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原来,人生最紧要的竟然是这2个字…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原来,人生最紧要的竟然是这2个字…

孔子告诉我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正是对《易经》贯穿始终的道德信仰的诠释。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3300字,深度阅读需13分钟,受益终生|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原来,人生最紧要的竟然是这2个字…

我们经常听到“以德为本”这句话,可真正理解其含义,做到修身立德却实属不易。


更可怕的是,如今在很多人看来,品德好也没什么用,并不能得到现实的好处,哪还管得了这么多,随心所欲便是。


其实,这是因为眼界和境界浅薄。一旦遭遇不幸,便会怨天尤人,犹如一叶障目,始终让自己身陷迷惑,看不到真实的情况。


儒学大家朱熹说:“德者,得也”。


事实上,真正有德的人,不仅能得到现实诸多好处,而且会荫及子孙后代。


反之,就如《易经》里所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所以,真正悟透人生,圆通顺遂的人,品德都非常高尚。


能力决定你能走多快,而人品决定你能走多远。


可以说,人生最紧要的不过修德二字。


问题是如何修德呢?


《易经》中有“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卦,被孔子称为九大“修德”之卦。


研习其中的道理并在日常生活应用,就能修养自己的德行,使自己的人生道路变得更加光明顺畅。


1

履 卦

遵循伦理,懂礼让,知进退


履卦说: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上面有天,告诉我们,天地是存在的,不用害怕。下面有泽,告诉我们,水分是足够的,万物都可以得到滋润。


履卦的卦象是兑下乾上,上面有天,下面有泽,把雨存在那里,使万物能使用,这才合乎天理,合乎自然的规律。


有上有下,天在上,泽在下,这是天理,如果天跟泽换过来,就是把履卦上下卦颠倒,那就变夬卦了,意思就截然不同了。


可见,人是没有办法平等的。既然有大小就有上下,这就叫伦理。


伦理不是不平等。好多人没有搞清楚,平等其实是指人格平等,一个人再怎么坏,也是个人,我们不能不把他当人来看待。


但是每个人在社会中有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职责,有不同的责任,毕竟还是有上下的。


“定民志”,就是让所有的人都了解这就是天理,这就是我们各安其分的表现,然后大家就不会互相干扰,更不会没大没小,搞得天下大乱。


如果大家不讲伦理,没大没小,那还不如干脆过穷日子算了。有了钱以后再不讲礼,就叫做富而无礼,那这个社会就完蛋了。


所以,整个履卦中我们体会到四个字,富而有礼。可是富而有礼是很难的。


一个人没有钱的时候,规规矩矩,实实在在,说话有信用,比较容易。


有了钱以后就不一样了,讲话声音大了,态度蛮横了,到哪里都要享受特权——大爷有的是钱!这就叫做非礼!


我们今天通常讲非礼,是指男的对女的,女的对男的进行骚扰。


其实,没有礼貌就叫非礼,就是失礼。失礼后面的危机是我们看不到的。


履者礼也,知礼而立,是实践天道的前提,也是在竞争中自我保护的重要原则。


孔子告诉我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正是对《易经》贯穿始终的道德信仰的诠释。


我们每个人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懂礼让,知进退,这是履卦给我们的更深层的启示。


2

谦 卦

满招损,谦受益,做谦谦君子


谦卦说: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póu)多益寡,称物平施。


“地中有山”,地里面怎么会有山呢?这种状况我们肉眼永远也看不到,可见这是想象的。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原来,人生最紧要的竟然是这2个字…


它所表达的是说一个各方面都很了不起的人,能够委屈自己,是很难的,是非常不容易的。


谦卦是分两段的,下面叫做艮谦,上面叫做坤谦,所以说谦谦君子。


一个人能将很伟大的自我感觉放在心里,而表现得很谦虚,这就叫做艮谦。


比较而言,艮谦比较容易做到。


一个人根本忘记了自己有什么伟大之处,自觉平凡,他的伟大是别人看出来的,他就到了坤谦的境界。


坤谦是很难做到的。


看到地中有山的谦的卦象,“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裒多”就是减少多的,“益寡”就是增益少的。


为什么长期以来我们都很喜欢侠义精神?其实这也是从谦卦里面得到的启发,减少多的人所拥有的,增加给少的人。


“称物平施”,“称”就是权衡、衡量的意思;“称物平施”就是说好好衡量一下每件事情,我们就知道要比较公平地去施与,让大家都过好的日子。


所以,我们要记住,不是每个人一律平等,就叫平等,就像泰卦说“无平不陂”。


《易经》中所讲的“平”,其实都含有不平的成分在里面,不平才是平,真正的平反而不平,这种话要用《易经》的思维才有办法理解。


我们要记住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只要一个人谦虚,人家就算不照顾他,最起码不会把他当敌人,不会打击他,他就得到很多的好处。


一个人很自满,觉得自己很有信心,往往不会得到好处。


今天很多人喜欢讲“我充满了信心”,我们从《易经》的角度来看,那是没有好处的。


3

复 卦

顺时而动,顺势而为,不盲目乱变


复卦说: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复卦五阴爻一阳爻,初生的唯一一阳,很微弱,不容易保存,所以要好好珍惜它。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原来,人生最紧要的竟然是这2个字…


我们再回想一下:剥卦五阴逼迫一阳,这个阳是抵挡不住的。


既然如此,在这么困苦的环境中要保存硕果、精华,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复卦上九的最高位置收敛到初九的最低位置,这样才有机会重生。


这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有机会,就会随风而散。只要碰到土地,就会扎根发芽,又从土地里面钻出来。这就叫做复。


“雷在地中”,寓意尚未打响的雷,它只是作为一股能量蜷缩在地下。


老实讲,如果有一点能量就爆发出来,那能量就很不容易聚合。


为什么妈妈刚刚怀胎的时候,要叫她安静,不要动了胎气?就是因为刚刚成形的一阳很微弱,一旦乱动,就很容易流产。


“先王以至日闭关”,“先王”就是古代的那些主政的人。“至日”就是冬至日。他明白,冬至这一天就是一阳来复,因此要闭关。


闭关就是全民都休养,不要工作。“商旅不行”,所有经商之人,也不能开门营业。“后不省方”,意即所有的地方首长都不能去省察,不要去扰民。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主政者深知,微弱的一阳要加倍呵护,要爱护处于最柔弱状态的百姓,才会有来年美好的春天。


其实现在我们的农历春节原本也是这个意思,即让百姓们养精蓄锐,以待来年的春生。


可是现在也渐渐地失去了本意,搞太多的花样,最后弄得自己精疲力竭。这就是逆道而行了。


万物之所以生生不息,在于阴阳两气的交替,并且天地知道保护微弱的希望和弱小的力量。


但是我们人类因为世俗的诱惑,很容易弄得自己无路可走。复卦一阳承五阴,是非常困难的。


它告诉我们,看到复兴的希望时,不能急于求成,而要把握时机,顺势而行.


如此经过一定周期后,自然便会改过迁善。


4

恒 卦

持经达变,有合理变化,才能恒久


恒卦说: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雷跟风,就是雷鸣风至的意思。雷一响,风就来了,而且恒常是这样子。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原来,人生最紧要的竟然是这2个字…


“君子以立不易方”,不易就是不变的意思,方就是方针、道理,立就是树立。


君子看到恒的卦象,树立了一个不变的恒久的道理,就是变当中要有不变,不变当中要有变。


这也是我们一再说的持经达变,叫做有所变,有所不变。


比如太阳东升西落,潮涨潮落,月圆月缺,我们看到的始终就是这个样子。那它们是不是真的没有变化呢?当然不是。


昨天下雨,今天也下雨,但是这两天下雨的情况却是不一样的。每年都有春天,但是每年春天的景象也不一样。


这样有所变,有所不变,才叫会变。人也是如此。


所以说长期以来,我们对“恒”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认知,就是要很稳,不能动,不能变,才叫恒。这种理解是不对的。


因为没有变化,大家就会厌倦,一旦厌倦,就不可能恒久。因而要想长久,就必须要有合理的变化。


恒卦的上卦为震为雷,下卦为巽为风,打雷是动,风也是动,可见它们两个都是动的。这就告诉我们,要动才能恒。


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办法恒久,这是恒卦的一个重点。


记住,一定是常常变动,才能保持恒久,婚姻、事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人生百年,短暂而珍贵,浮华撩眼,纸醉金迷终归一梦,只有修德才是最重要,最真实的。


厚德能载物,一个人能担当大任,叱咤风云,功成名就,所有福运都来自他的好品德。


履卦告诉我们,依礼而行,进退有度,受人尊敬。


谦卦告诉我们,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复卦告诉我们,一阳来复,为所当为,生机无限。


恒卦告诉我们,持经达变,有所变有所不变,方能永恒长久。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一颗有德之心。


人活一辈子,不可能尽善尽美,什么都可以少,唯独不能少品德。


心善之人有好报,有德之人必有福!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原来,人生最紧要的竟然是这2个字…

本文策划:贾欧本文内容:曾教授《易经的智慧》汇编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原来,人生最紧要的竟然是这2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易经   灾殃   谦受益   满招损   孔子   非礼勿视   人生   先王   谦谦君子   天理   紧要   品德   微弱   伦理   君子   平等   好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