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优异的孩子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帮孩子早一点找到自己的赛道

成绩优异的孩子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帮孩子早一点找到自己的赛道

文|吕静贤

01

一个职业规划师讲起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的主人公,竟是自己的同学,也是当年自己和许多女生都仰慕、钦佩不已的男神、学霸。

当年,这个被许多同龄人羡慕、仰望的同学,前途看起来是一片光明:

985大学热门专业毕业。毕业第一年,进入某知名外企,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

这样的道路看起来多顺畅啊!身边每个认识他的人,都觉得这个男孩将来一定是个有出息、出人头地的人,前程必将灿烂无比。

包括这位职业规划师。

但,现实却是,十年后的偶遇竟是:该男生一脸落魄与茫然,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发展,何去何从不知所措,而找上该职业规划师来做职业咨询。

通过深入地交流,规划师了解到该男生这么多年职场上兜兜转转、没有打好拿到手的一手好牌的核心原因就是:从没好好想过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

第一份工作,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看起来不错、适合自己;

接着因为在工作中不堪忍受领导的严苛,而选择裸辞考研;

而考研并没想象中的那样顺利,第一次考差几分没考上,而这时家人对他辞职的指责、埋怨与担忧也此起彼伏;

好吧,为了证明自己到哪里都行,又开始了几年的考公之路;

终于如己所愿,考上了。却干了几个月,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

于是又选择出国留学读研;

学完之后回来,发现还是找不到适合自己而又心仪的工作……

怎么办?一筹莫展。不得已选择职业规划咨询。

当年倾慕他的老同学,也没想到,多年未见,见面竟是以这种方式。

02

职业规划师不禁直唏嘘:

没有想好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就让一个原本十分优秀、出类拔萃,前途看起来一片大好的潜力股,走到眼前这种看似山穷水尽,而且也辜负自己拿到一手好牌的境地。

而这种现象,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可以说,我们身边很多人,都犯了这样的错误:

在努力、求知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想过“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到底要去向何方”这个做每件事之前,应最先考虑到的问题。

我们总以为只要努力、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为自己创造出美好的将来。

所以,我们一味地埋头努力,挥洒汗水。

但,现实往往不尽如意,正所谓“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于是在不断地调整、改变中,我们要不耽误了太多的时间,要不精疲力尽却依然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曙光,从而陷入迷茫、失意的沼泽。

许多人,在经历现实挫折的打击后,要不彻底地放弃,安心地随波逐流,安心地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走完一生;

要不不得已,重新回到最初始的地方,问自己: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现在离我想要的还有多远?就如前面那个被现实所迫、不得不做职业规划咨询,来重新出发的优秀男生。

——现实中,我们很多此时正在努力的人,最后都走到这两种结果。

只有极少数人很早、很小的时候就自己知道,或被身边人安排,将来、一辈子要走什么道路了。

那些极早知道自己将来走什么样道路的人,是幸运的。当许多同龄人还在碌碌无为,对自己将来该做什么一片茫然的时候,他们已上路很久,已成为所选领域的熟手,甚至已开始质的突破,成为该领域的大家、权威。

――尤其是那些自己主动选择的人。

而我们学校里的大多数学生,我们父母身边尽一切出钱、出时间、出精力培养的孩子,很多都是直到就业,甚至就业多年,都不知道、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也最终只能走上为生计奔波、为赚钱养家糊口绞尽脑汁的道路。幸运点的,就是进入一家待遇不错的单位,开始一眼望到头的职业生涯,坐等退休。

这既是宿命,也是结果――因为我们从小到大,从没好好想过自己学习、努力的具体方向啊!一句笼统的“好前程”就涵盖一切,就可以轻易地放弃必要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是我们家庭、学校教育最失败的地方。

03

与前文中那个学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学渣的成功人生――他,就是周杰伦。

他学业从小就很差,换句话来说,就是个典型的学渣。上普通中学的可能几乎为0。

但他有一技之长,那就是弹钢琴。

所以,当淡江中学开设了第一届音乐班,周杰伦靠着他的音乐底子考上了,主修钢琴,副修大提琴。

因为弹得一手好钢琴,本为学渣的周杰伦竟成为校园的风云人物。

周杰伦在央视《开讲啦》的演讲《你可以不平凡》中说道:

“一技之长比学历更重要” 。

他在演讲中分享了他的音乐经历:

“感谢父母让我学琴”“学历不一定能决定未来,但一技之长或许能打开一扇门! ”

他举例道:

“方文山也才读过小学而已,不过,他写的东西,却能够到教材里面……”

这一技之长,陪周杰伦越走越远。带给周杰伦的不仅仅只是进入学校,和适应社会的通行证;而且也让他找到了自己人生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最专注的领域,从而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

04

为什么在学校学业优异、各方面都出色,而且考上理想院校和热门专业的学霸,却与在学校里读书成绩不好、仅仅只有一技之长的学渣,出来社会后有如此大的差异?

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也不为过:一个毕业近十年,却还在求职路上茫目地乱撞,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成长和积累的青春时光;而另一个早早地在某一领域崭露头角,经过必需的时间的修炼,现在已是该领域的权威,家喻户晓。

是什么令两者的差距那么大?

我想:

这绝不是当前众多家长和大部分学生紧紧盯住的学习成绩的原因。

而是,是否能早一点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的问题。

因为,成绩只是一个敲门砖,要想适应社会,在社会上立足,甚至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某一专业的佼佼者甚至权威,就离不开一开始就有清晰的发展定位,明确的目标方向,然后才是勤奋而持之以恒、专注的努力。

我们大多数人,都弄错了顺序,忽略了思考,把注意力一味地放在行动上。遇到障碍或挫折,就换条路去走,鲜少有人停下来去好好地思考一下:我该怎么走?我的目标和方向到底是什么?不到万不得已,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是绝不会好好去想想的。

这也是我们家庭和学校常见的灌输式教育的恶果:培养出一批只会埋头苦读,而不懂也缺乏必要思考的学习机器。

所以要想帮助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上走得顺畅,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就务必早一点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人生赛道。

因为每个人的天分和擅长的领域都不同,早一点找到,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蹉跎和兜兜转转,从而过好自己的人生与生活,而且也不辜负这上天赐予的属于自己的优势与才干。

而且,人生有限。早一点知道,早一点投入,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从而不辜负自己和自己的人生。

05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曾经说过:

我很早就体悟到,打开门,走出去,是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你们昨天打开门,知道要来这里。我们开车上高速公路,是知道自己要去的目的地。而人生这麽大的旅程,99%人却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是什么。厉害的人很早就非常确定他们的目的地,然后一心朝向那个地方走。

他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从十五岁开始就专心地去画漫画,成为了漫画界的佼佼者,也是出版漫画书最多的漫画家。

被股神巴菲特的儿子誉为“No.1”,而其父亲“只排在他第二位”的查理芒格,在加大毕业典礼演讲中对年轻人的16条提议,其中一条就是:

做最感兴趣的事,做非常勤奋的人 。

因为:

“你可以强迫自己把许多事情做得相当好,但你无法将你没有强烈兴趣的事情做得非常出色。”

专心致志做自己擅长、感兴趣的事,是拉开自己与他人距离,也是一个人能在某一行业脱颖而出,甚至独树一帜、建立起个人品牌的必经之路。

所以,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出人头地,能学有所成,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早帮孩子找到属于他自己的人生赛道。

06

曾经有一段时间,网上总是充斥关于快乐教育的争执。一方认为孩子就应该像个孩子,不要给孩子过多的课业负担;而另一方则认为,孩子现在不好好读书、不辛苦,以后就会很辛苦,有得苦吃。

而我以为,课程、作业多不多,不是讨论教育的核心与关键。

讨论教育的核心与关键是:能否唤起孩子学习、成长的动力,使他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去主动地努力与学习。

――这才是讨论教育的核心与关键。

当一个人能尽早找到自己所喜欢、所擅长的领域,并自由而忘我、乐此不疲地投入时,那就是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不辜负自己生命和天份的开始。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的作者,也是培养出身边许多优秀孩子的斯宾塞,在他的书中写道:

“有时候,我是真心感谢上帝,因为他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各个领域中的有用之才,所以赋予他们不同的天赋。可惜的是,对于这一点,父母或老师常常忽视了,反而因此使孩子们不快乐。”

这,其实就是所谓快乐教育的实质。

而这又何止是快乐教育啊,这也是快乐人生、有价值的人生的起点。

希望我们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帮孩子早一点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赛道,从而不辜负自己的天份和人生。

——这,也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和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斯宾塞   赛道   早一点   孩子   周杰伦   优异   将来   合适   道路   父母   现实   成绩   身边   领域   努力   职业   人生   快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