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宽容心态

什么是宽容的心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宽容,就是宽恕容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一个人只要有这种宽容的心态,就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允许他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过失,给予他人改正错误的机会。


培养孩子的宽容心态

有宽容之心的人一般能与人和睦相处,合作共事,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我们来看案例对比:

案例一:

在一个广场上,几个三四岁的小朋友正在一起玩得正高兴。突然,一阵哭声随之传来,在旁边的妈妈听到孩子的哭声之后,变快步走到了一群小朋友之间,原来是自己孩子的玩具被另外一个小朋友抢走了。

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很生气,大声地斥责孩子:“你怎么那么笨,你不会把它抢过来吗?”

看到有妈妈在一旁撑腰,这位小朋友的胆子也大了很多,趁着那个小朋友不注意,一把将玩具夺了过来,然后紧紧地抱在怀里,再也不许别的小朋友玩了。


培养孩子的宽容心态

这位妈妈牵着孩子的手走到了另外一边,并且边走边对孩子说:“记住,以后谁要是再欺负你,你就要勇敢地去反击,不要这么懦弱,否则,长大了就要被人欺负。”

听着妈妈说的话,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就自己一个人去玩了,而刚才和他玩的那些小朋友一个也不过来了。

案列二:

有一个叫雪梅的8岁小女孩,有一次,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因为一点小事而遭到好友雅婷的无端抢白,雪梅感到大丢面子,因此一股试探报复的心理涌上心头,晚上回到家后,她就把生日晚会上所发生的事情与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她的话之后,没有说女儿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只是对女儿说,报复根本就不能解决所发生的事情,我建议你不妨去了解一下好友出于什么原因对你出言不逊,在母亲的劝说之下,她通过和雅婷谈心了解到:当时雅婷喂养的小兔子突然去死去了,心情十分沮丧,所以难免出言不逊,雪梅和雅婷经过一番谈心之后,知道了原因,原谅了雅婷,两个小朋友的友情更深厚了。


培养孩子的宽容心态

在这两个故事中妈妈的做法和引导都大相径庭,很显然,在案列二中雪梅的妈妈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宽容心态。

我国有很多伟人都很重视宽容的品质。比如庄子说的,圣人应有包容天地,遍及天下的宽阔胸怀。还有我国近代名族英雄林则徐指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善于宽容,他的人格才会像海一样大。

那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宽容品质呢?

(一)以身示教宽容

作为父母,要想让孩子学会宽容,首先自己应有宽容的心态。孩子会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的心态才会有再现在还在身上。



培养孩子的宽容心态

(二)用故事教育孩子

故事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有很多体现宽容的小故事,父母可以借此教育孩子,以此来引导孩子。

(三)用自然景观陶冶孩子

大自然的博大与雄厚可以使人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心情愉悦,从而催人产生宽容之心。父母可以带孩子观赏祖国大好河山,浩渺的海洋,奔腾的河流,秀丽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心灵,开阔孩子的视野和胸襟。


培养孩子的宽容心态

(四)让孩子在交往活动中学会宽容

宽容之心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确点,错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都要犯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只有懂得宽容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

(五)让孩子习惯于“变化”

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方面,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见识多种新鲜事物,让孩子喜欢,并乐意接受新生事物,习惯于事物发生的变化,乐于创新。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用宽容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所有事情,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学,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学,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引导孩子虚心向好同学学习,帮助差同学,学会和竞争对手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宽容   心态   出言不逊   哭声   教育孩子   小朋友   事物   态度   父母   事情   品质   同学   发生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