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交换原则与改变原则

今天,同样学习了这本书的两章。

其一是交换原则。

人生就是一场交换,交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我们以为最亲密的亲子关系中,交换也总是常存的。

比如孩子做错事情时会跟妈妈说,你别告诉爸爸,我以后一定不这样了,这也是一种交换。

交换原则的内涵是公平协商,说话算数。这很好理解,不公平的交换,很容易会导致交换进行不下去,说话不算数,那这次交换就是一次失败的交换。

关于交换原则,作者所提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千万不要拿爱和责任进行交换。

事实上,在日常中,我们常常会用爱、用责任与孩子进行交换。

比如我们常常会说:爸爸妈妈每天这么累死累活的,你就不能够为了我们争气点吗?

甚至有的家长会说,你在考那么差,我就不爱你了。

这就是用爱与孩子进行交换的例子。因为爸爸妈妈爱你,所以你就必须得考好。如果你考不好,我们就不爱你。

在这场交换里,爱是有价的,是有条件的,它等同于孩子的好成绩。

它告诉孩子的信息是:我学习成绩好,爸爸妈妈才爱我;我成绩不好,爸爸妈妈就不爱我。爸爸妈妈爱的是我的成绩,而不是我。

用爱做交易,孩子体会不到真爱,这对孩子来说是极大的伤害。爱是无私的,是无价的,不应该用爱来做交易。

在这个事例里,好好学习是孩子的责任,责任也是不能用来交换的。

比如我们说孩子考进年级前10,就给他奖励一台手机。那么当孩子考了年级第一,我们又应该给他奖励一些什么呢?如果孩子对我们的奖励失去了兴趣,那么孩子是不是就不用努力学习了?

所以在亲子关系中,一定要切记,爱和责任不能用来交换。

其二,改变原则。

改变原则是现在我们听得比较多的一个原则,也就是想要孩子改变,父母先改变。

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能救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父母是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原件没有改变,又如何能祈求复印件自己改变呢?

在家长群里曾经看过一个家长的分享。他说他的儿子初中开始就把自己关在房里,不上学,也不与他们交流。即便是到吃饭的点叫他吃饭,他也是想吃就出来吃,不想吃就不吭声不说话也不吃。

刚开始时,父母自然是着急的。每天都会不停地去拍门,想要把孩子叫出来。但他们每天喊的口干舌燥,孩子都没有应答,更没有从房里出来。

后来,父母咨询了心理医生,听从医生的建议,只在吃饭时间叫一声,孩子出来也好,不出来也罢,再没多余的话。

才三天,孩子竟然主动从房里出来了,有时还会主动跟他们说一两句话。父母大喜过望,对心理医生更加信服。

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他们改变了以前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少了唠叨,与孩子相处时尽量注意说话方式,少说多做。

如今,孩子已经完全走出来了,和父母的关系恢复到原状,也去了学校正常学习。

你看,这就是改变的力量。父母想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的是父母自己,只有父母改变了,孩子才会跟着改变。

改变原则,还有一个要重视的点是一定要坚持。改要持续,持续一定时间,养成习惯,别人才会变。

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孩子,改变都有一定的时限,不可能说改就改。所以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改就是了。

这本书已经看到第8章了,还有最后两章也就是最后的两个原则,明天,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父母   原则   孩子   原件   心理医生   复印件   对了   也就是   主动   爸爸   说话   家长   年级   妈妈   优秀   方式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