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执着在对与错的二元论中呢?

你是否还执着在对与错的二元论中呢?



01


当我们还在读书的时候,考试成绩决定了我们的前景。在无尽的题海里沉浮,对与错,成了我们前途的分界线。


在这两者之间,几乎不存在着什么中间态。


在多年的读书生涯中,我们也逐渐把对与错带到工作中和生活里。


从学校里延续下来的习惯,让我们一直活在两元对立的世界中。


比如小孩在墙壁上画画,就说这不行,这是错的;


女孩子学跆拳道是说是错的,不是女孩子应有的模样,应该学跳舞。


如此等等。反正违背了大家的常识,都是行不通的。


所以,在这种强调不是对就是错的环境里,我们的小孩不得不师从父母,然后,也将这一种认知带给下一代人。


然而,我们却并不去怀疑教育的真正意义。如前人所说,因材施教才是最理想的结果。


但自从科举制度的兴起之后,直到现在的沿用,无不是以标准答案为止。


围绕着答案,对与错就成了贯穿我们整个读书的过程。


能怪教育体系吗?它只不过是为了筛选"人才"而设置的门槛。


除非你不鸟这个从成绩中获得学历,否则,你还得臣服在它的脚下。这样,学校的教育就算完成了任务。



你是否还执着在对与错的二元论中呢?



02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之分。像学书法、学写作、学技能等,它们本质上是中性的。


你喜欢它就学习,如果还能从中赚到钱来维持生活,那至少是一项不错的工作。


在社会这个大学里,没有什么非要给出标准答案。有人认为住在大城市好,有人认为回老家生活更好。


本质上,都是以自己的主观判断,至于是对是错,根本上就没有定论。


所以,没人敢说某某的选择是错的。你又不是人家,你如何知晓他人的心思?


是我们太过于把错与对当真,当成了唯一认知。


这有点像物理,广义相对论好像能解释大部分物理问题,但还有像微观世界里存在着不确定性原理。


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并非真的有相反的意义。



你是否还执着在对与错的二元论中呢?



03


我们从学校中学习到的东西就是唯一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因为我们有标准答案,不是吗?容不得你半点怀疑。


所以,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容你多想,不容你偏离标准,更不容你与老师辩论。


诚然,于实际中,我们也知道有无限的中性地带。


但在之前的定势思维影响下,凭二元论来统领思考,这才是狭窄的来源。


从学校时开始,我们就屈服于老师的权威;到了社会上,我们就相信专家的权威。


这是我们把自己的思考过程交给他人的结果。


正是因为少了真正的思考,才导致各种套路的流行。


我本身并不反对套路,只是你看看,千人一面,这又不是作战部队,你凭什么从中突围呢?


基本很难,就像大家都摆地摊一样,卖着同样的菜、同样的价格,结果就是能听从运气了。



你是否还执着在对与错的二元论中呢?



04


从科学上来说,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与错之分,这一切只是人们给出的主观判断。


比如绿化带有杂草,就得坚持除掉;小区里不能有流浪猫;车库中不能停摩托车;


在常识的指导下,一切都是把认为对自己好的事物才是对的。之外的,一律不行。


幸好,我们还有各种艺术人才、各类设计师。


所以,我们才得以看到精彩的舞蹈、艺术体操;才得能见到前卫的高楼、电视塔等。


幸好,我们现在也认识到包容才是有希望的,才是真正为我们带来美好未来的。


我们崇尚科学,是因为它不断验证这个世界,分出人类认为的对与错,不断地更新,试图找出最本源的东西。


但没有人文,科学就成了冷漠的代名词,毕竟,我们还需要感性来打动自己的内心。


因美好的景色而赞叹,因意境十足的诗句而感动,因七情六欲而体验人间的悲欢离合。


对与错,于实际生活中,应不致成为障碍才是。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题海   这个世界   套路   主观   认知   标准答案   执着   女孩子   小孩   思维   物理   意义   常识   过程   科学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