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有自残倾向吗?

现在有些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时会出现用头撞墙或者撞地板,打自己耳光等伤害自己的行为。

这是因为在孩子周岁后开始明白“不行”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了。所以,当自己所需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选择用头撞墙,扔东西,咬东西等来表示心中的不满。这和大人们认为带有明显目的性的自残行为是不一样的,这只是孩子无法自如的控制情绪的一种表现。


你的孩子有自残倾向吗?

在情绪的发育过程中,孩子也有一个表现厌恶和负面情绪的阶段,这个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现象。虽然会有个体差异的存在,但是在一岁半前的孩子是不可能完全掌握调节冲动的能力,还处于熟悉和学习的阶段,因此,在周岁前的孩子只会用过激的行为来表现出与愤怒有关的情绪,对于这种现象,父母要给予理解。

还有就是,孩子在生气,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才会采取这样的行为,但是,这里并没有因为“这样做,父母就会注意到我”的意思,所以父母要注意安抚孩子的情绪,过会儿孩子就会好转,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在大脑的发育过程中来看,故意让父母发火或者有目的性的“自残”行为一般多发生在孩子36个月以后。36个月以后的孩子如果再出现打自己或者撞墙的行为,才会是有意的,一般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先了解上述行为发生的原因,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去批评孩子是错误的,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你的孩子有自残倾向吗?

  1. 不要吓唬孩子,应注意安抚情绪:对于孩子缺乏自控力而出现的不妥行为,不要吓唬孩子,而是尽可能去安抚孩子的情绪。如果过于严厉的训斥只会让孩子情况继续恶化。例如如果孩子有故意用头撞墙的习惯,可以在房间里事先铺好或者垫好垫子,反复几次之后,他们就会没有兴趣了。
  2. 引导孩子自己收拾残局:这种方式呢可以告诉孩子,他们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并且必须对自己造成的后果负责。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在他们收拾残局的时候,孩子可以减轻这种自责,也有利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开放和成长。
  3. 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所影响:孩子在发生过激的行为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能被孩子的情绪影响,父母如果乱发脾气,这样做只会进一步刺激孩子,导致更加极端的行为。


你的孩子有自残倾向吗?

因此,父母需要做出理智的判断,耐心地对待,也可以深吸一口气,静静等待孩子平复紧张的情绪,一般情况下,用不了10分钟,不用大人去劝,孩子就会自己平静下来,这个时候再对孩子说:“这样发脾气可不好呀!”效果可能会好些,即使孩子听不懂,他们也会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慢慢地,他们就会改变做法,其实诱发孩子自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孩子离开父母后的不安全感,所以这样做只会刺激孩子,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总之在孩子听不懂很多父母话的时候,父母也要让他明白他的行为是错误的,周岁前后的孩子还不能完全听懂父母很多话,但是,他们通过父母的表情或者是动作也能够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父母耐心的给孩子讲解,或许孩子也会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当父母讲完大道理之后,还是要一如既往地抱抱孩子,让他知道,即使自己做错了事,父母还是能够理解他的行为,父母对他的爱也是永远不会变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孩子   目的   不分青红皂白   目的性   残局   自责   倾向   做法   后果   情绪   父母   现象   错误   阶段   东西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