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服务和心理健康服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指基于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积极主动预防和解决个体、群体与社会层面的各类问题,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

那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什么关系呢?

传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重点关注个体心理健康,聚焦个体的心理健康服务。

但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加快,人们生活节奏加速,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稳定安全、公众幸福感等交织叠加的特点日益凸显,心理健康问题的维度逐渐多样化,仅仅关注个体心理健康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国家开始注重以心理健康服务为基础,实现覆盖范围更全面的社会心理服务,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发展道路。

社会心理服务和心理健康服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搜图

编辑

为积极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助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助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联合开展“心理健康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由中科博爱(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具体承办。

现面向全国招募合作伙伴,关注心理社工公众号了解详情

相关政策:

2016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强调发挥专业社会工作作用,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明确要积极配备和使用社会工作者,回应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2018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中宣部教育部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强调发展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探索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开发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社会工作岗位

2020年12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基层人员培训方案》,聚焦基层人员的心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对各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心理服务基础知识和能力培训。

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等印发《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村(社区)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2021年底前,以村(社区)为单位,建成率达80%以上。

从《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我们可以看到: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础和重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延伸和发展。在服务要求上,社会心理服务强调主动提供面向个体、群体、社会的多元化服务,服务模式更主动、服务网络更宽广、服务形式更多样;在服务目标上,社会心理服务强调健康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社会心态,并发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社会安定和谐进步的作用。

内容来源:闫洪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社会心理   全国妇联   社工   心理健康   社会工作   工作任务   中国   试点   群体   个体   重点   关系   心理   社会   国家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