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流生涯一一前言

作者 吕东平

盲流生涯一一前言

闯东北潮流自古有之,一直延袭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据历史记载:自 1644 至 1667 年,清朝廷颁 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以来,山东移民东北者甚多,清代山东移往 东北的流民约在七百万至八百万人之间。进入民国时期到建国以前, 历年入关人数,至少也在 20 万人以上,不少年份超过百万。平均每 年 48 万人之多,总数超过 1830 万,除去回返的人员,留住东北的 山东人就达到 792 万之多。再加上其他省份的闯关东人数,其规模 之大,已可想而知。这是资料记载,无需考证。建国以后的我有清晰记忆。开始称闯关东,后又称闯外,闯东北。五十年代后期至四清文革期间称“盲流”。 这个称谓是官方所赐,因当时严禁农民到外地务工,并在全国各地设了“盲目流入人员收容遣送站”而得名。“盲 流”的称谓,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革开放后,北燕南飞,允许进城打工,不再抓“盲 流”了,但也很少有人再闯东北了!东北的满族人其实并不多,大部分人的祖籍都是关里人,尤其山 东最多。为什么祖籍大部分是关内各省?这要从几方面阐述: 一、闯东北之潮 ,源远流长1. 自清朝以来,山东等关内多省,本来就人多地少,稍遇荒年,更是饥寒交迫,食不果腹。迫使无数灾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于是来 到了土地广袤而人口稀少的东北。从此落户扎根,维持生计,一代一代繁衍生息,成为了东北人。 2.闯外谋生的传统一直沿袭下来,到建国后也是,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尽管改革开放后,有很多返回老家的,但在东 北扎根安家的还是占绝大多数。这是主流人群,但并不是全部的。二、国家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移民开垦北 大荒。1:为了开发边疆资源,1955年至1960年,由国务院农垦部、内务部、劳动部等部门统一组织了支援边疆垦荒活动。山东省为重点支边省份之一。六年中只山东全省70多个县市共迁出110多万人。大部分迁到东北,国家给予安家费和经济补偿。2: 1958 年3~5月间,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包括机关、部队、军事院校的转业军人,从全国各地向黑龙江省进发。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投入到垦区开发建设事业中。包括家属也是国 家安置过来的,这又是一项国家的战略部署。3:建国后,大批服刑和劳教人员被迁到北大荒,组成了若干劳 改农场。他们改造期满后,直接就地落户就业。以上这几项迁移,原本人数已是很多。但他们安家落户后,因饥 荒而投奔他们,或以其它原因来谋求落户而投奔他们的亲属,一波又一波,源源不断潮涌而来。 或早已多于原迁移人数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4.知青上山下乡时,在特定时期增加了东北的人数,但很短暂, 后已大部返城,结婚成家留在东北的人不多。三、因战争,各类运动,以及“以级斗争为纲”,“计划生育是基 本国策”等方针,致使大批人员流入了东北。1.朝鲜战争爆发时,国家从朝鲜撤侨,国家根据侨民意愿,大部分没回老家而由国家给安排在东北落户。那些侨民本来也是先闯外到了东北,后到朝鲜的,也都是山东等省的关内人。土改运动前后,不同阶级的人,因各种不同的原因和各自的利害关系,也有不少人迁到了东北而安居谋生的。 2:三年大饥荒时期,民不聊生,饿死者不计其数。为了吃饭活命,有一大批人偷跑到东北。当时我看到与我同龄的少年,有让亲属带到东 北的,我很羡慕。3:四清文革时期,尤其农业学大寨,大搞水利,深翻土地等运 动,老百姓的劳动几乎不分昼夜,很多男女青壮年人,因劳累跑到东北。 也有很多年轻未婚妇女以找对象的方式来到东北。4.出身于“地富反坏右......”等多类被管制家庭的子女和孙子 女,已长大成人,这些人被命名为“可教育好的子女”,除干活挣工分外,不能当兵,不让考学,不被招工,连村里的民办老师,会计等 也不准录用,被人歧视。男的找不上媳妇,没人敢嫁;女的找不到丈 夫,没人愿娶。眼看着这个人群被和平消失,濒临灭亡。他们幻想生 命的延续,这个人群很大部分流到东北。5.最后一批就是为了躲避计划生育的“游击队”了。他们为了躲避强制节育,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躲到深山老林,有的通过关系到农村或农场托人落 下户。我在迟暮之年,尤其感慨当今黄金时代的来之不易。趁夕阳余辉,简述了几代人闯东北之艰难困苦,回忆了多采的童年及少年时代的生活。重点写下了我们开荒建屯的“盲流生涯”。让后人了解特殊年代的真实历史。我们的开荒建屯,和当地大队分队,拨物资钱粮,拨生产机械,实行公费建点的不同。我们是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在找不到活干,落不下户的前提下,争取了外援,实施了大胆的创举。当时在全省乃至全国也许尚属首例, 我就是当年开荒建屯的组织者和领头人。一个时代一种称谓,一种称谓一种待遇。现在称呼农民工或者进 城务工人员,国家不但给了合法的地位并予以支持关照。到哪里再已不受打骂拘禁,不被收容遣返了,有活干,有饭吃,有人权,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古往今来,同是一类人,在不同时代都付出了艰苦的劳动,都为 国家城乡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不同时代给予了不同的称谓,享受的社 会地位,人格尊严以及生活待遇等诸方面,却是天壤之别。70 年代闯东北,已经不像 50 年代和 60 年代初,被称为“山东客人”。尽管东北的人还是不够用,但省与省之间互有约定,不准给来东北找活干的关内农民落户。唯一能收留的就是东北各地设的“盲目流入人员收容遣送站”,这是盲流们的地狱。那年代,不管在工地干活的,车站下车的,候车室候车的,大街上走路的,旅店住宿的,甚至到亲戚家串门的。不管任何地方,官方经常夜间突然查户口。一旦被发现没有当地户口和原户籍地的投亲证明,就被抓进收容站去劳动。享受着吃不饱,睡不好,皮鞭之下苦役待遇。劳动一个月左右,挣够路费,再被看押遣送回原籍,好似囚犯一样。若错过分粮时节,不给粮食吃,还得干重活,开会点名批斗。直到第二年秋后再到分粮食时节,才能分到口粮。到了 70 年代初期,这种现象越演越烈,关内各省劳动力大量涌入。不管是车站,饭店随处可见,路上更是成群结队。一方面工厂、 农村、农场、矿山、林区都严重缺乏劳动力;另一方面,政策上不允许农民脱离家乡的大帮哄,故东北也不能收留。大批的劳动力东躲西藏, 流浪乞讨。由此而形成的生产力供需矛盾和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 急需出台一项缓解矛盾,维护安定的方针政策。一九七四年,内蒙,黑龙江等边远地区,开始允许集体分队,开荒建 屯,由各县计委和成立的开荒指挥部具体负责。其中嫩江县也允许人口多的老屯子分队,到边远地区由大队拨款 拨物资,带车马拖拉机开荒建点。这年二月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农林部部长沙枫,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郭凤莲,都来过北大荒。他们在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 刘光涛,省委书记张林池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等很多地方,同时做了很多的指示。据说陈永贵看到这么多荒原没开 垦,觉得很可惜,支持开荒建屯。那时正是农业学大寨的高潮,陈永 贵说话是很有份量的。迎丰村就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诞生的,在我们落户无门,走投无路的前提下,经过数日的爬山涉水,忍饥挨饿,找到了这片原始荒原。我们没有任何靠山和支持,依靠自力更生,以惊人的毅力,以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奋斗的精神,赢得了民心,获得了邻村的支持,开了两千多亩土地,建立了远近闻名的“盲流点”。后本县永丰大队听说后,也跟随而来并也看好这片土地。因他们 是本县户口,有找地方建点的资格,通过他们的向上请求,县乡两级政府于是想赶走我们这几十户无户口的人员,地盘由他们取而代之。在最危难之际,只剩我们几个人,我们仍艰苦不懈地奋斗争取,最终获得 省革委的支持表彰,随后县革委也予以承认,后来连同永丰二队来分队建点的,也一并承认并纳入本县管辖。半个世纪经过去了,这里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的农村,已经养育了 几代人。但我们当开荒建屯时的创始人已去世过半,投奔子女,各奔东 西的也不少。半个世纪以来,我不管走到哪里,哪怕是天涯海角,也始终想念 着在这片原始荒原上,我亲自带领大家建起的村庄,想念那个艰苦而 自豪的过程,想念着共同战斗的难友们。那郁郁葱葱的山林,清澈碧透的河水,那獐狍犴鹿的出没轨迹,河中鱼儿的游泳戏耍。一切一切, 时常在脑海浮现,历历在目。但在村庄建成后,那阶级斗争的残酷,派性的争权夺利。时代把 人分成多少个等级,各自承受着自己的等级待遇。每当想起这些,不 由得使我心痛如绞。因此,越到晚年,越加珍惜今天这个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更加 热爱这个中华复兴的新时代!由于我上学不多,文化有限。只能实事求是的,提纲式的,把当 年的开荒建屯的真实过程写下来,留作回忆。虽很难表达透彻完美, 但至少也能给县志村史提供真实完整的资料。

盲流生涯一一前言

盲流生涯一一前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盲流   北大荒   永丰   朝鲜   关内   黑龙江   分队   山东   称谓   大队   前言   户口   生涯   人数   年代   人员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