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对孩子的奖励,成为他的阻碍

#育儿图文打卡挑战#

憨妈给我分享了一段文字,是关于对孩子的奖励的,“奖励有时候很奇怪,好像对人的行为施了魔法,把有意思的工作变成了苦工,又把游戏变成了工作”。

正好前段时间自己也有想到关乎对憨憨奖励的事儿,会觉得有时候有些不对劲,他偶尔会索要奖励或者对奖励的兴趣大大超过了原本的事情。比如关于暑假作业,就约定了每天的练习项目和奖励项目,奖励内容有游戏时间、可自由支配的费用。原本是期望他能安排好自己的事儿,再去享受得到奖励后的开心,但是,有时他更在意是否有奖励,而不在乎是否完成了原定目标,即使心里清楚自己没完成约定。

结合憨妈发的,其实已然对上了,奖励的不够恰当,就使得事情脱离了原本的期望。还有奖励也分物质奖励、情感奖励,想想憨憨身上出现的情况,也和憨妈讨论了些。

首先,得分对待事情的态度情况。

有些事是必须由自己面对的。上礼拜一天,做完了当天的暑假作业,憨憨自己觉得那天做的又快又好,并且跟我分享了他的感受,随后突然问了我“有没有奖励?”他可能是想多得到一些游戏或者电视的时间,我一转念对他说“为你的感受高兴,再奖励一个拥抱!”学业就是他需要自己面对的事情,对这个事情本身,额外的物质奖励,其实就不太合适,不过他愿意分享心情的态度和当天积极的状态,是可以一起来感受他的快乐,这就可以往共情的方向引导,并真诚的让孩子感受到你为他而快乐。

有些事是有兴趣主动做的。憨憨喜欢编程,不需要提醒和督促,他会有去经历辛苦的集训和紧张的比赛,但是他乐在其中,比赛拿到名次了,他自己会非常开心,我们也会给到他想要的一些奖励。这个时候,他在乎体会到的就是我完成了我喜欢的事,还有额外的收获,那就是1+1>2的开心,无论是物质奖励还是情感奖励都是可以的。

其次,得分事情本身的性质。

有些事是脑力为主的状态,尤其需要去发散去创造的时候。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孩子画一幅画,可能他能画的时间很长、画的内容很多,突然有人说如果你画完了,那么可以奖励你一个玩具。对于孩子来说,玩具的吸引力是相当巨大的,所以可能他的画到一半就停止了,不会再去多想了,因为想得到那个美好的玩具。我们上面提到的学习过程也是脑力完成的内容之一。不合适的奖励,让本想提高的积极性降低了,本想激发的创造力被抑制了。

有些事是单纯的体力、或者机械性的重复,往往奖励会带来很明显的促进。就拿最近跟憨憨的城市轻徒步来说,憨憨可以为了一个巧克力的奖励,在体能下滑很严重的后半程,本来500米就想休息一会的时候,再坚持2公里,去到我们目标的便利店。

说到底,还是要做父母的,根据事情本身和期望的发展方向来选择方式,并且对孩子的反应更加敏感些,调整的更及时些,多思考!

共同成长!

别让对孩子的奖励,成为他的阻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孩子   作业   脑力   事儿   得分   暑假   当天   物质   态度   事情   兴趣   玩具   时间   内容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