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本书终于知道,孩子发脾气,没自信,怕怪物,都和这个有关

看了这本书终于知道,孩子发脾气,没自信,怕怪物,都和这个有关

记住一句话,90%的怒火和无助都能解决:咱们最爱的小人儿的大脑就是一个没盖好的小二楼,功能尚待完善。

看了这本书终于知道,孩子发脾气,没自信,怕怪物,都和这个有关

下层大脑就像房子的一楼,满足很多家庭的基本需求,厨房、餐厅、浴室都在这一层,它负责基本的生理功能,比如呼吸和眨眼;很强烈的情绪,比如生气,害怕;本能反应和冲动,比如打斗和躲避。

上层大脑就像一个明亮的书房,四面和天花板装满了窗户和天窗,视野更加清晰,上层大脑发生的是更高级,更复杂的心理过程,比如思考、想象和规划。

楼上楼下能通着的时候,大脑运转最良好。所以咱们的目标是帮孩子们搭个楼梯,把这个楼梯弄得坚固点儿,这样这两层就是个结结实实的漂亮房子。



但是,有一个大bug.

下层大脑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十分发达,而上层大脑要到一个人二十几岁时才能够完全发育成熟。

这是大脑最后发育的一个部分。在孩子几岁的时候,上层大脑一直在大规模施工,然后在十几岁到成年初期,还要经历一次大规模的改建。

咱们理想中,小家伙们在能说进去话以后,就应该懂得理解他人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慢慢变成一个理智成熟的小大人儿,这些都得依靠二楼的大脑。但是人家还没建好呢,工具散落一地,楼顶还没封上呢。

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很多时候孩子们不是故意要怎么样,而是没有能力控制自己,没有能力照顾别人的情绪,没有能力理智做决策。



那咱们就啥都不能做了吗?

当然不是,对孩子们的大脑有了科学的认识,接下来就用科学的方法调动他们的上层大脑,帮助它发育得更好,就像咱们手里有工具,帮着孩子们一起把二楼建好。

第一,努力触发孩子理性的反应,而非对抗式的条件反射

比如,作者和老公带着儿子在餐厅吃饭,儿子赌气不吃了,跑到离他们三米远的地方怎么也不回来。

这时候作者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命令他:立刻乖乖坐回来,要不然不给你吃甜点!

这种就属触发孩子本能的对抗。

第二种做法,作者看到儿子在赌气,就蹲下来问他:你很生气对吗?这种做法是在告诉孩子,妈妈看到了你的感受,妈妈想知道你怎么了。

孩子告诉她,爸爸说,吃完一半的玉米饼才能吃甜点,他很生气,觉得不公平。

作者马上表示理解,说妈妈知道你为什么会失望了。

接下来,作者开始调动儿子的上层大脑,抛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思考:“爸爸很擅长谈判。不如你自己想想吃多少才算公平,然后再去跟他谈谈。需要帮助的话就来找我。”

儿子平静了下来,开始正经的想玉米饼的事儿。

只要让孩子们的上层大脑开始工作,开始动起来,他们就会平静下来。

第二,控制身体和情绪

孩子情绪失控很正常,但是咱们可以教他们一些方法,帮助他们把情绪发泄出去,然后慢慢平静下来。

比如做深呼吸,或者数到10;帮助他们用语言说出来刚才的感受;允许他们使劲跺脚或者捶枕头。

大点儿的孩子,咱们还可以教给他们大脑的工作原理,让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大脑。

第三,自我理解

自我理解促进孩子自我理解的最好方法就是问问题,让他们看到表象之下的实质:你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是什么使你有这样的感觉?你觉得这次测验你为什么没有做好,是因为急躁呢,还是测验真的很难?

等小家伙们能写字或者画画的时候,可以给Ta买一个日记本,鼓励Ta每天写写画画,这件仪式性的事情可以提升他关注并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能力。

孩子越多地思考内心发生的一切,他就越具备理解并回应自己的内心和周围世界的能力。

这一点特别触动我,越多地探索自己的内心,探索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才会越自洽,心里舒展,不拧巴。

第四,培养共情力

共情力是上层大脑的另外一项重要功能。问几个简单的问题,鼓励孩子考虑别人的感受,这就是在建立孩子的共情力。

比如在外面玩儿看见一个宝宝哭,咱们就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那个宝宝为啥哭呢?”

孩子们可能会觉得,宝宝是不是找不到妈妈了,或者玩具丢了,冷了饿了之类的,这些都是在尝试着理解别人的情感。

当你们一起看书的时候,你可以问:“艾拉的朋友搬走了,你觉得她现在是什么感觉?”离开商店的时候可以问:“那个阿姨对我们态度不太好,是吗?你觉得她可能遇到什么让她伤心的事了?”

第五,运动改造大脑:让脑子活起来

改变身体状态就能改变情绪状态,这个咱们自己都深有体会。下回咱们需要小家伙们停止暴躁的时候,可以试试让他们动起来。

比如娃儿因为不想穿衣服闹脾气,要光着,咱们可以提议做个分腿跳的游戏,做一个动作,穿一条腿儿,虽然有点儿傻,但是听起来是不是觉得这个解决方案应该能避免鸡飞狗跳?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会像作者说的,每天问自己一个问题:

“在和孩子一天的互动里,你调动了他们大脑的哪个部分:是上层大脑,还是下层大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将帮助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在遇到难以处理的情况时,采取正确的行动,这将决定你养育的成败。”

这本书叫《全脑教养法》,在微信读书上就可以看,里面还讲了整合左右脑,上下脑,整合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等等一共12种全脑养育的方法,非常值得一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怎么也比(现在的)他们聪明些(以后真不好说),大吼大叫吓唬娃儿是下策中的下策,一起加油姐妹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玉米饼   孩子   下策   这一点   娃儿   下层   小家伙   怪物   大脑   平静   自信   情绪   儿子   能力   妈妈   方法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