品,这样的老师被人羡慕为“别人的老师”,有的老师竟因此圈粉无数。

老师的说法是:“给学生买吃的,为了给学生减压。”

有的老师跟学生称兄弟姐妹,有的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这样的老师大都与学生关系很好。

很多人对这样的教师一片叫好,其实这恰恰是老师的错位。

老师与学生不要走得太远,同样不能走得太近。

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发现,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最能产生较强的心理吸引效应。

我曾经问过一些学生:"两位老师,前者教育水平很高,可是不会给学生买吃的,比较严厉。另外一位老师教学水平一般,可是会给学生买吃的,很和蔼,你会选择哪位老师?"

如果让父母来选择,没有一个父母会选择买吃食而教学水平一般都老师。可是很多孩子会选择买吃食,脾气好然而教学水平一般都老师。

在过了一些年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选择严厉而教学水平高的老师。

我听到很多学生说:“上学时特别恨某某老师,可是毕业很多年后,又觉得那位老师很好。”

所以这就是学生和教师关系好的假象。评价老师不能以和孩子关系处得好坏为标准,而应该以教学水平为标准。毕竟教学才是老师最核心的责任。

要给学生减压,买吃的,跟学生说说笑笑,这些都是皮毛。最关键的是,老师要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地研究经典题型。让孩子用最少的时间,提高成绩。

我见过一位老师,经常给学生买吃的,师生关系很是融洽,可是这位老师教学水平很是一般。这样真的就能给学生减压吗?有的学生说,面对这样的老师,作业不写,跟老师嘻哈几句就好了,这话说得非常现实。

再也不要羡慕别人的老师,那些跟学生关系走得太近的老师,只是错位而已。如果你的老师能专注于教学,跟学生不远不近,这样的老师已经是最好的老师了。

作为老师,另一种错位就是,以追求利益为重,以教学为轻。有的老师在教学外,自己还干着一摊,卖吃的,卖用的,五花八门。有的老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补课上。有的老师,不去研究怎么提高教学水平,而是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抢占自习课,极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的老师确实像俞敏洪说的那样,不看书,一年年重复着原来的教学,知识面越来越窄吧。

母亲越位,父亲缺位,老师错位才是当今教育最大的遗憾

如果问学校里错位的老师有多少呢?

大家心里都有数吧。

最后总结:教育孩子真的有那么难?

但愿妈妈像妈妈,爸爸像爸爸,老师像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公孙   孟子   父亲   母亲   老师   作业   家庭教育   君子   教育孩子   当今   遗憾   父母   妈妈   孩子   更多   学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