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最要紧的,不是富贵荣禄,而是这一样大部分人都在白白浪费


人活着最要紧的,不是富贵荣禄,而是这一样大部分人都在白白浪费

孔子在伏羲、周文王的基础上,发扬《易经》精神,悟出四个字:叫作理良心。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200字,深度阅读需8分钟,受益终生|

人活着最要紧的,不是富贵荣禄,而是这一样大部分人都在白白浪费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


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其伟大的思想魅力。


曾仕强教授曾说:《论语》是学做人做事的必读经典。因为几千年来,人性从未改变。这也是《论语》经久不衰,永远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原因。


今天,我们分享曾教授讲授《论语》的11句箴言隽语,致敬教授正本清源的智慧解读,愿你有所得。


1、《论语》正是孔子为老天代言的范本。

我们要提醒大家,《论语》第一篇《学而篇》应该正名为“学天篇”。


“学天篇”是说,做人,不管职位高低,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向大自然学习。人既然不能离开大自然,就必须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去找到做人做事的方向。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才可以理解孔子为什么总是述而不作。其实述而不作,准确应该是述天不作。


意思是,孔子只是老老实实地把天所垂之象引申、推广,他没有任何自己的创作。如果孔子自己有所创造,他早就被后人超越了。


2、什么叫《论语》?论那个言字旁换成车字旁,就是车轮的“轮”字。

《论语》就是用嘴巴讲的轮子,它有两个意义:


一、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法则。不读《论语》,怎么懂得如何做人做事?


二、是以身作则的最佳榜样。要以什么作则,把《论语》拿来看,照《论语》去做,就以身作则了。


3、孔子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把“时”提出来了。

人活着什么最要紧?时间最要紧。钱并不是最重要的,钱少点儿没关系,富贵地位也没关系,最怕的是没有时间。


所以从现在开始,绝对不能说“我没有时间了”,老天一听到信息就知道你命该绝了,就把你收回去了,要说“我很忙,时间不够用”,老天一听就让你多活五年。


时才是一。任何事情,“时”一到,如果不出手就错过时机,后悔也没有用;“时”未到,做了也是白费力气,还不如安安静静地休养。


人活着最要紧的,不是富贵荣禄,而是这一样大部分人都在白白浪费


4、孔子的话是随时在变的,不要以为孔子的话就是圣旨。

比如有些人说孔子很少讲占卜,其实不是。孔子碰到年轻的学生不会跟他讲,因为讲了他也不懂。但是如果碰到那些比较有生活经验,比较老道能够听懂的人,也会跟他讲占卜。


大家不要把孔子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当成不能更改的定律。说什么就是这样,没得商量之类的话,没有这回事,它是有弹性的。


所以,你学了孔子的话,先把它们放在脑海里面,然后碰到事情的时候再把它打开,参照当时的状况,自己做好调整。


5、孔子的基本主张,是《论语·微子篇》所说的“无可无不可”。

很多人认为这是“乡愿”,和事佬,甚至圆滑世故,左右逢源,谁都不得罪。圣人会这么肤浅吗?


孔子说的“无可无不可”,并不是见风转舵,脚踏两只船。随时见利忘义,投机取巧,绝对不是孔子所愿意见到的行为。


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说一切事物,不一定有固定的可或不可,最好用合理来加以衡量,才能判定此时此地的可或不可。


换句说,应该可的时候,一定要可。不应该可的时候,一定要不可。这个判断标准就是遵守自然规律,一切以合理为准,随机应变。


人活着最要紧的,不是富贵荣禄,而是这一样大部分人都在白白浪费


6、孔子的思想,以仁为中心。

孔子的道、德、仁、义、礼五大中心思想,在《论语》中说的次数最多的,便是“仁”。


仁在《论语》中所占的分量很大,可以说《论语》是一部仁学。但是孔子并不看重字义的界定,专在“仁”的意义上面做文章。


他所重视的,是在道德实践上,勉励大家透过实践“仁”的工夫,来亲自领悟“仁”在具体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产生的效果。


仁必须合义,义便是公正合理,所以爱人爱得公正,厌恶人也要厌恶得合理。公正无私的好恶,便是仁者。


7、做人第一步先做君子,然后你才能做大人。

《论语》里面“君子”出现得非常多。做人第一步先做君子,然后你才能做大人。没有君子,你根本不可能做大人。


君子是基础,他的基本条件就是以德为本。


因此,我们的教育就应该非常重视做人、做事基本态度的培养,而不是教他多少知识。


因为品德良好,才能越大越受人欢迎。品德欠佳,才能愈大愈危险。


8、求人不如求己。

人生于天地之中,如何与万物共处,才能获得安宁?


孔子提示我们一个思虑的方向:反求诸己。


意思是不要向外求,因为求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求人人不理,不如反过来求自己。因为自己的事情,当然自己要负起完全的责任,怎么能够推给别人?


9、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改变。

我们中华民族的学问是自上而下的,古代圣贤已经把现在以及未来的事情都讲清楚了,我们只需要以此为典范,认真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可以了。


冷静下来,细心思虑,用心体悟,其实《论语》它并不是我们记忆中所说的家常便饭,它实实在在,是孔门论道的结语所集结成书的人生宝典,而且大部分都是针对人性而发。


由于一切一切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改变,这也是现代人重读《论语》的意义之所在。


人活着最要紧的,不是富贵荣禄,而是这一样大部分人都在白白浪费


10、做人,终其一生,都要全心全意致力于四个字:天人合德。

孔子为什么叫集大成,就是因为到了他,已经把所有话都讲完了。


孔子在伏羲、周文王的基础上,发扬《易经》精神,悟出四个字:叫作天理良心。


天理是天,良心是人,所以天人合一,天理跟人心一配合起来,就叫伦理道德,就叫天人合德。


这不仅是我们为人处世的行事规则,更是我们一生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和人生价值。


11、儒家带给我们最大的是心灵保障。

很多人认为,儒家思想对人束缚太重,绑得太死,那样做人太辛苦,其实错了。


儒家带给我们最大的是心灵保障。只要照孔子的话一步一步去走,什么时候死都不必在乎,都会心安理得,这才最了不起,而且只要用心,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得到。


孔子学说的重心在“人”,并不在“神”,所以不重视宗教,而重视做人的道德修养。


孔子学说的精神在“行”,而不在“说”。所以读《论语》,最好把论语的道理,实践于日常生活之中。


只有真正做一个论语人,才是确实了解《论语》的人。


本文内容:曾教授箴言汇编

论语的生活智慧(修订版) ¥57.6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易经   儒家   述而不作   论语   孔子   富贵   以身作则   无可无不可   箴言   天人   君子   要紧   大自然   人性   教授   事情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