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瑜伽,Yoga,本意是“联结、合一”,来自古印度上千年的修行系统,是指个体的消融,最终回归整体意识。


但在现代社会,瑜伽演变成了一种流行东西方的时尚健身方式,大部分习练者并不真正了解瑜伽原本的内涵和含义。


而谈到联结、合一,瑜伽中最核心的一个概念就是昆达里尼(kundalini)。是透过昆达里尼,才能最终完成合一,从二元分别和个体性,回归到整体意识。


今天这篇文字,来自于迪帕克博士《瑜伽的奥义》视频课前两集,他以非常生动和深入的语言讲解了昆达里尼和瑜伽的内涵。推荐给您,值得细细品读,慢慢体会!


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01

身体是专门为了学习而设计的


在我们的身体上,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五种感官。从根本上来说,五官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工具。如果没有五种感官,交流便很难发生,我们也就无法理解这个世界。


但有趣的是,事实上感官用来向外交流是很少的。通过感官,所有的信息是由外向内单向传递。


举例来说,通过眼睛向外看,无论我看到什么都只是向内传送,而并没有什么东西从里面出来。耳朵与听觉也是如此。我们所听到的声音、音乐、人们的谈话,所有都是从外面进入里面,而没有什么从里面出来。同理。嗅觉、味觉、触觉均是如此。即便我们去触摸某个人,这些触感也是从外在进入内在。


我们的感官为什么不能表达呢?为什么感官只能从外向内吸收和获取信息呢?难道我们不需要表达吗?


确实,为了能够表达,人类逐渐进化并发展出了语言。但语言只有非常有限的表达功能,我们无法用语言来做完整的表达,我们的语言,无论它如何古老与智慧,都只是一个微弱的工具。


问题是,这些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和感知,它们在做些什么呢?事实上,它们在引导我们去认识周围的世界。我们毕生都在运用每一个感官持续地学习,通过感官的所见、所听、所闻、所尝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学习的工具。

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想象一下,一个没有任何感觉器官的人会是怎样的?他会是一个动都动不了的非生命体。


理解了这些,我们就会明白:从根本上来说身体是专门为了学习而设计的。除了它具有的微弱的表达功能,身体只是用来学习的。那么学习是身体的唯一目的吗?


02

印度数论派哲学与道家“无”的学说


为了进行学习,我们需要持续地生存一段时间。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积累了一些记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用到这些记忆。


为了对这一现象做整体了解,让我们来看看非常古老而基础的印度哲学——数论派哲学。

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数论派哲学图示


数论派哲学的宇宙起源学说与中国道家的宇宙创生哲学非常相似。道家哲学认为宇宙万物都起源于“无”,而印度哲学认为万物来自于Avyaktabrahma(梵文),它是指未显现的、自足而圆满的那个。这也就是道家所指的“无”,那个广袤而浩瀚的“空无”。


对于这个“无”或者Avyaktabrahma究竟是什么,虽然我们还没有精确而完整的认知,但我们有一些关于它的记忆。

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古代智者对“无”进行了深入冥想,进而认识到这个“无”或Avyaktabrahma,是持续流动的整体意识。它持续流动着、自足而圆满。当它自足而圆满时,它就处于持续流动的状态。既然如此,为何它还需要表达,还需要创造这个宇宙世界呢?


于是这里就有两种假设:


第一种假设。那个流动的整体意识的某个部分变得缓慢或停滞,为了学会与整体意识一起再次流动,于是就创造了宇宙。


第二种假设。那个流动的整体意识本身也在不断地成长与进化,为了帮助自己的成长进程,于是创造了不同的宇宙,从而它自身也能够得以进化。


对上述道家及数论派哲学的认识,让我们从现代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试着了解它。


03

宇宙膨胀或大爆炸理论


科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一种被称为“宇宙膨胀”的现象。但现代科学对“宇宙膨胀”到底是大爆炸(Big Bang)还是只是一种单纯的膨胀仍然存有争议。有人说存在“大爆炸”,而有的人否认“大爆炸”的存在。


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我们对两者都不予以否认,但我们可以确定它是某种膨胀与扩展。


中、印古代哲学都认为万物来自于空无,所以必然存在某种膨胀。当这种膨胀发生时,它就是某种爆炸,某种广阔与浩瀚。


当膨胀发生时,同时也会发生两件事情:一是巨大的能量释放,这个被释放的能量是那个整体意识的一部分。二是伴随该能量出现了声音,因为有膨胀就有声音。声音也是能量的某种形式,声音以波的方式传递,而其它的能量形式比如火或光,则以直线的形式更快速地传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火光,之后才听到声音的原因。


在所释放的巨大能量和声音的共同作用下,这个巨大能量的某部分被转化为物质实体。


根据古印度哲学,这个被释放的巨大能量含有两种力量,一种力量是要持续存在下去的欲望。既然已经存在,就想持续地存在与延续下去。从身体的结构我们也看到了,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学习。为了学习,我们就得存留下来,所以就有强烈存留下去的欲望。


同时也存在另外一种力量,就是身份感(Identity)、分离感、二元性(duality)、此与彼、你与我。这种二元性和身份感,在印度哲学里称为AHAMKARA(梵文指“自我”)。


由于这种个体性,物质的创造就开始了。从古代哲学中,我们看到太极或Shiva 与Shakti(梵文:希瓦与夏克提,印度哲学中的阴、阳概念)这两种力量。


它们看起来虽然相互对立,但两者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这两种力量持续动态的相互作用,将会创造身份感、实体与物质,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第一个被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是原子。


我们了解到在原子的结构中只有非常少的物质实体,绝大部分是真空的。每一个原子,即便是尺寸最小的氢原子,超过98%都是空的,只有少于2%是一种非固体物质的能量体。


04

物质中“空”的部分是原初记忆


那这些空的部分是什么呢?


如我们所知,存在与显现的意图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意味着创造记忆,“创造记忆”在印度梵文里称为Smriti,原子内部的真空区就是所积累的原初记忆。这个记忆就是宇宙诞生时的膨胀,或者所发生的大爆炸的记忆。正是原子中的这个记忆,这个被困于原子内部的能量体,赋予了原子如此巨大的能量。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谓的原子能。


我们会问,如此微小的原子为何含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事实上,这个能量正是宇宙最初“膨胀或大爆炸”的记忆。

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我们看到有持续存在下去的欲望,还有分离的物质实体。原子一旦开始运动,学习就开始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累积记忆,这就是原子如何结合在一起,然后创造了物质 如山、石、金属,以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非生命物质。


每一种物体都有非常强大的,想要持续存留下去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试图改变某个物体的时候,会遭遇强烈的抵抗力。


有了身份感和记忆,在物质被创造出来以后,所有的原子都有类似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不断进化,这些原子物质材料,逐渐形成了第一种生命形式。


所有的原子、所有的物质,所有我们看见的各种物质形态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声音从宇宙膨胀开始就一直持续在传播。同时,所有这些结构并非别的,只是记忆的积累,想要持续存在的欲望,表现出的身份感,还有那些积累下来的记忆,所有这些力量是我们在物质层面所看到的现象。


同时也有一些发生并非属于物质层面,它是完全非物质的层面,甚至也不能说是能量层面,因为能量也是某种存在。它是某种微妙的遍及虚空的,发生在宇宙间每一个角落。


随着所有物质的显现与形成,那个“整体意识”的一部分,那个“无”或Avyaktabrahma,也通过宇宙“膨胀或大爆炸”来到这个世界。遍布整个世界的显现与存在,并且它在等待着真正学习的机会。

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当记忆被创造后,宇宙万物都附着了记忆。水拥有记忆,风有记忆,树也有记忆。所有非生命体,每一块木头、每一块玻璃碎片,这一切都拥有记忆。


也因为这个记忆和声音,它们以特定的形状、大小而存在,并具有一定的功能与效用。在这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是在生命出现之前,这个来自整体意识的部分,只是处于某种观察、蛰伏、静候的状态。


05

Jeevatma推动了生命的形成


随着生命的开始,无论是单细胞生命、多细胞动物,或是鱼、猫、老虎、大象,甚至地球远古时候的恐龙,根据印度哲学,它们都发生了一个现象:一种称为Jeevatma的力量形成了。


我们通常称之为灵魂,但事实上称它为灵魂不够准确,因为灵魂一词在不同的文化里含义迥异。梵文称之Jeevatma。


Jee意为有生命的,活的;atma意为使其成为生命的。所以是某种可以让其成为生命的力量,但这种力量还非常原始,它只是存在于这些动物身上,它试图推动这些动物的进化。

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Jeevatma 被强烈的本能与反射作用而驱使,这种本能保护着动物得以生存与延续,这些动物为了工作和更灵巧地行动,体内的大脑器官开始进化发展。因为Jeevatma的力量推动,生命的进化得以持续进行,动物的种类在发生变化,新的物种出现了。长腿的动物、有翅膀的动物;力量强大的动物、大块头的动物,这都是进化所带来的。


当这些进化、以及进化所获得的能力及力量呈现在不同的动物身上之后,Jeevatma 继续推动着某些事情,人类的出现与进化就开始了。


当人类出现后,随着进化,人类渐渐失去了所有这些能力,失去了厚重结实的皮肤,失去了毛毛发和力量。如果我们观察动物就会发现,刚出生的动物幼崽可以在出生三小时后就能站立,六小时后就能奔跑了。但人类的婴儿却没法做到这一点,他需要更多的照顾与保护,舒适的环境和妈妈的哺育。这意味着人类逐渐失去了这种可以保护自己的机体能力。


但是人类也获得了其它非常强大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计划、逻辑思考。不仅是为了今天或者明天,而是长远的规划。伴随这种规划的能力,人类开始发生了变化。建造城市、乡村、道路、房屋、灌溉系统,每一个文明的发展都依赖于人类的计划能力,它来自于Jeevatma。


有了这种能力,人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Jeevatma 我称之为整体意识的一部分,在“宇宙膨胀或大爆炸”时从“无”进入了宇宙。这部分整体意识向前推动了进化,推动了生存所需而进行的物种进化。


06

人是整个宇宙的微缩


事实上自人类诞生后,Jeevatma 获得了更多的力量,获得了某种我们不能称之为能量的力量。Jeevatma 从而在人体内变成了一种具有生命的力量,它等待完成学习并且汇入整体意识。


它想完成学习然后离开这个宇宙,离开这个显现的物质世界回到整体意识,再一次跟随整体一起流动。虽然它只是那个整体的一个复制品,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人是整个宇宙的微缩表达”,我们所拥有的整个宇宙也会拥有

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梵文中有一段话的意思是:


“我这个存在所具有的

无论是某种力量、能量或是欲望

不管我有的是什么

无论是我所拥有的任何物质材料

它们也存在于整个宇宙

存在于宇宙中的恒星、星球中"


Jeevatma这个力量推动着生命的进化,而且以这样的方式学习是可以圆满达成的,至少某一个阶段的学习,可以在这个宇宙、这个物质世界完成的。这个意识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它现在已经来到了可以完成学习的阶段,它可以学会如何流动,然后就可以离开、飞翔、回到源头。


这种能力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的,这个意识的部分,这个来自于整体意识的复制品,就是我们所说的Kundalini(昆达里尼)。它在构建静候着学习的圆满,回到它最初而自然的源头,这就是昆达里尼,而昆达里尼正是整个瑜伽哲学的基础。


07

所有关系达至完美和谐,

昆达里尼的学习就完成了


在印度我们经常说,要了解瑜伽哲学,首先要了解数论派哲学。数论派哲学与道家哲学有趣的一点是,它们从未谈及神与上帝,它们抛弃了神或上帝的概念,但它们都有“整体意识”或“无”的概念。


作为人类生命,我们要如何学习完成昆达里尼的功课,然后飞翔呢?于是,瑜伽就出现了。瑜伽或瑜伽哲学,就是完成这门学业的捷径,在前进道路上克服所有障碍的捷径,这样它才能飞回到源头。

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那我们要如何做到这些呢?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感官所学到的一切呢?


看看我们的家庭、工作、朋友,我们发现每个地方、每一份关系,甚至我跟家人、朋友、周遭任何人,乃至陌生人的关系;同时我和我的房子的关系,和我的电脑、书籍、衣服的关系,在所有这些关系中,我都在试图达到并维持某种平衡。


每一份关系都是相互依存的。我的衣服依赖我,我也依赖着我的衣服;我依赖着我的电脑,同时电脑也依赖于我按时给它充电。我依赖我的太太,太太也依赖着我。我依赖我的孩子,孩子也依赖着我......所有这些关系,这些相互依存,即便是与朋友、与陌生人、整个人类与社会;与水的关系、与空气的关系,与所有五元素的关系中,我们都在运用所学以达到平衡,并创造某种和谐。


即便在今天我们谈论生态和谐比如不要浪费水,这也是我与水、我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在我的生意场也同样如此。我的老板、我的工作、我的公司、我的产品,我都在试图维持某种错综复杂的平衡,从而让每个人都能流畅工作。一旦出现失衡,诸如情绪等其它问题就会出现。

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所以根本上来讲,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达到那个平衡。一旦我们完整而彻底地达到平衡,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非物质层面,所有关系一旦达至完美和谐的状态,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确定,但我们可以这样说,昆达里尼的学习或那个部分的整体意识,已达到某一阶段的圆满,它将会离去、回归。


了解昆达里尼是了解瑜伽的基础。


每当我们谈到瑜伽和瑜伽老师、瑜伽大师和瑜伽哲学的时候,昆达里尼都是不可避免的核心主题。然而我们却对其知之甚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没有添加太多哲学、复杂词语和梵文的情况下,运用现代视角,试图简要理解什么是昆达里尼。


~end~


内容


第一集:身体是为了学习而被设计的最好工具

第二集:古印度数论派哲学与宇宙起源

第三集:昆达里尼是整个瑜伽哲学的基础

第四集:瑜伽和神秘科学/神通

第五集:九种超自然能力

第六集:精气点瑜伽

第七集:精气点瑜伽核心点位详解

第八集:帕坦伽利《瑜伽经》前五句经文详解(上)

第九集:帕坦伽利《瑜伽经》前五句经文详解(下)

第十集:业力、内在本性、冥想和三摩地

十一集:阿育韦达占星、朋友树和瑜伽修行

十二集:「答疑课」关于昆达里尼的一切

十三集:「答疑课」如何平静地观察我们的情绪及其它


老师介绍

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迪帕克·杜德曼德博士(Dr. DeepakDudhmande)是印度知名的生命整体健康专家。15岁完成四部《韦达》梵文原著的学习,16岁完成《博伽梵歌》系统学习。


年少时他就感觉到整个生命的存在并不局限于身体,他发现当代医学对疾病的治疗存在着某些误区及各种局限,不能让他获得关于生命存在、疾病、身心健康的完整理念,于是逐渐转向如古印度阿育韦达、阿拉伯医学、德国顺势疗法、印度原住民医术、中医等传统生命健康体系的学习和研究。他是印度传统医学阿育韦达与中医结合的先驱人物。

中文代表作品:《手印——健康握在指尖》、CCTV《禅医》动画系列15集。


1998年、1999年,两次获得“国家健康杰出奖“提名;2011及2012年,两次荣获“印度闪亮人物”(Shining Image of India)国家大奖;2012年,因在整体健康领域的杰出成就及对国家的突出贡献,荣获全印经济调查颁奖委员会颁发荣誉极高的印度国家大奖——“英迪拉·甘地服务人类宝石奖”。


版权声明


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当关系达至完美和谐,昆达里尼将会完成学习,回归整体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梵文   意识   数论   印度   感官   瑜伽   原子   能量   宇宙   物质   哲学   人类   力量   和谐   记忆   完美   生命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