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才是教育好孩子最大的死敌,几乎每个父母都中招…


警惕!这才是教育好孩子最大的死敌,几乎每个父母都中招…

孩子做对了事情,一定要给他奖励;孩子做错了事情,绝对不能放过。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400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

警惕!这才是教育好孩子最大的死敌,几乎每个父母都中招…

现在,很多父母都存在过度纵容孩子的现象。


一方面因为尚未准备完妥,便匆匆忙忙当了父母;另一方面因为过分相信爱的教育,认为在精神方面要满足孩子爱的需求,在物质方面要尽力满足孩子的生理欲望。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爱之不当,足以害之,最终变成了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溺爱。


种种例子告诉我们:那些小时候受到父母纵容或溺爱的孩子,在家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固然逍遥自在。


但是一旦离开家庭,进入学校、社会以后,会出现诸多的不适应,甚至寸步难行,处处碰壁,最后受苦受难的仍然是孩子。


有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母亲抱怨:“我都不舍不得打我儿子的,老师凭什么打他?”其实就是因为她不打自己的儿子,老师才替她打她的儿子。


我们从来没有主张一定要体罚孩子,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父母把自己的孩子教导好,那么还需要老师动手吗?严重地说老师也不让打,那最后只有警察来打了。


与其警察打,不如老师打;与其老师打,不如父母自己打;与其父母自己打,不如谁也不用打。


把这个道理好好想一想,就知道正确爱孩子,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必要。


孩子需要亲情、友情、爱情甚至同情,但是更需要的是父母的正确教导。不恰当的溺爱,是教育好孩子的最大死敌。


那么,如何给予孩子恰如其分的爱,真正帮助孩子成长呢?


1

让孩子明白自由是有限的


父母不能放纵孩子,因为社会不会容许任何人放纵自己。父母不能给孩子完全的自由,因为社会上没有完全的自由。


父母最好让孩子明白:自由是建立在不自由的基础上的.


大家都遵守规定,看起来不自由,但正是因为这种不自由,大家才能够自由地生活。民主是大家做主,而不是自己就能够做主。


自由和民主,都应该求合理,不合理的自由和民主,不值得追求。


为小孩好,就要给他限制,父母只是一味地溺爱放纵,于是他带着不良习气出去可能就会被别人教训,最终害的是孩子。


所以,父母在家里就要给孩子相当的限制。


家是让小孩感觉到安全的地方,父母给他一些限制,他不会觉得是有恶意,但如果父母一直都放纵他,孩子走向社会后,外界给他限制时,他就认为所有人都对他有敌意。


做父母的还要告诉孩子,任谁都没有充分的自由,只有限制的自由。


比如,告诉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时,不能什么东西想拿就拿;一桌子人吃饭时,也不能什么好吃的上来,他都要第一个抢,即使是很想吃也要忍耐一下,然后先问问别人,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礼让”。


一个人到哪里都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


因此,从小我们就要训练孩子,不可以有太多的自由,要受到限制。


警惕!这才是教育好孩子最大的死敌,几乎每个父母都中招…


2

不能无条件满足孩子


有些父母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他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其实这是对“爱孩子”的另一个误解。


而且,事实上父母不可能事事都能满足孩子。


即使父母很有钱,能给孩子物质生活的满足,但是他长大后,自己赚不到这么多钱怎么办?


在精神上,父母样样都让孩子满意,但是他走出家庭后,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各式各样性格的人,没有人顺从他了怎么办?


所以,我们爱护孩子就是让他拥有应对各种不同的情况的能力,而不是无条件的满足。


孩子的欲望和要求,确实也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适当被满足,让他感觉自己值得被关心,被爱,但是父母要做到有限制的满足。


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逛超市的时候,父母要和孩子提前讲好,只准买一件喜欢的东西。


事前把数量、要求都限制规定好,具体选什么,那就由孩子自己来,不加以干涉。


这样有限制的满足,不仅能避免争端,掌握爱与限制的度,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让孩子感觉到更多珍贵的快乐,让他对每一次的选择都能认真对待,对每一次的收获都充满感恩。


警惕!这才是教育好孩子最大的死敌,几乎每个父母都中招…


3

用“爱的限制”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父母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不知道怎样对孩子说“不”,让孩子为所欲为,没有限制和管束。


从而变成溺爱,养成了孩子的诸多坏习惯。这也是破坏亲子关系的最大杀手。


父母应该明确的是,有损孩子的健康、安全,易让孩子养成不良性格和习惯的行为,尤其需要限制,不能一味纵容。


爱必须以限制来平衡,这样才是理智的爱。


有一位妈妈“限制”孩子的方法值得父母们借鉴。


她有一个女儿叫西西,早上起床很困难,晚上也不愿早睡,有时已经很晚了还想吃零食,睡前也不刷牙,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更是没有节制。


她只要一批评西西,西西就委屈甚至大哭,说妈妈不爱她。


于是,妈妈想到一个办法。她把西西叫过来一起商量生活的规则,商量的时候有不同的意见一定要提出,然后把约定好的规则记下来,确定了以后就要按照规则执行。


和妈妈一起商量规则,西西感到很新鲜,所以很愿意配合。随后母子间开始愉快地讨论,一起约定了每天起床、睡觉的时间;每周洗澡的次数;每天看电视的时长。


母女俩把这些规则写出来贴在墙上,妈妈还给西西制作了“小红花榜”作为奖励。


每个月得到一定数量的小红花,可以获得礼物。当西西得到第一个奖励时,比之前拿到任何礼物都高兴。


实际上,孩子在父母的关怀和爱护下,逐渐把外界的限制转变成自律,把父母的约束转变为自己对自己的约束,最后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原则、能屈能伸、自主自律的人。


4

坚持“善恶有报”的教育原则


父母在亲子教育中还要坚持一个共同原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一个人如果没有善恶终有报的信念,还相信什么呢?


孩子做对了事情,一定要给他奖励;孩子做错了事情,绝对不能放过。


有些父母,孩子做错了事情不但不加以教导,还给他奖励,这就是恶有善报。


父母都把这个因果关系整个扭曲了,叫孩子怎么树立他的价值观呢?


错误绝对不能轻易放过,这是为人父母共同的责任。不能以“爱”的名义,任由孩子错下去。


任何事情刚开始就加以注意,还比较容易解决。等到问题很严重了,谁都无能为力。


警惕!这才是教育好孩子最大的死敌,几乎每个父母都中招…

对孩子来说,父母之爱非常重要。


孩子从小就在这种爱中长大,必然是十分充实而健全的人。父母对于孩子的爱,表现在顺其自然地接受孩子的成长情况。


但是,顺其自然并不是听其自然。


孩子的潜能是先天带来的,但是生活态度和习惯却是后天培养的。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爱都要给予相当的限制,才叫作爱。


父母爱孩子最合理的方式是爱限兼施,既要懂得爱护孩子,也要明白限制孩子的重要性。


爱必有所限,才是为孩子负责的态度,也才能真正为孩子一生成长保驾护航!

警惕!这才是教育好孩子最大的死敌,几乎每个父母都中招…

本文内容:曾教授中国式教养汇编


✪·好书推荐

以古人的家教智慧

为现代家庭树立优良的家风精神

当代家庭教育必备读本

点击下图了解

中国式家风 ¥39.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父母   好孩子   家风   死敌   溺爱   中招   善恶   民主   儿子   事情   习惯   原则   规则   妈妈   老师   孩子   家庭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