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禁得住糖果的诱惑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列

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对斯坦福大学幼儿园的孩子做过类似的实验。在孩子们面前摆放糖果,他们可以马上就吃,但是如果坚持到20分钟之后实验员回来,,就可以得到两块糖果。有些小朋友抵制不住诱惑,实验员一回来就把糖吃了;有些孩子决心熬过那漫长的20分钟。为了抵制诱惑,他们有的闭上眼睛,有的把头埋在胳膊肘里休息,有的喃喃自语,有的唱歌,有的干脆努力睡觉。凭着这些简单的技巧,这些小家伙战胜了自我,最终得到了两块糖果的回报。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儿童抗拒诱惑和延迟满足的能力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要等孩子上学懂事之后才能形成。这种能力在幼儿时期就已经有所发展,只不过此时儿童更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孩子能禁得住糖果的诱惑吗?

那些在4岁时候能够为两块糖果抵制诱惑的孩子长大后有着更强的社会竞争性,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自信心,能较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他们不会轻易崩溃,自乱阵脚或者惶恐不安。面对困难,他们勇敢地迎接挑战,有自信心,独立性强,办事可靠,能够得到普遍的信任。

那些经不住诱惑的孩子中有1/3左右的人缺乏上述品质,心理问题相对较多,社交的时候他们羞怯退宿,固执己见又优柔寡断;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心烦意乱,把自己想得很差劲或者一文不值。遇到压力就不知所措。此外经过调查,能够等待的孩子在学习品质上也比最早拿糖果的孩子更优秀。

研究表明,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糖果而等待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由此可见,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对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能禁得住糖果的诱惑吗?

那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呢?首先,“延迟瞒足”不是单纯的让孩子学会等待,其次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培养这项能力的关键就在于要帮助孩子形成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就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

1-3岁的孩子,(以做游戏的方式)父母跟孩子做这样的游戏:孩子想吃喜欢的东西之前,先跟小孩一起完成一个游戏,成绩达标 ,就奖励孩子想吃的糖果。另外,“延迟”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告诉孩子:“刚才你已经吃过一颗糖了,这颗糖要等晚上吃完晚饭才能吃。”这样让孩子学会适当地控制自己“渴望”与“失望”的情绪,并让孩子逐渐认识到“任何东西都不是想要就能立刻得到的。”


孩子能禁得住糖果的诱惑吗?

4、5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许多自己喜欢的活动,如果孩子想去游乐园,可以说:“这个星期爸爸妈妈很忙,我们下周末去游乐园好吗?”孩子如果参加了舞蹈班,应该告诉他们:“每次都要认认真真地跟老师学,儿童节演出的时候你才能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如果参加了棋类活动的孩子,可以跟他们说:“不要着急,好好下,坚持到最后你就是最棒的。”


总之,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事实上是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种提现。这种能力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要不要延迟?延迟多长时间?这些都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父母要帮助孩子形成一种认识并最终成为习惯:任何愿望都必须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实现。给予自己更大更多的自信和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斯坦福大学   糖果   实验员   舞蹈班   孩子   游乐园   自信心   小朋友   情绪   困难   父母   品质   压力   能力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