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迷系统出台,孩子却依旧沉迷其中,游戏管控到底该如何做?

两个月前,教育部在游戏管控上有了大动作:

未成年人只允许在周五周六周日这三天晚上的八点到九点玩一个小时的游戏。

规定一出,各大游戏公司都有所回应,立即在游戏中上传了未成年人的游戏防沉迷系统。

防沉迷系统出台,孩子却依旧沉迷其中,游戏管控到底该如何做?

这次的防沉迷系统和以往的并不同,它每隔一段时间就对游戏者进行一次人脸识别,防止未成年人拿家长的手机玩游戏。

而且,这一小时的游戏时间并非是一款游戏一小时,而是所有游戏的共计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一款游戏中已经玩了半小时,那么就算你换成了另一款游戏,剩下的游戏时间也只有半小时。

防沉迷的力度之大、管控之严格,让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就快被解决了。

防沉迷系统出台,孩子却依旧沉迷其中,游戏管控到底该如何做?

但是距离政策下发仅仅过了一周后,一条“60岁花甲老太凌晨三点拿五杀”的新闻出现了。

很明显,这就是一个未成年拿着奶奶或者姥姥的身份信息玩起了游戏,游戏中每隔一段时间的人脸识别估计也是孩子用手机摄像头对着老人识别的。

这种事情想必不会只发生过这一次,毕竟很多老人不懂电子产品,孩子们想在这种事情上钻空子真是太容易了。

政策出台,却防不住孩子们的“对策”,照这么说,难道这次的游戏管控就成了无用功?

防沉迷系统出台,孩子却依旧沉迷其中,游戏管控到底该如何做?

大变动并非空穴来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孩子每天的娱乐项目变成了玩游戏,并且一玩就是几个小时。

据《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中统计,未成年人中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3.1%,其中玩游戏一项高达61%。

更是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在假期期间,每天上网时长超过五小时。

防沉迷系统出台,孩子却依旧沉迷其中,游戏管控到底该如何做?

游戏时间长,学习的时间就被严重压缩,而且剩下的学习时间也不能确定注意力就不在游戏上。

不仅如此,由于长时间看着电子屏幕,近视已经不在少数,眼镜成为了孩子们中最常见的物件。

孩子沉迷游戏无心学习,身体健康还被影响,可见这项新政的出台并非是空穴来风,实在是因为游戏对未成年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这才不得不如此。

政策在逻辑上并无问题,正常来说,未成年在这之后就应该被迫远离游戏了,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脑海里十分管用的政策为何放到现实中就失效了?

防沉迷系统出台,孩子却依旧沉迷其中,游戏管控到底该如何做?

根源不改变,现状就改变不了

不得不说,这次变动也实实在在的堵上了以往防沉迷系统的漏洞:

未成年不再能靠多个游戏轮番玩的想法逃过时间限制,也没办法只用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成年人”。

但是,在未成年人的眼中,只要游戏不消失,就永远都有机会玩上无人管束的游戏。

就像开头所说的“花甲老人半夜三点拿五杀”的新闻,只要和不懂网络世界的老人说一下,游戏不就随便玩?

防沉迷系统出台,孩子却依旧沉迷其中,游戏管控到底该如何做?

但这还不算什么,在新策下发之后,一些购物软件中就出现了应对措施。

在软件中突然就多出了很多“租号”的买卖,80元的价格并不算高,孩子只要能攒几天零花钱就能买到。

不仅如此,还有人在其中卖登号软件,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能帮你跳过人脸识别的外挂软件。

防沉迷系统出台,孩子却依旧沉迷其中,游戏管控到底该如何做?

政策刚刚下发一周,这些对策就来得如此猛烈,孩子们哪还怕什么防沉迷?

防沉迷的目的是让孩子和游戏保持安全距离,从而保持健康的身体,也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学业上。

但是退一万步讲,就算这次的政策真的将游戏沉迷从未成年的生活中彻彻底底的解决了,难道就确定能防住孩子们的玩心吗?

防沉迷系统出台,孩子却依旧沉迷其中,游戏管控到底该如何做?

古代没有电子游戏,没有网络,但人们会沉迷于戏楼茶馆;在战争年代,人们喜爱斗蛐蛐儿,让蛐蛐儿陪葬的荒唐事也并不算稀奇。

没有游戏,孩子们可以选择刷手机视频;

如果没有手机,那也可以玩电脑,当初的“种菜”可是能让学生们劳作一晚上的神作;

就算连电脑也没有,只要孩子的心思还在玩上,那么管制就不算成功。

换句话说,如果不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那游戏永远都会是他们的首选项。

防沉迷系统出台,孩子却依旧沉迷其中,游戏管控到底该如何做?

父母陪伴是解药

在孩子需求的推动下,游戏管控确实出现了不小的阻力,但是这阻力并非在于本身毫无逻辑问题的政策身上。

究其原因,问题应该还是在默许孩子和手机单独在一起的家长身上。

在游戏刚出现的时候,并没有规定游戏受众,也就是说,不管是谁都能成为玩电子游戏的一员。

可是,这些受众却出现了两极分化,面对同样的诱惑,一部分沉迷其中,但另一部分却只拿游戏当个消遣,这样的不同原因到底在哪呢?

防沉迷系统出台,孩子却依旧沉迷其中,游戏管控到底该如何做?

外甥从小生活在吃穿不愁的家庭中,身上穿的手上玩的全都是名牌。

由于父母忙,他从很小开始就已经手机平板不离手了,但从这次防沉迷的出现开始,六岁的外甥开始用各种方式抗议。

一开始他整天开着电视看,后来实在觉得没劲就开始玩起电脑游戏来。

眼看外甥刚脱离狼窝又要进虎口,他的妈妈看不下去了,不再沉迷工作,一有空就回家陪孩子。

母子俩在周末穿梭于各种兴趣班,这些兴趣班也都是按外甥的意思挑的。

上班日,妈妈也会按时回家和儿子一起做个游戏或者看个动画片。

在妈妈的陪伴下,外甥除了每周的三小时之外,很少会提及游戏,实际上,这不得不归功于他的妈妈。

防沉迷系统出台,孩子却依旧沉迷其中,游戏管控到底该如何做?

其实,孩子对游戏的沉迷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的生活没有更多的选项,或者说家长只给了他玩游戏这一个选项。

有多少家长以工作忙为由从不陪伴孩子,下班回家就会拿出手机玩。

而在家中的孩子无人陪伴无人看管,更别提和家人一起玩上一会儿了。

而家中最让他感兴趣的也剩下吸引人的游戏了。

防沉迷系统出台,孩子却依旧沉迷其中,游戏管控到底该如何做?

说到底,家长要做的并非是让游戏消失,而是思考如何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娱乐选择。

带孩子一起出去玩,或者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其实都是家长能做到的。

只要可以让孩子找到生活中的更多乐趣,让他有更多选择,那么沉迷游戏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防沉迷系统出台,孩子却依旧沉迷其中,游戏管控到底该如何做?

防沉迷并非一刀切就能解决的事情,最重要的还是在家长身上。

如果家长不为孩子提供更多健康的娱乐方式,那么就算限制了游戏今后也还会有更多吸引孩子的新玩意出现。

所以,家长还是要为孩子腾出一部分时间,多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只有如此,才能解决沉迷游戏的根本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蛐蛐儿   孩子   花甲   空穴来风   游戏   外甥   未成年人   身上   家长   妈妈   政策   时间   更多   系统   手机   软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