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轻易就能成功,而你这么努力仍碌碌无为?


为什么别人轻易就能成功,而你这么努力仍碌碌无为?

不断地定位自己,持续地充实自己,阶段性地改变自己,乃是保持成功的不二法门。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600字,深度阅读需10分钟,受益终生|

为什么别人轻易就能成功,而你这么努力仍碌碌无为?

现在社会,人人都在追求成功。


成功,似乎是一种标志,象征我们努力的结果,表示我们一辈子没有白活。成功,又像是一种度量衡,评定我们在社会中的等级。


不管怎样,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人都需要不断琢磨,才能够获得成功。


然而,怎样琢磨呢?


这就需要分析,不但要知己知人,而且要知境、知机、阶段性调整,以掌握有利的情势,达到成功的境地,并保持长久成功。


换句话说,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一些成功的素质,而知境、知机、阶段性调整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这些具体都在讲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1

知境才有成功的信心


成功的人,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我们不一定要求顺境,因为面临困境,通常有助于培养处事待人的能力。


幸福的家庭,固然可以塑造成功的人。破碎的家庭背景,如果自己不断努力,同样可以获得成功。


当然,我们很难改变自己的家庭和学校。这里所说的“知境”,重点放在“寻找合适的工作环境”。


有人说学识丰富,能力也很好,却由于“入错行”而无法发挥自己的长处。


“行行出状元”,是指“入对行”以后,全心投入,竭尽所能的结果。


若是“入错行”,选错了工作环境,恐怕很不容易聚精会神去做,因而很难获得成功。


家长不要以自己既有的经验,强迫子女从事不称心的工作,老师要以探索的心情,帮助学生寻觅合乎自己的行业。


而我们自己,更应该以“个性和兴趣”,来寻求适合的职业。


知境就是了解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什么职业才适合自己的学识、才能、体格和个性,务使自己能够胜任愉快,不致抱怨或沮丧。


有些人为了面子,投入有面子的行业,却不管自己的性格是否相合,结果断送了成功的希望。


有些人好高自大,一下子就要找到高人一等的职业,因而屡遭拒绝,顿觉人间冷酷无情。


也有些人只问那一行业赚钱容易,就往那一行业跑,丝毫不考虑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弄得脸上失去笑容,始终提不起精神,根本不可能成功。


一个人踏入社会,必须处处谨慎,仔细观察周遭的环境,发现障碍与困难,寻找合乎自己的工作。


至于是不是真的找到,可以从自己的感觉来判断:


当自己精神饱满,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信心,不再怀疑是否走错了路,就可以确定已经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只要心存公诚、努力不懈,成功之门终会为你而打开!


为什么别人轻易就能成功,而你这么努力仍碌碌无为?

2

知机才能掌握良时


我们常说时也,命也。时机来了,成功有如神助。


所以,把握良机是大家共同的愿望,而能否如愿,却有赖各人“知机”的能力。


“机”的意思,指“动之微”,亦即“微渺难见的动机”或者“吉凶的先兆”。


任何事情到了相当明显的地步,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这时才要下手,恐怕已经迟了,来不及了。


如果在事情尚未显著,征兆刚刚出现的时候,就加以掌握,应该是最有利的时机。


吉凶原是无常,祸福就好像住在隔壁,如果预先警报系统装置良好,我们借着预警讯号,就能够趋吉避凶,化祸为福。可见微细的征兆,对成功十分重要。


所有事情,都有其连续性。我们早期注意到它的动向,就可以及时端正它的方向,使其导入正道,避免日后的纷歧。


知机便是在连续的程序上,找到因果关系,在“果”尚未明显出现之前,预先觉察可能的“因”,及时加以掌握和利导,以确保获得预期的果,才能奠定不败的良好根基。


人的成功失败,如果从原因看,追源溯本,往往由于一念之差,而导致失败的苦果。


同样一念之正,也就塑造了成功的甜美果实。


比如同样跳槽,其真正原因,只有当事人自己明白。为什么转业,其动机也唯有当事人自己清楚。


跳槽或转业的时机适当与否,需要当事人自己依据主、客观的条件,做一番省察与分析,然后才能正确地判断、决定。


这些必须考虑的因素,往往是人所不知而自己独知的。


自己能够在一念发动时,如有不善,马上把这不善的念头克制、打倒,不使潜伏在胸中,这种工夫就是“研机”“慎独”。


没有一个人是命里注定失败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机会。


问题是机会来临的时候,既不能见机,又缺乏研机的功夫,结果失之交臂,徒增怨责和叹息。


反过来说,若是培养研机的功夫,养成慎独的习惯,一切计划,所有行动,都力求切合正道。


既不自怨自艾,也不到处诉苦,却能够任劳任怨,静待好机会到来,立即牢牢把握,像这样的人,当然有成功的一天。


为什么别人轻易就能成功,而你这么努力仍碌碌无为?

3

最要紧在阶段性调整


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之后,会一直成功下去,似乎愈来愈成功。


而有些人却在成功之后,仅仅维持一段短暂的日子,便快速下坠,到达失败的深渊?


其实,成功不难,要维持长久的成功,那就十分不容易。主要关键在是否能做好阶段性的调整。


那么,如何做好阶段性调整?



多听多问多学习,自然博得大人的赞美。有些儿童在小学时期,多读、多听、多问,而且学业成绩表现优异,被父母、师长肯定为天才小学生。


长大之后,如果始终停留在多读、多听、多问、多表现的层次,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家就会讥讽“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指责这个人已经“江郎才尽”,没有什么指望了。



开始参与课外活动,逐渐培养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了解一些人际关系的奥妙。

那么,小时了了,到了中学时代,仍然可以被期许为“将来有出息”的年轻小伙子。



开始留心自己的仪表,用内心的改变来调整自己的面貌,依“相随心转”的法则来塑造新的面相,借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有些人不注意这一方面的塑造,以致毕业后找工作面试时,遭受很大的挫折。就算到法院按铃申告面试者有相貌歧视的不正当态度,恐怕也于事无补。



由于各方面都有相当优异的表现,因而获致初步的成功。具体的果实,就是得到上级的赏识,给予晋升的机会。


升上去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能力相当有限,很快就抵达不但不可能再向上爬升,眼前的工作也做不好的无能级。


于是自己承受重大的压力,变得灰心而沮丧;上级看在眼里,自是十分后悔,准备寻找适当时机,另觅高明取代。


原来一级一级往上爬,一方面要靠机会,一方面更需要有实力。


如何及时充电,具备更强的实力,才往上爬升,乃是维持长久成功的必要条件。


可见,阶段性的调整,无论在学识、能力、态度以及品德修养,都十分重要。


不断地定位自己,持续地充实自己,阶段性地改变自己,乃是保持成功的不二法门。


阶段性调整就是推动自己不断进步的计划。


阶段的划分,有大有小。


自我的调整,最好采取小阶段的方式。任何时候,都当做“现行阶段”,这时放眼未来,就是“下一阶段”。


换句话说,时时立足眼前,马上展望未来。常常自问:下一步我应该怎样充实自己?


自己和自己比,现在和过去比,未来又要和现在比。


这样推动自己,使自己日日新,又日新,便可持续成功,永不坠入失败的深渊。


总之,成功是没有捷径的,但成功是有迹可循,有方法可借鉴的。


必须一步一步,稳当地提升自我,外加用心细心,不断思虑精进。


路是人走出来的。然而,成功并没有高速公路,它是许多道路共同组合而成的道路网络。


最有效的方式,是耐心把这些道理,逐步用心去实践!

为什么别人轻易就能成功,而你这么努力仍碌碌无为?

本文内容:曾教授《赢在职场》汇编


✪·好书推荐

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

详解中国式职场十大内功

中国式职场修炼手册 |《赢在职场》(原为《如何在36岁前成功》 ¥36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小时了了   慎独   吉凶   法门   碌碌无为   阶段性   学识   当事人   时机   长久   努力   能力   环境   机会   社会   行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