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医疗险的逻辑漏洞,有3个

终身医疗险的逻辑漏洞,有3个


终身医疗险的真真假假的消息很多,一周恨不得能看到四五次,但是为什么没有终身医疗这个问题的解答却往往流于表面,今天就从底层逻辑的角度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没有终身医疗险。




一、怎么定价都亏钱

为了覆盖保障成本,终身医疗险的定价必然会很贵,并且最终一定会无限接近报销额度,这种高定价一定是卖不出去的。如果价格定低了,那么收的保费还不够理赔的。所以无论定价高低,保险公司一定会亏损。只有两种方法可以确保保险公司盈利:


·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再提高价格

·不断降低报销额度减少报销范围




二、监管限制

上述两种终身医疗险的盈利方式的本质是提高价格或是降低保障,但显而易见的这两种方式对消费者的损害非常大。银保监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颁发了两个管理办法直接否定了这两种盈利方式。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满足以下三点才可以调整价格:


·上一年度赔付率不低于85%,且赔付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90%

·上一年度没有群访群诉纠纷

·没有触发其他银保监不得上调费率的情形


总结一下就是,银保监不允许,就不准对终身医疗险调价。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更是直接明文规定保证续保的健康险禁止降低保障:


终身医疗险的逻辑漏洞,有3个


这两条直接警告保险公司,想要卖终身医疗险可以,但是不许随便调价,也不许降低保障。想玩低价圈地制造垄断再提价盈利的资本套路,做梦去吧。




三、市场竞争死循环

上述两点虽然很直接,但是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其实对保险公司来说,市场竞争和监管的共同作用,才是导致终身医疗险迟迟不能落地的底层逻辑。以下分析有点烧脑,大家跟着我的思路认真看一下。


因为住院是必然事件,而且年龄越大住院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保险公司过不了几年就会发现理赔终身医疗险的人越来越多,原来的费率是亏本的。既然监管规定不能降低保障,那么不想亏本,就要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提高费率,那么所有身体健康的人一定会转投其他没提高价格的产品


这种情况下继续买这家公司产品的人一定都是不健康的,那么理赔就会越来越多,理赔额就会继续上升,进入了恶性循环,直到价格贵到保费等于保额,所有人都放弃继续投保为止。


最糟糕的是,这种情况不是一家公司的事情,而是整个市场都会面临的困境。这就意味着,任何一家保险公司一旦入局,就必然会陷入不断涨价,最终保费接近保额的死循环之中。


那么在这种死循环中损失最大的是谁呢?一定不是可以提高价格的保险公司,而是买了终身医疗险后,既无法承担高费率因为健康原因无法投保其他产品的消费者。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逻辑死循环,所以银保监会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批准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终身医疗险上市。



写在最后

其实大家想问的问题不是为什么没有终身医疗,而是想买到价格便宜、保障全面、报销额度和比例都很高的产品。这种想法和期待我完全可以理解,但现实很残酷,至少在可预期的未来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我们才一再强调头盔原理,把小风险自行承担,而把重大疾病一类的大风险通过终身重疾险的形式进行覆盖。毕竟终身重疾险才是唯一能够保你一辈子的保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赔付率   逻辑   低价   保费   费率   市场竞争   额度   底层   保险公司   漏洞   管理办法   本质   方式   医疗   价格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