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如何培养凹凸有致的孩子?

教育思考:如何培养凹凸有致的孩子?

读郑委老师的《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这本书,学到的第一个原则是凹凸有致原则。

所谓凹凸有致原则,即做人要凹,做事要凸。

郑委老师的解释是这样的:

做人也就是德行很凹,谦虚、包容、不张扬、以人为善,处处不伤害,不妨碍他人。

做事也就是才华很凸,负责任、敢担当、自信上进,处处都施展才华,不甘人后。

合起来,所谓凹凸有致,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才兼备。

看到郑委老师的解释,简直赞为惊天之作。“凹凸”一词用在此处,实在再合适不过了。

然而,回顾我的教育生涯,在我所遇到的学生中,我很悲哀地发现,真正能做到凹凸有致的孩子太少太少,反之,凹凸无致的孩子太多。且让人尤为可悲的是,这些孩子,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我记得先前我在文章中写过我的一个学生,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不屑于跟着老师学习,也写过在班上放优秀作文,引来许多孩子挑刺的现象,这样的孩子哪里懂得什么是谦虚、什么是包容?从凹凸的角度来说,这是德行很凸,做人很凸了。

而在做事方面,现如今的孩子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也比比皆是。我在班上提问时,问及谁来回答这个问题,总有学生喊课代表,或是班长,或是学习委员之类的,但说自己可以回答问题的几不可见,这又何尝不是才华很凹?

造成这种凹凸无致的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家长更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且,家长应该承担的责任更重大,毕竟孩子是我们的。

改变这种现状,首要的一点是把动手的机会还给孩子。

现今社会,高考内卷得厉害,学习成了孩子的第一重任,孩子每天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学习。

大环境之下,孩子稍微松懈,成绩就可能掉到千里之外。在如此重压之下的孩子,如何敢自信地抬起头来说我能?

即便成绩位列年级前一前二的孩子,你始终会有危机感,不确定感。

可悲的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孩子回到家,我们家长一心只盯着孩子的成绩,这也不让孩子动手,那也不让孩子动手,一心只想让孩子扑在学习上。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后果就是孩子在学习上没有自信,其他方面也没有任何技能,似乎自己什么都不能。

这让孩子情何以堪?这如何能培养起他们的自信、自立与自强,他们的负责任,他们的担当?

女儿爱吃甜食,我经常会在家给她做些甜点。有一段时间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懒懒的不想动,她叫我做的时候我就没理她。

她叫了几次,我都不动,她就自己进了厨房,照着网上的方子,把自己想吃的天使蛋糕捣鼓出来了。

说实在的,那一次我十分震撼,她从来没有碰过烤箱,可那一次就成功了。

蛋糕做出来,女儿那种得瑟开心的样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想,自信就是在这样的动手中培养出来的。

而且动手的机会多了,孩子才会产生责任感,才会知道动手的艰难,懂得要包容。

马克思认为,道德起源于劳动,这句话诚不欺我。

当然,要培养孩子的凹凸有致,还必须有家长的引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陪伴在孩子身边时间最长的人。俗话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凹凸   马克思   不以为耻   孩子   德行   可悲   才华   蛋糕   自信   也就是   家长   成绩   老师   责任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