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做到》| 从“知道”到“做到”,可以对症下药的三个方法

在信息爆炸的5G时代, 创建于2009年的@小一大书悦读会 精选五色好书,涉猎各类经典,保证知识面。小一大书的选书标准是:豆瓣得分7分以上图书;推荐者真正读过的书;初版五年以上的书。世界是一本书,让我们共享阅读之悦!关注@小一大书悦读会 头条号,让我们将读书进行到底!

如何将KNOW-HOW转化为你想要的结果

《知道做到》| 从“知道”到“做到”,可以对症下药的三个方法

1.在给出任何消极反馈之前,我们一定要首先给出积极的反馈。

2.学习应该少而精,而非多而浅。

3.所有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种独特的能力,他们能够像激光一样将自己的能量集中于一点,并在整个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焦点的集中。

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件事:

为什么知道了却做不到?

从知道到做到,对症下药,可以采取哪三个方法?

如果只记住一个关键点是啥?

《知道做到》| 从“知道”到“做到”,可以对症下药的三个方法

一、阻碍从知道到做到的三大原因

原因一,信息超载

人们会习惯性地不断获取新事物,而并不将其付诸于实践,从而导致信息超载。这是因为人的心理会认为获取新事物要比应用已有的知识有趣得多。但事实上,重复阅读或者练习过去已经学到的知识,带来的价值非常大。

原因二,消极过滤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带着消极的、先入为主的态度去看待我们所接受到的信息,于是我们过滤掉了很多真正有用的信息。我们只是知道,但不去思考,不尝试去理解,更不去相信,所以我们便无法真正使用它们。

原因三,缺少跟进

很多人在接触了新事物后,没有制订一个跟进计划,结果是很快就恢复了旧习惯而没有任何行动和改变。人们认为采取一个行动重要的是掌握新的知识,所以人们宁愿花很多时间去学习新事物,但是却不愿意花一点点时间去跟进之后对知识的应用。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知道做到》| 从“知道”到“做到”,可以对症下药的三个方法

二、破解的三个途径

我们要如何跨越这些障碍,真的行动起来并坚持下去呢?

解决方案一、采取精要主义。

我们必须将精力集中到少数几件事上,选择那些你真的想要实际应用的几个知识,沉浸其中,不断地咀嚼、消化、咀嚼、消化,直到它们被完全吸收,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要想真正了解一个领域,我们必须彻底的吸收一些重要信息,而不是盲目地接触大量信息。少而精,而非多而浅。

解放方案二、绿灯思维。

每次接触到新的信息时,我们不要总带着法官的心态去评判这些信息错在哪,而应该使用绿灯思维,即积极地去发现其中的正确之处。我们需要告诉自己“我知道自己读到或听到的信息是有一定价值的,可它究竟在哪呢?”然后积极地去寻找。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万事皆我师。

解决方案三、持续跟进。

即通过指导——支持——问责的做法,并重复步骤。有足够的指导,告诉自己怎么做,然后在做的过程中给出支持,不断去反馈帮助,最后问责,做得好的激励表扬,做得不好的要反馈改进。

《知道做到》| 从“知道”到“做到”,可以对症下药的三个方法

三、一个关键点

有一个点始终贯穿以上解决方案,就是重复、重复、重复。

这里的重复,指的是间隔性的重复,不是不间断地重复,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之后再重复。
“如果想要让某条信息,产生预期的结果,我们必须学会间隔性地重复它。”
“学习不只是一段在脑子里完成的过程,只有当你真正将学会的东西变成实际行动时,你才是在真正地学习。”
人们要采取少而精的策略,同时启用“绿灯思维”,在加上有一套自己的跟进系统。这样,人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祝你不再“知道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五色图书,五彩人生,周一蓝色学习日快乐!

悦读者:对对

《知道做到》| 从“知道”到“做到”,可以对症下药的三个方法

小一大书悦读会,每天1本经典书

①不用自己选书:北大、清华、人大等双一流学校的校友,在豆瓣7分以上、出版五年以上、涵盖多个类别的图书里筛选出来的经典书单。

②不用自己看书:小一大书悦读会每天用五色历、五色书摘和五色书评三种形式,提炼每本书的要点及精华,满足各种场景的阅读需求。

③完全不费时间:每天只需5分钟,随时随地阅读,1天了解1本书,轻轻松松就能提升学习力、财富力、乐活力、思考力、情感力和时间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大书   对症下药   豆瓣   绿灯   消极   新事物   思维   反馈   解决方案   原因   时间   方法   知识   经典   少而精   图书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