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情感忽视」第三章 受情感忽视者的 十种特质 4

7. 极力想隐藏真实情感

大部分遭受童年情感忽视的成年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心里有一个秘密的、受到严格保护的感受—他们认为自己和别人不太一样,或者是有某些缺陷。就像你在前面读到的,劳拉认为拥有感觉是一件相当可耻的事情,这让她觉得自己既脆弱又残破。当一个人心里深深地觉得自己某个地方出了毛病,便会自然而然地试着将这种感觉合理化,或是为自己找个理由。每个遭受童年情感忽视的人,对于「究竟我哪里有毛病?」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其根据就是他们的童年回忆或是家庭情况。

有一次,我将八位受到童年情感忽视的女性安排在同一个治疗小组,希望她们可以互相帮助对方,去看清自己的父母如何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在情感上忽视了自己,并且就是这种忽视造成了她们目前的困境。一年以后,她们为某种将她们与这个小组连结的共同特色取了个名字,称之为「致命的缺陷」。

致命的缺陷并不是某种具体的缺陷,而是一种「真实的情感」。那是受到童年情感忽视的成年人,深埋在内心里的一种自我信念,因为这个信念,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觉得自己无法融入这个世界,或是不被别人所接受。他们把这样的感觉放在心里,用尽各种方式把它隐藏起来。致命的缺陷就像是一个胶囊,里头是受伤的内在小孩试图想要找到答案的声声呼喊:「究竟我哪里有毛病?」

受到童年情感忽视的人经常觉得他们必须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因为如果别人靠得太近,他们的缺陷就会暴露出来。对于某个人来说,他的缺陷可能是认为自己一点价值也没有。对于劳拉来说,那是一种秘密的羞耻感,她认为自己因为有感觉而成为软弱的人。对于诺艾儿而言,她的致命缺陷就是认为自己很笨。每个受到童年情感忽视的人都有自己的致命缺陷。接着让我们来看看凯莉的故事。

[案例38]害怕将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的凯莉

凯莉是家中三个孩子里的老么,有个大她六岁的哥哥和大她四岁的姊姊,父亲是柴油引擎技工,母亲是家庭主妇。她说她的父母只有高中学历,两个人都喜欢待在家里,意思就是他们一点也不爱冒险、不好奇、或是对这个世界有什么特别的兴趣。他们是善良单纯的人,脑袋里想的只有好好工作,把孩子养大。他们没有把世界想得太复杂,当然也不会去思考他们自己或是自己的孩子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样的感觉。

凯莉的母亲无视于凯莉和姊姊之间相差了四岁,对她们有着同样的要求。她把两个人打扮得差不多,给她们剪了同款发型;她们有着同样的就寝时间、同样多的自由,母亲还要求她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在一起。凯莉的姊姊觉得这很不公平,因此很讨厌凯莉,因为她扰乱了自己生活的每个面向。她们的母亲并没有把这对姊妹视为独立的个体,或是让她们觉得如此。母亲对待她们的方式,就好像她们是一个人的不同部分。凯莉在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困惑,不明白姊姊为什么这么讨厌她,但还是拚命地想要讨姊姊欢心。然而不管她怎么做,姊姊就是不理她。对于这种情况,她想到一个简单且孩子气的解释:「我就是不讨人喜欢。」

当凯莉上了中学(成年以后她才发现自己有过动症和学习障碍),开始在学习上出现问题,但她的父母并没有察觉。她拿了成绩单回家,上面都是C和D,妈妈的反应是:「好吧,没关系,但是你可以再努力一点。」从这样的反应,凯莉认为妈妈对自己没有太多期待,因为就智商来讲,她也没什么好努力的。由于妈妈没有进一步与她讨论课业的事、或是对她表达更高的期望,因此,她对自己产生了两个看法:她不讨人喜欢,而且她很笨。

当凯莉遇到一般的中学生都会遭遇的交友问题时,她也把这种简单的因果关系套用在上面。她在面对类似的事件时,都会这样解释:「如果大家开始了解我,他们就不会喜欢我了。」在她的生命中,每次和男朋友分手,或是在社交上遇到什么难题,这就是她的解释。

当我遇见凯莉时,她大概三十五岁左右。她发展出一种回避型的社交倾向,很少主动与人交际,并且觉得自己不管怎样都会被拒绝。凯莉让我在治疗过程中使尽了浑身解数,因为她很少会自发性地提供与自己有关的讯息。她对于闲聊相当在行,但是要她深入地讲一些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事情就变得非常困难。也因为她逃避谈论比较具体的东西,因而让别人觉得跟她在一起并不有趣。

凯莉觉得自己没有朋友,相当寂寞,这是因为她没有提供足够的讯息来与别人产生有意义的连结,于是她的友谊或关系经常缺乏继续下去的动力。她说她想要结婚、生小孩,但是只要对方和她之间遇到什么问题,她就会立刻放弃这段恋情,因为她假设对方和其他人一样,因为认识她,所以不喜欢她。在内心深处,她藏着一个没有与任何人分享过的秘密,小心翼翼地不让人知道,但是这个秘密却主宰着她的生命:「如果人们真的了解我,他们就不会喜欢我了。」这就是她的致命缺陷。

「极力想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征兆与信号:

·你害怕与人亲近。

·即使是对最好的朋友也没办法敞开心房。

·你认为自己不管在哪里都会遭到别人拒绝。

·你避免主动与人交朋友。

·你很难让一段对话继续下去。

·你觉得如果别人太亲近你,他们就会不喜欢你。

8. 无力滋养自己和别人

要说明什么是「滋养」,或许最好的说法是把它看成爱、关怀和帮助的组合。那些在情感上没有获得滋养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觉得要在情感上滋养其他人相当困难。如果你还记得案例33的戴维,因为他是家中七个孩子里面最小的,在童年时期受到父母忽视,以致长大后没有办法与其他人建立情感上的连结。让我们再进一步讨论他的案例。

[案例39]无法对人表达情感和爱的戴维

如之前提过的,戴维的父母都是努力工作的好人,总是为孩子着想,他们给了戴维一个温暖的家、舒适的衣服、充足的食物,满足他的一切物质所需。他的母亲是家庭主妇,几乎总是待在家里。在戴维的成长过程中,他「知道」父母都爱他,但是他并没有「感觉」到父母的爱。并不是他们故意不爱他,而是因为在他的家庭里,各种情感,不管是正面或是负面情感,都没有表达的空间。戴维在身体上得到很好的照顾,但是却没有获得情感的滋养。

身为一个成年人,戴维在参与治疗团体的时候,每次只要有人表达出强烈的情绪,他立刻就会变得畏缩。如果团体中有人因为某些事情而感到痛苦,戴维是一个能够提供实际、理性建议的专家,然而他在这么做的时候,几乎看不出他有任何情绪。他的意见都出自善意的考虑,但是他在给意见时完全不带任何感情。面对这样的风格,团体中的其他成员通常会对他表现出防卫性,也无法接受他的建议。

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如果你要给别人任何建议,最好是带着关心的感觉,这样别人比较能够接受。团体里的成员会感谢戴维实用的建议,但却不喜欢他冰冷的态度。戴维无法在情感上与其他成员连结,也害怕别人会在情感上与他连结、对他产生依赖。其他人的确有可能会仰赖他,而只要有人表现出需要他或是关心他的样子,他就会变得非常不自在。还记得戴维对自己的女儿有什么感觉吗?他讨厌自己的女儿,因为「她让他产生了在乎对方的感觉」。

就像同情心一样,滋养也是将人类聚集在一起的情感黏胶,是我们情感油箱里的燃料。对于健康的教养来说,这是不可或缺的;而在一段良好的婚姻关系当中,丈夫和妻子之间也必须有充分的相互滋养。如果孩提时代我们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滋养,我们就会吸收这样的养分,让它成为我们的一部分。长大以后,我们也会有能力在别人需要时为他们提供滋养,不管那是我们的父母、朋友、伴侣或是孩子。孩子就像海绵一样,他们会吸收父母的爱、关怀和帮助。一块远离水分的海绵会变得干枯,最后变得僵硬。同样的道理,一个孩子如果太远离爱、关怀和帮助,就会开始变得僵硬,并且把别人拒于门外,也无法接受滋养或是给予别人滋养。这就是发生在戴维身上的故事—他没有办法感觉或是表达他的爱。

「无力滋养自己和别人」的征兆与信号:

·人们有时会说,与你相处时有距离感,甚至觉得你很冷淡。

·有时别人会觉得你很傲慢。

·你经常觉得其他人太过情绪化。

·其他人会请你给他们实际的建议,而不是情感上的支持。

·如果有人在你面前哭泣,你会觉得很不自在。

·你觉得难过的时候哭出来很难为情,特别是在别人面前。

·你不喜欢真正被别人需要的感觉。

·你不喜欢需要别人的感觉。

9. 缺乏自我纪律

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必须将自我纪律运用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我们准时起床、冲澡、吃东西、运动、集中注意力、做杂务、存钱。透过规范,以及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期望,我们学着让自己着手去进行这些必要的日常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许多遭受童年情感忽视的人来说,行使所谓的自我纪律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我发现,受到情感忽视的人通常必须经过一番挣扎,才能让自己从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当中停下来,像是吃垃圾食物、过度消费、以及其他放纵的事情。反之,他们也没办法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像是家事、任务、工作或是运动。他们通常会说:「我真受不了自己,但我就是没办法开始。」

是的,我们所有人在某个程度上都有过这种挣扎,但是对于受到童年情感忽视的人来说,他们的挣扎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张力更为强烈。这样的挣扎成了他们这辈子的重要课题。那些受到童年情感忽视的人来找我进行心理治疗时,经常都会说自己漫不经心、懒惰、没有动机、或是不断拖延该做的事情。当他们提起自己的童年时,你会发现,尽管他们的父母为孩子付出很多,或是相当关爱孩子,但就是没有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以学习自律技巧的环境。举例来说,他们没有让孩子在出门玩之前做完功课,或是要求他们必须先做家务或是运动才能看电视。

每次父母建立、执行这些规则,并且明确地表达对孩子的期望,这些规则和期望便成了孩子行为准则当中的一部分,如此,孩子才能学会强迫自己去做一些枯燥的事。从另一方面来看,在情感上忽视孩子的父母,并不会阻止孩子吃太多垃圾食物,或是挥霍自己的金钱。当一个孩子被放任自行其是,他就会知道该怎么纵容自己。情感忽视通常都会造成自我放纵。

许多受到情感忽视的孩子都有着深爱他们的父母,为他们提供一切物质所需。但是就教养这个任务来说,另外一个重点就在于看见孩子的本质:不只是注意孩子擅长哪些事情,也要注意他们不擅长哪些事情,并且努力确保孩子可以处理这些事情。许多在情感上忽视孩子的父母都相当关心孩子,但是他们却没有在这些方面给孩子足够的约束。

[案例40]童年时期缺乏纪律和规范的威廉

年近四十岁时,威廉来找我进行心理治疗。他心里有一种感觉挥之不去,那就是他觉得自己应该要有更好的成就。他在一家非常著名的商学院拿到了企管硕士(MBA)文凭,二十几岁时也做了一些心理测验,证明他拥有相当高的智商。但是威廉做过的几份工作,对他而言都不具有挑战性,文凭根本就派不上用场,薪水也配不上他的能力。他最近遭到解雇,因为老板对他的表现不太满意。对于这点,他感到相当忧心。

不管是在工作上或是私生活当中,威廉在自我纪律这方面都有严重的问题。有时候他会整晚熬夜工作,结果隔天睡过头。他的太太抱怨他有时会忘了吃东西,也很少运动。尽管他真的很想努力把事情做好,但若要他去做一些困难、无聊或是不愉快的工作,他总是拖拖拉拉的。一旦他开始进行这些任务,他立刻又会想到有些其他更好玩的事情可以做,接着就去做别的事。他过去的雇主曾经对他说他的工作效率太差了,他也对自己低落的生产力感到非常挫败,开始对自己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很糟糕,老是拖延工作进度」、「我很懒」,还有,「我到底有什么毛病?」

威廉出生后没多久,他的父母就离婚了。他的父亲不曾参与过他的生活,他的母亲则因为是单亲妈妈,对他相当溺爱,他是她眼中的宝贝儿子,而威廉的确也是一个很棒的孩子。他聪明、讨人喜欢,而且从来不会惹麻烦。学校的老师们都喜欢他,他的成绩也很好。他的母亲告诉他,他是一个很棒的孩子,并且放任他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她必须做一份全职的工作来养活他们两人,而且她对威廉很放心,认为自己不需要给他太多监督。所以在威廉的成长过程中,他拥有相当多的自由和关爱,母亲不太监督他,也没有给他什么规范。他记得自己总是在最后一刻才开始写期末报告,常常书都没有念就去考试,国中和高中时整天都和朋友混在一起,直到深夜。他不需要做什么杂务或是家事,偶尔真的要做点什么事情的话,通常也相当轻松。他的母亲经常对他放宽标准,或是随便他。同样地,如果他偶尔在学业上表现失常,他的老师通常会放下疑虑,先往好的方面想,因为他是个聪明有礼貌、而且会为自己着想的好孩子。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或是认真做一件枯燥的事情,是他不太常会遇到的挑战。

你可能会想,这听起来像是很好玩的童年。是的,就许多方面来说是这样没错。不过问题在于,这样的童年没有为威廉做好准备,让他在成年以后可以应付成人世界的要求。在他最近的这份工作中,他必须跟客户合作,为客户完成案子。他必须知道客户想要什么,接着制订计划,并在截止日期之前把成果交给客户。在类似的案子里,他都必须负责协调工作,分配各个同仁的职责,确定所有的事情一起运作。威廉喜爱这份工作,以及这份工作所需要的创造力。不过,工作中必须协调各个元素和制订计划的部分,让他无聊得想哭。每次到了要写结案报告时,他就会开始拖延。他会错过截止日期,没多久老板就觉得有点受不了,因为他每次都这样,而他自己也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威廉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他也喜欢并且享受自己的工作。所以,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威廉的童年时期几乎没有任何需要挣扎的事情,如果生活中没有什么不愉快的要求出现,他都可以过得很好。成年以后,打个比方来说,威廉非常擅长毫无目标地挥洒自己的才能,但是只要老板要求工作成果,或是他必须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他就没有足够的自我纪律可以完成事情。

他的母亲采取了阻力最小的教养方式,轻易地屈从于威廉的要求,没有强迫、也没有规范,所以威廉对自己也是这么做。举例来说,威廉本来可以从家务中学到很多。如果他的母亲知道他在高中课业里没有遇到什么挑战,或许就可以帮他找个进阶的数学课程或是语言课程来上。如果家里有更多的规范,就能够帮助威廉将这些规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威廉因为柜子有没有擦干净而和母亲有了冲突,这也能教导他把事情完整做好的重要性,即便那是一个无聊、没有人会感谢他的工作。

威廉没有机会学习规范自己,或是学着去做那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因为他是个聪明英俊的孩子,以致旁人一直没有注意到他缺乏自我纪律这件事,一直到他成年以后进入职场。在职场里,事情就变得很清楚,他没有忍受无聊的能力、没有规范自己的能力、或是坚持不懈的能力,然而这些能力对每个成功的成年人来说都是必要条件。

「缺乏自我纪律」的征兆与信号:

·你觉得自己很懒惰。

·你做事经常拖拖拉拉。

·你很难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工作。

·你总是吃太多、喝太多、睡太多、或是花费太多。

·你受不了生活里枯燥的事情。

·你试图逃避日常的任务。

·因为完成的事情很少,你对自己感到生气。

·你的成就低于能力。

·你的自我纪律不足。

·你做事常常有些杂乱无章,即使你知道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童年   情感   都会   姊姊   特质   纪律   缺陷   父母   事情   母亲   自我   努力   能力   感觉   孩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