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看到我们在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

#育儿事务所#

昨天跟憨子一起去紫金山走路,遇到了一位奶奶和他的孙子,听到了一小段他们的对话,奶奶问:“你明天早上想吃什么?包子还是煎饼?”孙子答:“我再也不想吃那个豆腐脑了,太难吃了!”

当时我一愣,这两人说的应该不是一回事儿。

接着就听孙子巴拉巴拉说了一通那个豆腐脑如何不好吃,然后奶奶说:“不吃豆腐脑,我问你的是明早吃包子还是煎饼?你吃哪个,我就给你提前准备哪个,回家的路上就可以买了。”孙子又说了几遍他如何不想吃豆腐脑,最后回答:“吃包子吧。”

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对话需求,我们不论他们是不是沉浸在这样的对话环境里面,就单论提问和回答的效果和目的,这显然并不是非常合适的。原本10秒钟可以敲定的问题,我们跟奶奶和孙子并行的三五分钟内,他们一直在说这个问题,我不确定奶奶是不是听到了孙子为何不喜欢吃豆腐脑的缘由,但从奶奶的口气中能听出,她一直在等孙子对于早饭的答案!

一是影响沟通的效果,就像孙子说他如何不喜欢豆腐脑,奶奶需要的是早餐的内容,互相没有理会对方的需求,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二是显得不太尊重,我虽然听到了你的问题,但是没想着回答,因为我更在乎我想说的!

我马上在想我跟憨憨平时的对话,貌似也经常相互都有出现这样答非所问的情况。尤其当我想跟憨憨聊到关于学习或者传统认为需要做的事的时候,他如果这个时候问我其他问题,经常我也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憨憨对于一些事情判断还没形成自己的逻辑的时候,他也会学着我的回答方式,所以,孩子也会跟着大人的样子不时的出现不直接回答问题的状况。

当我们自己当局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强,所以需要更多的了解信息和外界情况。

不断发现,共同成长!

让孩子看到我们在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紫金山   憨子   孙子   目的   豆腐脑   答非所问   煎饼   明早   缘由   当局   包子   奶奶   需求   效果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