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灰总是复燃

文/管剑刚

死灰总是复燃

据《容斋随笔》载:

临川石刻杂法帖一卷,载欧阳率更一帖云:“年二十馀,至鄱阳,地沃土平,饮食丰贱,众士往往凑聚。每日赏华,恣口所须。其二张才华议论,一时俊杰;殷、薛二侯,故不可言;载君国士,出言便是月旦;萧中郎颇纵放诞,亦有雅致;彭君摛藻,特有自然,至如《阁山神诗》,先辈亦不能加。此数子遂无一在,殊使痛心。”兹盖吾乡故实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欧阳询意气风发的几位好友,昔年都是二十来岁年龄的时候,时常欢聚在一起,如今却一个也不在人间了,说起来特别使人心痛。这段记载与唐诗“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表达的意思有一比,所不同的是一文一武,而其对岁不我与的感慨是一样的。

死灰总是复燃

《世说新语》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桓温一生戎马,权谋充满了大脑,无暇思及生命大事。无意中经由旧地,见到年轻时所种下的柳树已经十分粗大,猛然意识到生命的衰老之速,而且权力再大也无能为力,杀人不眨眼的人也忍不住落泪了。

死灰总是复燃

《蕉窗日记》中说:

昔人云,每闲坐。思古人无一在者,何念不灰?

说此种话的“昔人”,一定是文化人,只有文化人才会在闲座时想到这种问题。想到这种问题的人一般会对今后的人生道路做两种选择,一种是彻底明了了无论你建立了何样的功业,最后都会随着你的消失而消失,如《三国演义》开篇词所说的那样,“是非成败转头空”,因而会走上一条探索生命的意义之路。另一种是思古人都不在了,自己早晚也要不在,就什么念头都灰了,干什么都没劲了。

死灰总是复燃

欧阳询在念及年轻时的好友都不在了的时候,只是特别地“痛心”,但并没有灰心。桓温在创造了一句“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成语后,依然被自己的贪念驱使着做人行事,乃至于想篡夺帝位,临死前还想着让朝庭加封“九锡”。

死灰总是复燃

不管世人怎样感慨,继续选择后一条路走的人多得不成比例。唐人还有一句诗说得特经典:

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这就是说,道理都知道,感慨都有,但念头彻底灰掉的人几乎没有。即便想彻底灰掉的,也只是灰一会儿,慢慢地就死灰复燃了,然后继续奋力行走在布满了荆棘的功名利禄之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林下   鄱阳   放诞   金城   国士   欧阳   戎马   都会   杀人不眨眼   复燃   死灰   痛心   年轻时   念头   感慨   好友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