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深受母亲文七妹的影响

自古孩子的性格与母亲的教育总是分不开的。毛主席一生传奇,在军事、文学以及个人修养方面有着极高造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母亲,才能成就一位这样的一代伟人?

毛泽东的母亲叫文七妹,文七妹没念过书,但忍耐、慈悲、布施这些善良的思想在她身上有鲜活的反映。毛泽东曾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损己而利于人的人。我母亲正是最后一种人。”

1855年17岁的毛顺生娶了20岁的文七妹,婚后,他们先后有了两个孩子,但由于当时的医疗环境相当差,两个孩子相继都夭折。1893年12月,毛主席出生,毛主席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也算是家里的老大。好不容易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文七妹和毛顺生在喜悦之余同时陷入紧张和焦虑之中,因为前两个孩子的夭折,他们担心这个孩子的身体。

为了还是婴儿的毛泽东可以健康成长,文七妹想了很多办法,她求神拜佛,为了显示自己的向佛之心,她顿顿吃斋饭,从此不沾荤腥。

文七妹和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性格的差别十分明显,一个柔和如水,一个严厉暴躁。每次毛顺生和毛主席吵架,都会吵得不可开交。而文七妹就会用她的温柔来调和父子俩,每次吵架她都可以很好地调和。

毛泽东青年时期,毛家条件宽裕,家庭富足,灾荒之年也可以过得很好。但是穷人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灾荒之年,田地里没有粮食产出,穷人的家里也没有存粮,只能忍饥挨饿。文七妹不忍心看到家乡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逢灾荒之年就会施舍穷人。并且在她的三个儿子长大之后,经常带着孩子们一起帮助同乡。

在母亲的影响下,毛泽东从小就极具同情心。毛泽东八岁时开始在私塾读书,有一阵子连续几天,文七妹发现儿子带的午餐一次比一次量多,但是晚上回家后依旧显得很饥饿。她担心儿子得了怪病,便盘问毛泽东。毛泽东只好如实说:“我们私塾新近来了一个叫黑皮伢子的同学,他没有午餐吃,我就带午饭去和他匀着吃。”文七妹听后非常欣慰。

文七妹的善举对毛泽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他的一生都在怜悯和帮助穷人。

毛泽东16岁的时候,他想走出大山,出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在毛家,他是长子,毛家偌大的家业需要他继承。毛顺生给儿子规划的道路是继承家业,不需要毛泽东再读书了。父子俩的争吵回荡在毛家宅子的上空,这时,文七妹却坚定地支持毛泽东。文七妹虽然不识字,但是她认为读书不是一件坏事。他对毛顺生说,“三伢子是个做大事的人,让他出去读书吧”,在文七妹的劝说下,终于16岁的毛泽东离家去湘乡求学,临行前,他将一张纸条夹在父亲账簿里,上面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19年,母亲患腮腺炎。当时毛泽东在长沙读书,他急忙把母亲接到省城治疗,10月5日,母亲病逝,毛泽东赶回韶山,跪守慈母灵前,悲痛至极,挥笔写下了他一生中最长的诗作《四言诗•祭母文》。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苟。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鉴。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悃忱,则效不违。至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尚飨!

这是一篇念颂母亲的绝唱,字里行间浸透着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眷恋和失去母爱的痛惜。毛泽东还含泪写了两副挽联,其中一副写道:“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在写给新民学会老同学的信中,毛泽东曾说:“这是人生一个痛苦之关,像吾等长日在外未能略尽奉养之力的人,尤其生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痛!”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韶山。在故居,他深情地伫立在父母的遗像前,自言自语道:“如果是现在,他们就不会死了。”次日拂晓,他踏着湿漉漉的晨露,前往父母的墓地吊唁。他双手给父母献上一束松枝,深情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吊唁毕,他对同行的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再回来,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湘乡   黑皮   韶山   昊天罔极   大端   伢子   母亲   灾荒   亲疏   私塾   家业   穷人   儿子   父母   孩子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