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考政策一文读懂,附中考名词解释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20〕34号)和《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陕教基一办〔2021〕5号)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市字〔2019〕88号)和《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市办字〔2019〕185号)要求,切实做好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阳光招生、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基本原则,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高中阶段学校协调发展,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发挥考试评价对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让每个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初中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包含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两部分。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由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中招领导小组”)统一组织,评价结果由市中招领导小组统一管理。

  (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考试对象

  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对象为具有西安市学籍的八年级、九年级学生和我市户籍在外就读的八年级、九年级学生。

  因病休学或其他原因未参加2020年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须参加今年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八年级学生因病休学或其他原因未能参加2021年生物学、地理科目考试的,须在下一年报考生物学、地理科目考试。

  2.八年级学生考试科目

  (1)全省笔试科目为生物学和地理,共2科2卷。两科分值各60分,考试时长各60分钟。

  (2)实验操作考试科目为信息技术上机操作和生物学实验操作,两科分值各10分,考试时长各15分钟。考试具体办法按照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

  3.九年级学生考试科目

  (1)全省笔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共7科7卷。各科目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长分别为:

  语文12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数学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英语120分(其中听力3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物理80分,考试时长80分钟;

  道德与法治80分,考试时长80分钟;

  化学60分,考试时长60分钟;

  历史60分,考试时长60分钟。

  全省笔试科目外,全市统一安排小语种科目考试,成绩作为高中学校录取参考。

  (2)体育与健康考试。

根据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21年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方案》。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满分为60分。平时考核成绩占15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课成绩6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9分;现场统一考试成绩占45分,增加200米游泳项目选项。考试内容按照省教育厅相关文件执行。学生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记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

  (3)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

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分值各10分,考试时长各15分钟。考试具体办法按照省教育厅相关文件执行。

  (4)非统考科目。

音乐、美术等为九年级学生参加的非统考科目,由区县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要求,随教学进度安排考查。

  4.考试方式

  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学、地理等科目实行闭卷笔试;道德与法治实行开卷笔试;体育与健康考试实行现场统一考试方式;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和信息技术实行现场操作考试方式;音乐、美术实行过程性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笔试科目的语文为一卷制,其他科目为两卷制。

  5.考试命题要求

  2021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以《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5号)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依据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命题,突出综合素质考查,不断提高命题质量。同时,结合我省初中教育教学实际,统筹把握“两考合一”考试定位,发挥考试评价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规范办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科学导向作用。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笔试科目全省统一命题和制卷。

  6.考试阅卷要求

  2021年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网上阅卷,市教育考试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并按照省教育厅做好陕西省初中学业考试考务和阅卷工作相关文件要求,确保评卷工作严密规范、考试结果客观公正,考试效果良好。

  7.考试成绩呈现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呈现。考试成绩等级分为A(优秀)、B(良 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

  按照《西安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市教发〔2018〕48号)规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笔试科目的单科成绩采用试卷原始得分登记,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所有操作考试科目现场给出成绩,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音乐、美术考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各等级人数占报名总人数比例分别为A(优秀)30%、B(良好)40%、C(合格)27%、D(不合格)3%,总分以原始分呈现。

  按照《2021年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方案》(市教发〔2021〕30号)规定,体育与健康考试结果以A(60—54分为优秀)、B(53.9—45分为良好)、C(44.9—30分为合格)、D(29.9分以下为不合格)四个等级呈现。

  (二)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是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按照《西安市2021年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另文印发)进行,评价结果记入《陕西省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


中考有很多政策性名词、概念,包括学校等级的划分:统招生、定向生、跨区域招生........


1统招生


统招生,即通过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普通高中统一招生考试并被录取,毕业后由教育部颁发认证文凭的考生。区别于定向生、大学生子女、特长生等。


2定向生


定向生,是指在定向指标政策下报考优质高中的考生。定向指标政策,是将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定向下发到部分薄弱初中,其目的是促进教育平等 化,使各处的学生都有机会上好的高中。在规定生源学校取得正式学籍两 年以上的应届毕业生,且初二、初三年级连续在该校就读的学生就可以申请定向指标。


中考录取时,根据定向生所报定向学校志愿及本人考试成绩,在其所报学校统招录取分数线下50分以内;大学区成员学校考生报考所在大学 区内定向生,录取成绩不低于该校统招录取线下40 分,并不得低于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


3定转统


若定向招生学校在某初中学校定向生源不足,则其剩余定向生计划调整为统招计划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则是定转统生,分数线较统招生略低。


4插班生


插班生,是中途转到本地或外地其他学校就读的学生。在一般情况下,插班生是由于父母工作调换、住址迁移、户籍变更以及其他原因,一般都是初二初三插班,主要以成绩为参考,录取名额很有限。


5跨区域招生


跨区域招生,是指普通高中学校经市中招领导小组批准,可在中招管理规定的招生区域以外进行招生的行为。事实上,西安市绝大多数学校在城六区内,或城六区以外陕西省内“自主招生”,都是以跨区域招生的资格进行。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跨区域招生资格学校:

①经省教育厅批准举办宏志班、珍珠班、远通爱心班、师范生源基地班的学校。

②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有击剑培训中心、击剑训练基地、篮球培训中心、排球训练中心、围棋训练中心的学校。

③经市教育局和原市教委批准举办艺术特长班、自强班、希望班的学校。

④所有民办普通高中,以及西安中学的民办机制计划。

⑤(新增)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举办宏志对等班、创新实验班、国防班的学校


6特长生


特长生是指在某些方面(比如:音乐、体育、绘画等)有优于普通人的技能的学生,西安市中考特长生分为体育类特长生与艺术类特长生。中 考录取时,特长生属提前录取批次,分数线只要达到普高线 60%即可,每名同学只能与 1 所学校达成录取意向,填志愿之前与学校达成意向之后才能有填报资格。


7平行志愿


所谓平行志愿是相对于顺序志愿而言的,平行志愿遵循的是分数优先的原则,而顺序志愿遵循的是志愿优先的原则。平行志愿录取本着“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同批次平行志愿录取,首先对于本批次线上的所有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逐分 根据每个考生所填报 A、B、C 学校的先后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 余额的学校。当出现考生所报平行志愿中的多所学校都符合投档条件时, 只能投向最靠前的一所学校,不能同时投向多所学校。


8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在招生过程中,原报考这个志愿的人数不够,只能通过再征集志愿,才能录取到计划招生的人数。中考录取过后,由于部分考生报考志愿不够科学、合理,使得最低控制线上部分考生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同时有部分普通高中没有完成招生 计划。为妥善解决此问题,城六区部分高中会在基本录取工作结束后,再 进行网上征集志愿,给上线考生最后一次被录取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教育厅   西安市   陕西省   西安   名词解释   笔试   科目   中考   学业   考生   志愿   等级   初中   成绩   评价   政策   学校   考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