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千万别再反向控制了

今天想出门去耍耍,我提议我去买东西,并带憨憨去吃他跟我都想吃的汉堡。到了约定的出发时间,憨子和憨妈躺在沙发上没有出发的意思,我有点不耐烦,说了句“如果不出去,就在家烧饭吃算了”。

感觉平常的一句话,憨妈的反应很迅速,对我说“用这种反向的话来控制别人,去解决自己的焦虑,这样的方式不好!”憨憨是很想去吃汉堡的,所以他受到了我的控制,并按照我的希望开始做出去的准备了。

我猛然意识到了什么,之前好像经常用这样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今天的脑袋转的还算快,反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是否任何时候都必须按照约定的来?是否在意识到自己有问题的时候还能带给憨憨些什么?

首先,说的严重点,其实我的表述是一种语言暴力,明知道对方在乎的是什么,就用这个来达到自己想控制的目的。我知道憨子也想去吃汉堡,只要我控制了汉堡,同时他是弱势一方,必然就能控制憨子的行动。同时反向的表达本身就是一种不友好的表现,心里其实并不是这样想的,太容易给小朋友树立一种假象的事例,混乱他的思考!

其次,我自己是一板一眼的成长起来的,很缺少突破的勇气,所以觉得任何事情都需要按照原计划的步骤来执行。但再想,如果没有按照计划,真的天就塌下来了么?貌似并没有。今天是周末,本身就是休闲的时间,是否按照原计划其实并不影响什么。再深入一步,我的一板一眼貌似会让事情缺少一些发散的空间,把孩子框的死死的,那他的想象力要去往哪走?只剩下服从和执行是我们期望的吗?

第三,很感谢憨妈,在出发后的路途中,点到了我意识到问题之后的表现,其实也是说给憨子听的。一是,意识到自己有问题时,抓紧思考并调整,没有向以前一样可能还会赌气,让事情发展的更糟糕;二是,有问题不可怕,谁都可能出问题,直接面对就好,大方承认和接受也是勇气的表现。憨妈和我的这个点,也算借着事情给憨子做了一次实例的展现,所以每次问题无论是孩子还是自己,都可能是成长的机会!

最后,今天的事儿,既然是休闲日,既然不需要卡的非常严苛,为啥不开开玩笑?为啥不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为啥不让自己更轻松一些呢?

自勉,共同成长!

对孩子,千万别再反向控制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憨子   孩子   目的   严苛   事例   假象   反问   几个问题   弱势   路途   想象力   勇气   事情   方式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