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个字,不仅是宇宙万物产生的真相,更是为人处世的3大法则…


这4个字,不仅是宇宙万物产生的真相,更是为人处世的3大法则…

空无才可以多有。你想要多有,就必须空无。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100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这4个字,不仅是宇宙万物产生的真相,更是为人处世的3大法则…

说到“无中生有”四个字,给人的感觉就是造谣、搬弄事非之类的贬义词。


其实,恰恰相反,它说出了宇宙的真相,可谓真理。


宇宙万物是怎么产生的?有人说是宇宙大爆炸后产生的,有人说万物是在逐渐演化中产生的。


而老子告诉我们,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归结一句话,就是无中生有


但是“无”和“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无”中怎么能生出“有”来呢?


老子所说的“无”,是一种什么状态,“有”代表什么含义?无和有的变化又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启示?


1

天地之间像风箱,人要有空杯心态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龠”,就是风箱。老子说天地之间就像一个风箱,风箱里面空空的,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无。


可是,只要风箱一动就会有风出来,所以有生于无,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


老子用“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来形容这个风箱,虽然里面空空虚虚的,看似什么都没有,可是却充满了无穷的能量。


“动而愈出”,只要拉动这个风箱,风就源源不断地进进出出。


老子又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冲”就是一个空的器皿,空的器皿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可以装所有的东西。


“用之或不盈”,意思就是怎么用,它都没有穷尽。道的本体是空虚的,可道的作用却是无穷的。


正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有什么具体的东西,能够代表中华文化吗?仔细想想,还真是无法找到。


正是什么都没有,才代表着什么都有。


其实,中华文化用四个字就讲完了,就是空无多有。


如果这个可以代表,那个也可以代表,就定形了。一定形,道就不动了,不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空无,才可以多有。你想要多有,就必须空无。


所以,“无”的作用远远超过“有”,无“就是什么都有,“有”就是只有这么一点点。“无”是无边无际,“有”是很有限的,迟早会用完。


可是我们人类很奇怪,认为“有”最紧,“无”却没什么用。我们总说自己很会选择,其实不然。


做人,我们都应该修炼“无”的“空杯心态”。


随时应变调整,放下执念,抛弃烦恼,把积极向善的念头做为底色,日新又新,就能揽获生活中多姿多彩的点滴。


这4个字,不仅是宇宙万物产生的真相,更是为人处世的3大法则…


2

道恍恍惚惚,人难得糊涂


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惟恍惟惚”,就是恍恍惚惚。道,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你想看却看不清楚,想摸却摸不着,想听也听不到。


道的这种状态,让我们马上就知道了,有跟无当中还有一部分叫做非有非无、又有又无。


好像无,又好像有;好像有,又好像无。它也虚也实。


虚跟实是两极,当中又虚又实,又像虚又像实,又像实又像虚,不可辨认。


因为眼睛的功能是有限的,耳朵的功能也是有限的,五官的感觉都是有限的,这就是人的局限性,没有办法法突破。


但是,不能因为你感觉不到就说它不存在。因为道不可辨认,所以老子说它惟恍惟惚,若有若无,好像这样,又好像那样。


就像妈妈肚子里面本来什么都没有,哪里有一生下来装个小孩的?可是后来她怀孕了,然后胎儿慢慢长大。如果她没有受孕,那怎么生也不生不出来。


道,也是一样的道理。说它没有,它明明有;说它有,可就是看不见它,但是看不见并不代表没有。


道之所以玄而又玄,就在于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


而现实社会中的很多事实,也使我们认识到,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说不清的,也有许多事情,是不说清楚更好的。


所以,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难得糊涂”。


所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事不必做尽,责人不必言尽,我们不能处处事非分明。


只有在合理的范围内,睁只眼闭只眼,于人方便,于己方便,才能处处生机,生生不息。


这4个字,不仅是宇宙万物产生的真相,更是为人处世的3大法则…


3

天地无私才长久,人无私才不朽


从古到今,道从来没有消失过,一直存在着,时刻不停留。它一直在做什么?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生成万物。


那生成万物又是什么?是一种历程,是一种活动,是无私的奉献。因为道是无私的奉献,所以它永远不会毁灭。


老实讲,我们现在很担心人类会不会毁灭,但天地是不会毁坏的。


天长地久的原因是什么?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因为天地从来不营其生,从来不谋自己的长生,所以能长且久。


风箱不会说,你鼓动风,我要留一点,我要收你一点税。你鼓多少它就出多少,你越鼓它出得就越多。


天地自己不定计划,不自谋长生,所以永远可以长生。


人就是想活得久,所以才活不久;人就是想生活得好,所以才累死自己。


因此,老子要我们杜外养内,破我执,破我见,做到无私无我。


做任何事,都要将心比心,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己不所欲勿施于人。


敬人者人恒敬之,无私反而成其私,一心一意为公为人,践行圣贤之路,才能顺天应人,被人们记在心中,成就不朽。


这4个字,不仅是宇宙万物产生的真相,更是为人处世的3大法则…

总之,天地在恍恍惚惚、惚惚恍恍,很微细、很玄妙的状态当中,开始从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进入到了有状之状、有物之象,直至产生万物。


这个变化就是宇宙生成万物的过程。


放眼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华民族的学问,叫做道学。


西方叫哲学,哲学跟道学不一样,因为道学里面含有哲学,又含有科学,还含有艺术,什么都有。


凡是很特殊、有形的都不会持久,凡是很固定的都不会变化,凡是很明显的很快就消失了,这就叫道。


所以,我们做人做事也应该参悟天地之道,注重“无”的状态,提升精神内涵,修养向善的品质。


以凭良心,立公心,先力行的理念来鞭策自己,才能做到天人合一,成人达己!


这4个字,不仅是宇宙万物产生的真相,更是为人处世的3大法则…

本文策划:贾欧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这4个字,不仅是宇宙万物产生的真相,更是为人处世的3大法则…

✪·好书推荐

曾教授详解道德经

迄今为止最易懂的道德经

曾仕强详解道德经全套为德经和道经共2本 ¥66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道德经   万物   宇宙   风箱   道学   无中生有   中华文化   器皿   无私   法则   老子   真相   哲学   状态   感觉   代表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