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产队时期社员们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农村人民公社下有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下有若干个生产小队,生产小队的社员大多数都是就近把农民组织起来形成的,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相对是比较简单的。在农村以前的家庭人口多少,一对夫妇生育几个孩子是从来不会有别人干预的,这样就形成了农村一些地方家族比较大,人口比较多的现象,在生产管理方面显得有点为难。

农村生产队时期社员们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社员集体出工收工


生产队实际上是一个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生产队的财产,有来自于社员的,有来自于国家分配的,也有一些是没收地主的。把这些财产交给一个多户农民形成的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大家一起劳动,共同拥有已有的财产,同时在生活劳动中添置新的财产。从理论上讲这种做法是比较成熟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简单分析几千年的历史后不难发现,封建社会的皇上是金口玉言,所说的话就是圣旨。在各级社会管理机构中,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因人而异办事是非常普遍的,也就说我们的历史上人情社会色彩非常浓厚。

生产队成立之后,社员大多数都是以前的熟人,甚至有些较大的家族在一个生产队中占据的比例相当大,七大姑八大姨都在一个生产队里,熟人加亲戚在一起劳动,人们首先认识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熟悉的面孔,其次才是规则。

农村生产队时期社员们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农村


生产队社员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生产队时期很多成年社员是通过扫盲运动后才认识一些汉字,真正能够提笔写文章的几乎没有。在这种基本素质下,生产队的管理基本上是没有多少有章可循的管理制度的,大多数情况下是以生产经验为指导。然后每一个社员该做什么,怎么样做,靠的是自己的自觉认识和生产队干部的安排,在管理过程中熟人社会和家族观念始终是无法打破的枷锁。看客下面,对人不对事的做法在管理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生产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最后伤及的必然是自己的组织,只是这一方面表现得不直观而已。

每一个生产队干部和社员都会在指挥和管理的过程中考虑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在互不伤害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从表面上看感觉到某个干部会来事,从不得罪人,但从集体利益和工作效果的角度上看,实际上是对大家利益的无形损害。时间长了之后,这种方法也就只能使生产队的生产经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是大家对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得比较直接,对于集体利益方面来说,因为它不直接,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反而认为这样的干部社员都是好同志、好干部。

农村生产队时期社员们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闲聊


在文化水平较低,制度不健全,人情面子上你好我好的情况下,集体运作越来越困难,多次轮换生产队干部也很难使各项工作有较大的起色。所以说人情社会不是进行社会化组织生产的方式,在制度的框架下用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去开展工作,才能够使集体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生产队   社员   生产大队   农村   小队   熟人   人情   财产   时期   集体   利益   干部   家族   农民   关系   组织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