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想必每个在校的大学生们,都会经历同样一个困难“关卡”,那就是期末考试

每到了学期的最后一周,大学仿佛又变成了高中,学生们又开始了“创造奇迹”的黄金周。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在这个时间段,学霸手里的各科笔记和书成了班里最受欢迎的物件。

因为像“思修”之类的开卷学科,没有书上的重点符号,简直就像直接给这门课程判了“死刑”;

而对于闭卷考试来说,笔记更是为这学期第一次翻开书的学生们,带去了一个背知识点的大致方向。

所以就算有无数笔记要抄,有无数知识点要背,学生们似乎也都在这个时间段获得了“鸡血”加成,废寝忘食的只用短短七八天就能学完别人一个学期的知识。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不仅如此,这最后一周的课堂,逃课率和迟到率都大大降低。

因为在这一周,老师是一整个学期里,最有用的时候。

简单点说,就是老师会给学生们划考试重点。

虽然可能一整本书都是重点,但是用各种颜色的笔划上横线,似乎总能给自己带去一种,书越乱分越高的错觉。

不过面对这一周之内的疯狂学习,学生们在这一周里发挥出自己百分之一百二的能力,但是后果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欢喜。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从开卷考试到体能测试,除去部分学霸外,其他学生在期末考试的时间段里,都更像是“抽奖”。

抽中“60分”,虽然头发没了却能迎来欢快的假期。

但是更多没到及格线的学生,不仅失去了本就不多的头发,还要准备补考甚至重修。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学生们将一个学期的内容,强行压缩至一周之内。

高密度的学习时间加上大学高难度的知识内容,这体验光是想想就浑身难受。

可是尽管如此,大学生们却依旧选择过着“几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加上“一周的高三生活”的大学生活模式。

面对如此的吃力不一定能讨到好的做法,不禁提出疑问:

到底是什么,才让大学生们就算期末冒着头秃甚至挂科的风险,也不愿意在平常多学上那么一会儿?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眼睛一闭一睁,毕业证就到手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学毕业证书不再有“含金量”。

在三四十年前,因为大学门槛高,所以招收的大学生数量也并不多。

不过,数量虽少,质量却高。

如果那时候说自己家中出了一个大学生,就相当于现在说自家孩子被清华北大录取了一样稀少却优秀。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优秀的学生进入到大学校园,深知家庭中的不易,所以从不敢在大学校园中放弃学习。

很多大学生的生活和高中并无两样,每天都是教室寝室食堂的三点一线。

课堂上,学生连走个神都会自责,更不用说逃课了;

下了课花上几毛钱买一份饭,匆匆解决后休息一会,就又一次投入到学习中。

不仅如此,当时的大学一直本着“严进严出”的理念要求学生,也就是说,如果成绩不好,能不能毕业都是个问题。

学生废寝忘食的学习,加上学校的高标准严要求,学生们在专业上有了厚度。

理所当然的,学生各个都成为了“优秀毕业生”,大学本科的毕业证也成为了一块含金量极高的“好工作敲门砖”。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然而过了几十年后,本科毕业证却不能再代表四年学习的血汗泪。

现在大学生的数量虽然越来越多,但他们在大学中的目标却不再是学习,毕业证书的含金量远远比不过几十年前。

“严进宽出”成了大学常态,“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成了大学生们的口头禅。

考试的及格分成了学生眼中的最高标准,虽然看上去学生更容易拿到毕业证书,但实际上,现在的大学本科生和过去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当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变低,学生们的大学生活自然就没有了以往的奋进,“优秀毕业生”就更无从谈起了。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不学习,你好我好大家好

在“只要不闯祸就能顺利毕业”的大环境下,大学生们不愿学习的原因就变得清晰起来。

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躺在舒适圈几乎是所有人内心深处的梦想,大学生同样如此。

学习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差事,而当他们身后没有一个驱使他学习的理由,再加上身边的诱惑层出不穷,“学习”自然就被抛之脑后,不想也不愿再提起。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在高中,在小学,甚至在幼儿园,学生们都有一个名为“分流”的压力。

向着重点小学中学和高中前进就是学生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而现在的大学却缺少了这样一个学习的动力。

因为只要靠一周时间突击学习把期末考试应付过去,平常学不学基本对毕业没有什么其他影响。

既然不学也能毕业,那为什么还要费劲去学习呢?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而这还没结束,作为一个成年人,已经没有人有义务再监督你的学习,所以在大学学习全靠自己。

但是没有了升学压力,再加上第一次远离管控,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玩乐几乎成了大学生的主要任务。

更多的学生开始忙于找兼职赚零花钱,或者发展自己的交友圈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外出。

不仅如此,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很多学生甚至开始沉迷到了网络游戏之中。

这些玩乐、金钱的诱惑都可以归咎于“不用学习”的诱惑。


所以,在无人管、标准低、诱惑多、缺动力的大环境下,躺在舒适圈成了部分大学生的首选项,学习成了可有可无的备选路线。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自律”是“优秀”的必要条件

很多人说现在的大学生不愿学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他们的高中老师和家长身上。

有的说是因为他们让学生在高三经历了“地狱般”的学习,学生对学习有了抵触情绪,

到了大学自然就开始了报复性的玩乐。

还有人说是他们给学生植入“上大学就轻松了”的想法,错误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升入大学后便开始拒绝学习。

可原因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首先老师和家长并不是让学生经历“地狱式高三”的根本原因,而且,就算他们严格要求学生,这也只能代表他们对学生的重视。

不仅如此,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把学生不学习的原因直接安到家长和高中老师的身上,这确实有些“甩锅”的嫌疑。

因此,在大学生宁愿考前突击,也不愿在平常学习的事情上,原因还是应该从学生本身找。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就像刚才所说,在大学老师的眼中,所有学生都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大学生更应该拥有自律学习的能力。

所以大部分大学老师看上去都有些“不负责任”。

当大学生们觉得大学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并不上心,便开始了自己的玩乐生涯时,就代表着你并未达到老师眼中的标准。

而这时,不负责任是假,对学生的失望却成了真。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学生的自律是在大学中最为重要的一课,没有自律,痛苦的学习根本不会成为学生的任务。

所以,要是想不再考试前抓瞎,学会自律就是必要条件。

能力可以通过每天学习积累获得提高,而突击学习虽然也有可能在短时间达到“学霸标准”,但是日积月累的题量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追赶上的。

题量的多少影响着学生做题的熟练度和理解度,这个实质性的不同也并非随意就能追平的。

“一地鸡毛”的大学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学习的初始模样?

与其冒着掉发的风险,通宵达旦的学习一个礼拜,倒不如把握好日常的学习时间,严格要求自己的每一分钟。

当你明白了“自律”和“努力”的价值,“优秀”也就离你不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含金量   鸡毛   时间段   毕业证   不仅如此   大学生活   模样   学期   原因   重点   高中   能力   优秀   老师   大学生   考试   学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