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从阅读到写作的难关?

说起写作,相信很多人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学生时代做语文试卷时,对着几百个空白格子想半天,脑子里却还是空空如也;参加工作了,要写一篇材料,对着电脑上的空白文档,半天敲不出一个字来。不少人感叹:明明看了很多书,也做了很多读书笔记,却很难写出一篇文章。那么,该如何突破从阅读到写作的难关呢?

如何突破从阅读到写作的难关?

在阅读这本《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后,我找到了好办法。书中的原型尼克拉斯·卢曼,最初做读书笔记的方式和如今的大多数人一样,比如在空白处写写感想或评论。只是他很快意识到这样做他除了得到大量笔记,不会有任何成果。

于是卢曼改变了记笔记的方式,转而将笔记记在一张张卡片上,收集到卡片盒里。这个简单的记笔记的方法,不仅让他从公务员成功转行成了社会学教授,还让他凭借高质量、高产出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

《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是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实践产物,作者是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教育哲学讲师--申克▪阿伦斯,他同时也教授如何管理时间、决策和个人成长,著有获奖作品《实验与探索》。书中介绍了以卢曼卡片盒为核心的笔记流程。若能学习掌握并形成习惯,不仅能有效记录想法,而且这些想法汇集而成的想法群,还能帮助我们学习新内容,在我们需要输出时可以直接引用进行创作。

在我看来,卡片笔记写作法是一种高效可行的知识管理方法,可以促进高效阅读,能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它的复利作用还能成就高效和高质量的写作

一.卡片笔记写作法使阅读变得高效

在看书阅读过程中,相信大家都曾有过这种感觉:被书中的某个点触动,但最多只是稍作思考,很快就继续读下去,没办法停下来进行深入思考。

这种读书而不思考的现象,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发现了。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的人,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仔细观察分析身边的优秀的人,和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持续的阅读、学习和思考,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

如何突破从阅读到写作的难关?

作者申克▪阿伦斯在书中提醒我们,一定要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要先准备好纸和笔,碰到触动自己的地方要及时记录,可以称之为“闪念笔记”。这种阅读过程中的暂时熔断机制,让我们有机会将每一个思想的火花收集起来。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后,或每天一次对这些火花的深度思考,并在卡片上记录成永久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书本内容的吸收和表达。卢曼几乎从不把一篇文章读两遍,但人们发现这并没妨碍他回忆任何读过文章的重点内容,因为他似乎可以把所有的信息都信手拈来。

用这个方法记笔记,伴随着卡片的递增,是想法的逐渐成熟。每次阅读一本书,自然就会拿书中的观点对照自己已有的想法,进而使阅读更有目的。另一方面,用深度思考去加工看书时的感想,并用统一的格式写成永久笔记,这其实就是围绕某个观点,写了一篇短文。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统一,使高效阅读成为必然。

二.卡片笔记写作法能促使人们深入思考

人类其实是天生不喜欢思考。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从生理角度来看,思考是要消耗人体大量能量的,我们身体为了先保证生存,避免能量的不必要损耗,本能地抗拒思考。其次,思考是一种创造,能产生很多新的想法、信念等等,会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冲击。人们对未知的事物,往往有恐惧感,所以会拒绝思考。最后,思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直接拿结论来用很简单方便。

因此,人世间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动脑子思考的。不愿意思考的人,看书只爱看充满YY的网络小说;不愿意思考的人习惯跟着别人的思路走,谈话中大部分是附和性发言:“对,是,嗯”;不愿意思考的人最终只好活成了别人想要的样子,因为他不思考就有人替他思考,常见的是他父母,结果这种人就会迷失了自我。

如果想培养思考能力,卢曼的卡片笔记法就能很好地帮助我们。我们日常阅读的内容,是我们想要掌握的知识,边读边记下闪念笔记,能及时记下想法。我们进一步去思考闪念笔记上的想法,让这些想法更完整后,才把它记在永久卡片上。而且每次增添卡片后,顺便去看看永久卡片之间的联系,也是一种思考。记下永久笔记,确认互相关系的过程中,都能促使我们进行大量思考和联想。

如何突破从阅读到写作的难关?

从中可以看出,卡片笔记写作法不仅仅是让我们在阅读和记笔记时思考,而且提醒我们从阅读到完成卡片收集的整个过程都应该思考。我们在边读书的时候,会不自觉去思考书中的观念和自己的想法有什么关联,是支持、类似还是相反的。当一个个想法被反复翻看,被重新审视,深入思考的习惯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三.卡片笔记写作法成就高效和高质量的写作

我们的写作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先主题大纲,后观点素材等等。头脑风暴写作法就是其中一种,这个方法有它的优点,很多写作技巧类书籍都提倡使用。但我们要是等到开始写作前才去动脑筋思考,往往能想出来的东西很少。

卡片笔记写作法是反其道而行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要求我们每天思考,并记录永久笔记。这样做等于将大任务拆解成了小任务,我们能轻松完成小任务,每天就有了成就感,这样能形成思考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每天记下的永久笔记,要求把自己的理解或想法,用统一格式表达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想法群就会形成一个个主题,也就完成了自下而上的过程。

卢曼参加工作以后才开始使用卡片笔记写作法,到他去世时总共写了9万多张卡片,平均每天写下6张卡片。他的一生出了58本著作和几百篇文章,这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数据,远超普通作家和学者的产出。可见卡片笔记写作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只要你养成了习惯,它就能不断为你累积复利效应,让你的产出以指数的形式增长

使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还能巧妙避开写作瓶颈。随着时间的流逝,沉淀在卡片盒中想法不计其数。卢曼说,他从不强迫自己写作,每当某个主题或章节写不下去的时候,他就会去做其他事情。卡片盒里有大量想法群和各种主题,卢曼的写作是永远不缺素材和主题的。

总结

伟大的变革往往从一个简单的想法开始。看完申克▪阿伦斯的《卡片笔记写作法》,为作者对于阅读和写作的深刻理解而折服。利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进行高效阅读,有意识让自己多思考,每天把自己的思考记成永久笔记,最后产生的复利效应,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学会并养成这种思考与写作的良好习惯,相信美好的未来可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卡片盒   阿伦   复利   闪念   自下而上   高效   难关   作法   书本   卡片   想法   习惯   笔记   方法   内容   主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