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春片《七月与安生》异军突起的三大优势

过的折腾一点,也不是不幸福,就是太辛苦了,但其实,女孩子不管走哪条路,都是会辛苦的--七月妈妈。

《七月与安生》这部电影改编于作家“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该电影于2016年9月14日上映,主要讲述了“七月与安生,两个女孩在13岁时候,从相遇、相知、到相爱、相杀及到最后两人和解的一个过程。”

该影片拿下金马奖的七项提名,成为大陆电影里,提名最多的影片。并且,两位女主,一并拿下金马奖的最佳女主角,诞生金马“双黄蛋。”

浅谈青春片《七月与安生》异军突起的三大优势

《七月与安生》摒弃了传统青春片的叙事风格、在故事结构上,也是较其他青春片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影片的结局部分,曾国祥导演,呈现出了三种结局,为影片增色不少。

本篇文章,将会从三个角度去解读影片。第一:用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两位女主角的“虚”与“实”。

第二:从叙事结构上,对影片整体做个阐述。第三:解读影片最后的三个结局,所呈现出的意义。

01:影片的镜像理论。

“镜像理论”是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雅克-拉康提出的,指的是:“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意识称为镜像体验的理论。”

通俗来讲,就是以自我为主体,通过镜子来自我欺骗,对于那些无法全面认识自己的人,透过镜子里虚像,将虚像当作自己,通过自己的幻想、慢慢地在去迷恋上,这个丰满的、心之所向的形象。

在影片中七月与安生,两个人家庭情况、两个人性格都是截然不同的。七月乖巧、懂事、听话、学习成绩好、像极了我们的大多数人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生活。

安生个性张扬、调皮捣蛋、叛逆不堪、同时又比较有主见、敢作敢当,她过着我们大多数人心之所向的生活。

而现实情况是这样吗?显然不是,对于七月,完整的家庭教育,让13岁的她活成了一个乖乖女,过着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两点一线的乏味无聊的生活。

对于安生,从小爸爸就去世了,她在单亲家庭长大,而妈妈又经常出差,吃百家饭长大的她,更希望是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有爸爸疼,妈妈爱的一个成长环境。

因此,性格迥异的两个人相互吸引,13岁的她们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小伙伴。在她们心里互为彼此,互为镜子,作为主体的她们,都已经深深地迷恋上了,镜子里的虚像,也就是心里的那个她。

浅谈青春片《七月与安生》异军突起的三大优势

在拉康的哲学里指出:“一切爱的动机都在维护自己眼中的另一个自己。”

影片中安生在酒吧问家明:“你喜欢七月什么?”家明反问安生:“你又喜欢七月的什么?”

安生回答说:“我喜欢七月的一切!”家明随即回答:“七月的一切我都喜欢!”

后来,从三个人一块去上山拜佛,直到安生的“逃离”,因为她不仅仅是爱上了家明,而是她更多的是还深爱着,眼中的另一个自己,那就是七月。

那么,整部影片的故事,将会以“镜像理论”为核心,通过两位女主角的具体化,来层层推进,引导观众一步一步跟着故事节奏,走向高潮。

02:影片的叙事结构

一部电影的叙事结构一般分为两种:线性的和非线性的。这种概念是早在20世纪时,希利斯·米勒的《解读叙事》一书中曾有过解释:线性的是指同一线条地叙述一件事、前后紧密相接,顺时而不间断。

很显然,“线性”的叙事结构是在同一个空间、按照故事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缓缓展开的。那么,反之的话,则为“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了解了概念以后,我们再回到影片中,看看是采用的哪种叙事结构?

影片一开始,就呈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家明在地铁里和安生偶遇,并且向安生问候了七月,顺带提起了,七月在网上连载的一部小说《七月与安生》。而这部小说,将成为了整部影片的“暗线”。

另一个就是:呈现在我们观众面前的,影片所采用的“回闪”的展现手法,对两个人的故事通过回忆的形式、对时间和空间进行了处理。

讲述了两个女主,从相识、相知、相爱、相杀、相互和解的故事。从而成为了影片中的一条“明线”。

导演使用,这种一明一暗的“双线程”的叙事方法,剥洋葱似的手法层层推进剧情,让观众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这样看来,这部影片是属于“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浅谈青春片《七月与安生》异军突起的三大优势

03:影片中的四个伏笔

“埋伏笔”是一部故事或者一部电影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使故事更加严密、紧凑、也会引起观众的“好奇心。”

仔细观察,这部影片中一共有四个伏笔,为上下的承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旁白伏笔:影片一开始就有旁白:“十三岁到十五岁是安生和七月形影不离的三年,有时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时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

她们在书里读到如果踩住一个人的影子,那个人一辈子不会离开,但安生说一辈子太长她只想活到27岁。”旁白部分,其实为了后面两人互换人生做了伏笔。

2:行为伏笔:影片开头有个镜头,安生拉着七月,拿着石头去砸报警器,那一瞬间,犹豫的是安生,砸下去的却是七月。这里为后来的两人互换性格埋下伏笔。

3:物为伏笔:在安生要“逃离”的时候,家明把他带的玉佩给了安生,这块玉佩却成了,七月和安生两人在影片后面,相互撕扯的伏笔。

4:人名为伏笔:七月是流火的季节,应该是奔放的、热情的,而影片中的七月却是,安静的、乖巧的。

安生应该是沉稳的、恬静的。而在影片中安生却是叛逆的、不羁的。这个层面,也是为结尾两人互换性格埋下了伏笔。

因此,整部影片从叙事结构、到故事的紧凑性、完整性上,给观众的感觉是比较顺畅的,在这种时间和空间的转场的设计中,也没有体现出任何的不适和突兀感,这种处理手法无疑是聪明的。

结语:影片中三种不同结局的完美呈现。

整部影片的最后,也是一大亮点,导演通过结局的“突转”,给影片一个完美的结局。这种“突转”的设置,不同于一般电影的结局设置,一般电影的突转,往往是根据故事本身“突发”了一种“冲突”而结尾。

浅谈青春片《七月与安生》异军突起的三大优势

但《七月与安生》的结局,导演是基于故事本身,设置了三种结局,呈现给了观众,这种也叫“非预期性”的结局。

结局一:安生向家明描述的结局,七月生完孩子后,让安生抚养长大,然后,她去追求自己的人生自由去了。

结局二:七月在医院生完家明的女儿后,因为产后大出血,去世了。安生独自抚养七月的孩子长大,七月虽然死了,但是在安生这里,却是以另一种的方式得以延续,她即安生也是七月。

这里也是恰恰呼应了前面所埋得伏笔:“安生说一辈子太长她只想活到27岁。”

结局三:安生嫁给了老赵,七月找到了安生,两人重归于好。安生过起了安稳的生活,七月过起了漂泊的生活。

导演在此通过三种结局,表达出了两人存在的三种可能性,这种结局乍一看出乎意料,但细想又是情理之中。

无论七月是去世了,还是活着、还是选择漂泊他乡。最终一定是,七月活成了心中的那个安生,而安生活成了心中的那个七月。两个人从此便是形影不离、不分彼此。

综上所述:该影片,打破了观众,对青春片“不堕胎,无青春”的常态认知,通过曾国祥导演,精心设计影片结构,巧妙布局故事情节,把观众的情绪逐渐代入了故事当中去,这样的确给青春类电影市场,带来了不一样的呈现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安生   金马奖   虚像   青春   旁白   异军突起   伏笔   观众   导演   结局   性格   影片   优势   理论   结构   故事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