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最近感冒了。

首先我很抗拒承认自己感冒了,为啥,平时注重身体锻炼,身体免疫力挺好的,一年到头生病次数五个手指头都可以数的过来。

可是随着不断的打喷嚏流鼻涕,我慢慢意识到我真的感冒了,身体有些难受。

既然生病了,那也就只能看病吃药、多喝热水,多休息下。

最后病好了,自己也更加注重身体的保养和锻炼。

反观对于感冒的态度,首先我的第一反应的抗拒,在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我的第二反应则是认可:自己的确病了,第三反应是接下来怎么做,于是自己看病吃药

朱熹说过世事洞察皆学问,感冒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平常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蕴涵着生活的哲理。

很多时候,社会教导我们要迎难而上,我们总是习惯于站在这些困难的对立面,与其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即使精疲力尽也不愿意松手,因为我们觉得只要我拉的足够用力,就能稳住中间这条绳子,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困难值得我们耗费精力去克服去击败。比如痛苦,压力、抑郁等等,长期的对峙只能让我们更加疲惫,更加焦虑,为什么不试着松开绳子呢?如同感冒一样,如果我们一直选择抗拒感冒这件事,那么只会让让自己更加难受,可是当我们选择接纳感冒这件事,发现感冒只不过是件小事,很容易就过去了。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接纳》的作者是艾希莉·戴维斯·布什一名在心理健康领域有30年丰富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当我们痛苦不堪或者倍感压力的时候,可以选择接纳,接纳并不意味着认命,它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是面对现实的平静态度,通过思维的转换,来获得内心的平静,而接纳的过程,正是我们应对感冒的过程:抗拒—顺应—可能性。简单来说,抗拒可以看作“拒绝”,顺应看作“认可”,可能性看作“接下来怎么做”。她也给我们提供了接纳的方法—自我关怀ACT疗法,通过真实的心理案例,7个核心技巧、14个附加技巧,探索从抗拒到顺应再到可能的旅程,使我们学会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接纳现实、接纳过去,以接纳之心创造无限可能的未来。

看完这本书后,你会发现,接纳是让你从痛苦通往顿悟的桥梁,是孕育内心平静和个人转变的沃土,它会让你觉得看似一切没都没有变化,当实际上一切都已经悄无声息的改变,而且变的越来越好。

现在让我们踏上接纳之旅,看看如何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01 与己为友,风雨同舟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前面提到接纳的过程是抗拒—顺应—可能性,看似简单,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从抗拒到顺应的过程可以说步步惊心,我们常常把当前所处的境况认为是麻烦的、艰难的、应该抗拒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接受,因此我们会不断抱怨或者竭尽全力去扭转局面。

精神专家和心理分析学家卡尔荣格曾说:你所抗拒的,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日益强大。

换句话说当你抗拒时,实际上是在放大并强化消极的情绪,虽然你不想变成满足抱怨的人,但是当你选择抗拒的时候,你就事与愿违的成为消极情绪的受害者。

但接纳可以让你放松下来,当你真正放下抗拒,敢于直面问题和现实,你就不会被消极情绪所羁绊,内心自然能恢复平静。

那如何放下内心的抗拒呢,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自我关怀ACT疗法:承认—关联—友善对话。所谓爱人先爱己,自我关怀,则是将爱的目标转向自己的内心,与己为友,风雨同舟,通过“你”这个角色来给予自己无私、温柔的援助。

承认困境。既来之则安之,坦然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自我感受,并接受负面情绪存在,不要试图去摆脱它,学会和树一样,接受花开叶落,顺应大自然的变化。当你内心真正认可痛苦和压力的存在,内心才会平静下来,根据神经学家研究发现,当你承认你的感觉时,大脑是会分泌舒缓的神经递质,让我们冷静下来。

与共同人性进行关联。每当痛苦的事情发生,我们总是感觉好像自己是世界第一惨,可是事实上,像飞机延误,很多人都会碰到,所以这些痛苦,并不是你独有的,你并不孤单。寻求关联是人的天性,当我们与处在类似境况下其他人进行关联,提醒自己只是某个群体中的一份子的时候,大脑也会分泌一种激素,使我们获得安抚,减轻自己的压力。

自我友善对话。运用“你”或者自己的名字来称呼自己,进行友善的自我对话,唤醒大脑的关怀回路,让其产生更为强烈的自我支持来获得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实际运用自我关怀ACT法,比如因为堵车你快迟到了,并且你知道老板对你迟到很不满,可能会扣工资扣绩效,你第一反应可能是抗拒—不,这事不能发生。你可能会因此恼怒地狂按车铃,或者捶打方向盘。

这个时候可以运用ACT疗法帮助自己冷静下来:

首先承认自己的困难:乐乐(自己的名字),你的处境的确很糟糕。

其次,与处在类似境况下其他人进行关联:可是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堵车,而且生活中,堵车司空见惯。

最后进行友善对话:你会没事的,一切都会故去的,会变的越来越好的。

如果说抗拒抗拒是躲在衣柜你畏畏缩缩的孩子,那么自我关怀则是你感知到这些抗拒,尊重他的恐惧,给予同情,他也感受到你的关注和接纳。当你拥抱他的时候,他会感到安全,并进而放松自己,那么抗拒就变不复存在了。

在进行自我关怀的步骤中,实际上清空了你大脑中的消极情绪,允许你认同当前的现实,当你认同后,就会放松下来,内心世界也变得更加广阔:这个情况下,我可以干点什么。听听音乐或者听下有声书。

当环境无法改变时,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通过自我关怀,我们成为了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问题的放大器。

当然,自我关怀的步骤看似不复杂,但是起初可能会让你难以忍受和无所适从,但是当你迈开第一步就是好的开始,先假装自己已经实现自我关怀了,哪怕只是形似而非神似,然后持续不断的练习,让自我关怀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自我关怀,作者还提供了一些小技巧帮助我们放松下来,比如4-7-8睡眠呼吸法。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02 和树一样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当你学会自我关怀,那么接纳之旅就正式开始了,首先接纳的第一步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只有当你开始宽慰自己,你才准备好了去接纳他人和接纳其他境遇。

大多数人,无论是什么年纪、拥有什么学历、有多少财富,都会认为自己不够好,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某种自我形式的自我批判:羞辱自己、否定自己、贬低自己,或者低声嘲讽,或者破口大骂。

心灵导师塔拉将这种自我批判称为“全盘否定自我价值的迷思”,在这种厌恶的情绪下,我们变得越来越消极、越来越自责。那该如何改变这种境况呢?


那就是学会和树一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树木每一年都会以同心圆的方式从树芯向外生长,可是由于长期的干旱、洪水、漫长的冬天,它们没有办法永远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圈,可是每一个年轮都是树木整体的一部分,它们年复一年地以越来越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树木向上生长。就像年轮一样,我们过去的自己和经历都是构成我们的一部分,当我们承认每一个不完美的部分,都是今天的自我不可或缺的部分时,我们就会感到充实和完整。

那该如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呢,我们仍然可以使用自我关怀ACT疗法。通过一种温和的方式,与负面状态的自我进行交流,给予其温暖。首先承认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真的太难受了。其次关联:你并不是唯一一个这样觉得的人。最后与自己友善对话:你已经尽力了,你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通过ACT疗法的反复训练,就会潜意识的弱化内心对自己的批判,形成一种全新看待自我的方式,让我们更好的接纳真实的自己。而在接纳自己的同时,也创造了改变的空间。

当然为了更好的接纳自己,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正念的力量来让自己内心越来越强大。

根据神经学家研究发现表明,大脑结构会因为重复而发生变化。所以当重复批评自我,那么你就擅长自我厌恶,如果当你重复自我关怀,那么你的内心会越来越强大。

心理学教授肖娜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得出,神经可塑性的练习是让你内心越来越强大的。

所以想要培养关爱自己的习惯,从每天说一句“我爱你”的鼓励话语开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意识到自己对生活感到更加快乐和满足,因为当你通过自我关怀来反复练习自我接纳时,其实你的内心已将接纳内化于心了。


03 接纳世界 ,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我们学会接纳自己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接纳世界,当我们真正接纳了世界,我们的内心才能变的真正的强大。同样一把盐,放在一瓶水中,我们会觉得很咸,可是如果放进大海中,我们压根察觉不出什么味道,生活中的那些痛苦也如一把盐一样,我们尝到的味道,取决于把痛苦放在什么容器里,所以当你痛苦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强大自己的内心。

接下来我们从接纳他人、接纳现实、接纳过去三个角度来接纳世界来修炼一个强大的内心:

1、接纳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因为他人的行为而生气,总是希望他们能变成我们期望的样子,可是改变他人是最难做到的,于是我们对自己无力改变的事情深感痛苦和愤怒,同时也把这份痛苦和愤怒发泄给身边的人。

那如何改变这种境况呢,我们可以选择接纳他人,接纳他人,并不意味着你认可他的行为,只意味着你接纳他们的人性。我们仍可使用ACT疗法,不过你必须从接纳你对那个人的感觉开始,如果你感觉很难消除对对方的敌意,可以先回到自我关怀的状态,关注自己的抗拒心理。

接纳自己的抗拒心理后,再根据ACT疗法中的“承认——关联—友善对话”进行自我对话,把他们当成像你一样有需求、欲望和弱点的人。人性都是相通的,通过自我关怀的反复练习,最终会培养出你对他人的关怀和接纳。

2、接纳现实

大卫休谟曾说过:环境适应自己性情的人是快乐的的,而能使自己的性情适应所有的环境的人更加优秀。

生活中有些环境我们可以改变,可是有些却不能,现实总是不给我们逃避的机会。如何让自己更好的适应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接纳现实,因为抗拒只会让我们身陷麻烦,如同你掉进沼泽一样,一味的挣扎只会让你越陷越深。当然接纳现实,并不意味着你喜欢正在发生的一切,而只意味着你愿意利用现状去追求改变。

现实总是比电视剧还要狗血,虽然我们改变不能现实,但我们可以选择用自我关怀来让自己去顺应现实环境,当我们接纳了现实,才能转移注意力,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

有句话叫做: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我们总是偏爱有利的环境,总是羡慕那些含着金钥匙的出生,可是现实就像河流,变化莫测,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你所愿,变化才是这个社会的底层逻辑,所以我们不妨改变下下自己的思考方式,提高一些自己的思维高度:

当我们陷入困难重重的环境中是,就把他当做磨炼你毅力和韧性的风,让环境成为你潜在的助力帮助你茁壮成长,要知道树能到将树根深扎进土里,就是因为风的阻力。

另外我们都听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很多现实看似一时难以接纳,但是要相信,现在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是对你最有利的,目光放远,万物皆喜。


3、接纳过去

每个人的人生或多或少都有很多遗憾,有些人选择沉湎过去,不断的自责或者折磨自己,可是过去就过去了,没有人可以改变过去,而且正如过去影响我们现在,我们的现在也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如果一直迈不过过去的坎,那么我们的未来也只能更加糟糕和痛苦。

想要改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接纳自己的过去,和过去和解。接纳过去不意味着你喜欢它或者你希望重蹈覆辙,而是意味着你可以在过往的经历中成长、继续前行。运用ACT疗法,承认自己所感受到的痛苦,并允许其存在,接纳自己对痛苦的抗拒,当真正意识到过去只是过去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难以接纳的过去和难以忍受的痛苦都只不过是广阔个人历史上的一部分。

过去如同肥料,虽然它很垃圾,但是如果让其发酵,你定能发现它可以变成肥沃、赋予生命的有机物。同样有一天你也会发现,所有的苦难,往往是最好的老师,他赋予了我们面对挫折的韧性和勇气。

由于在人的潜意识中是没有时间流逝的概念的,所以不妨利用书中提供附加技巧,来感受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相信经过不断的尝试后,你更加明白,活在当下,即是改变过去,也是创造未来。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曾国藩说过: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往不念。当我们学会顺应现实,接纳自己、他人及过去时,内心也将强大起来,同时接纳也会不经意间给我们开启了一个充满其他可能性的世界。

莎士比亚说过:世事本无好坏之分,思想使然。张嘉佳也说过:真正伤害你的,从来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没有人可以让你痛那么久,除非你愿意。

所以你当下的态度才是决定事情的好坏,而接纳的态度正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糟糕现实中积极的一面,当我们适应所处的现实,就能将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有自己有益的事情上,这样我们就已经砸在无线可能的门外了。生活给予我们以粪土,我们也可以将其变成肥料。

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方法来转移自己看到事物的视角以此来让接纳产生更多可能性。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在运用ACT疗法学习接纳的过程中,请记住抗拒是人生旅途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当我们理解了自己的抗拒,坦率的承认自己的痛苦,然后“停顿、呼吸、微笑”时,就创造了一个空间,一个转抗拒为顺应、拓展自我、实现创造、获得平静的空间,在这里,我们触摸无限可能的世界,这正是接纳的力量。

所以从今天起,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请选择接纳,人生不可能总是顺心如意的,但是只要持续朝着阳光走,影子就会躲在身后。虽刺眼,但表明对的方向。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怀来   友善   世界   柔韧   境况   坚硬   消极   疗法   平静   内心   情绪   痛苦   强大   事情   现实   自我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