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能让你成长的,是跳出舒适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待在这个区域里,会感觉舒服。判断是否处于舒适区状态不难,当你做事或工作时发现可以只靠经验,不用动脑筋,就是处于舒适区;当你读书学习,发现书上讲的你都懂,课后习题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很快完成,也是处于舒适区;当你跑步运动时,都没有气喘的感觉,是处于舒适区;当你下班后回到家,就坐下来一直刷朋友圈、玩游戏和追剧,也是处于舒适区。


想要得到成长,必须离开舒适区。待在舒适区,就像温水煮青蛙,日子就在我们觉得舒服的那一个个时间段,不断消失,不再回头。有一天,我们会忽然发现,一些当初和自己差不多条件,甚至比自己状况还差的同学或朋友,已经开创自己的事业,或者当上了领导,而自己还在原地踏步。


也许刚开始你会认为他们都是通过借外力达成的,但如果你去深入了解这些同学或朋友的成功之路,你就会发现,他们是经过不断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地自我成长,才取的成功的。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领域的成功人士,背后必定有一条成功战胜自我的道路。


人类本能是趋利避害,贪图舒适的,跳出舒适区肯定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回想我们尝试过的任何新事物,第一次都会感到不舒服。然而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就会发现,我们感觉越来越舒服了,甚至会乐此不疲。

唯一能让你成长的,是跳出舒适区

回想我几年前开始学打羽毛球,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刚开始,我被球场上所有人虐,那种感觉真的很不爽,很想放弃。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我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击球、发力和步伐等技巧,一两年后,我就能轻松战胜大部分之前虐我的人。


放弃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带来的只有遗憾;坚持去挑战自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所以才值得欣赏和自豪。当然,也不能用力过猛,一下子从舒适区跳到困难区。这样做会引起大脑本能的巨大阻力,从而坚持不了。


例如想养成跑步的习惯,一下子给自己定下每天跑步一小时,就是用力过猛。如果先给自己定下跑步至少20分钟,每周至少三四次,反而很容易养成习惯。过了两三周觉得适应了,就可以提高标准,改成至少跑30分钟,或每周至少四五次,以此类推,让自己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最终就能达成每天跑步一小时的目标。


在学习成长上也类似。让自己不断地在舒适区边缘,例如每天至少看两三页书,每天至少用10分钟写反思日记等等,都是能让自己得到不断成长的,很好的方法。我们只有在一种状况下是真正在成长,就是我们觉得不舒服的时候。


每次挑战自己,回头看看,刚开始自己觉得很难完成的事,如果能顺利解决,都会有成就感和充实感。这种感觉就是一种自我肯定,一种自我价值感。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每天都有自我价值感的人,一定是内心充满阳光的,幸福的人。让我们一起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相信你我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舒适   趋利避害   都会   班后   本能   用力   舒服   次数   状况   习惯   自我   同学   感觉   发现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