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不想吃了,我要打游戏”这句话究竟给了家长多少烦恼?

“妈妈,我吃饱了,手机给我!”


“爸爸,我想看电视。”


“爸爸,我不想吃了,我要打游戏!”


生活中,不知道宝爸宝妈们有没有遇到过正在吃饭的时候,熊孩子突然放下碗筷,跑到自己身边撒娇吵吵着要玩手机。


“爸妈,我不想吃了,我要打游戏”这句话究竟给了家长多少烦恼?


电子产品就像熊孩子的百宝箱,同时熊孩子对电子产品的的依赖性几乎超过了大人,而那些可以陪伴他们健康成长的儿童玩具,早已经落灰了。


“爸妈,我不想吃了,我要打游戏”这句话究竟给了家长多少烦恼?


然而,我们作为父母也忽略了玩具对宝宝们的重要性,尤其是心理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是孩子们从出生到长大这个阶段的心理、益智等因素的发育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Part 1

玩具帮助孩子认识世界


孩子依赖手机,对实践游戏缺乏兴趣和积极性,说白了就是没有刺激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不仅如此,长时间的使用电子产品,屏幕显像管辐射出的射线会严重降低孩子视力。


电子产品作为平面化的事物,它给不了孩子立体的世界呈现,却又让孩子对它们产生依赖甚至上瘾。


“爸妈,我不想吃了,我要打游戏”这句话究竟给了家长多少烦恼?


因为电子产品,为了孩子的视力和学习成绩,我们做父母的从来没有省心过。


而玩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物质载体,它能够从复杂的环境中简化提炼并实体化,通过孩子玩耍陪伴的过程中传输到孩子的心里。


比如我们这个社会的、文化的、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各种因素和符号。

“爸妈,我不想吃了,我要打游戏”这句话究竟给了家长多少烦恼?


让孩子们在玩耍和体验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同时还能提高他们自己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


Part 2

玩具能提升学习能力


孩子从出生开始是他学习和记忆发展的重要时期。


很多玩具都具备形态逼真、生动形象的特点,更方便孩子理解和认识实物。


“爸妈,我不想吃了,我要打游戏”这句话究竟给了家长多少烦恼?


通过动手操纵、体会各种质地和形状的玩具,增加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独特的玩具造型和色彩,再加上声光电等等特效,能够很好的刺激小朋友的感官,给孩子们很多意外而神奇的效果。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享受无尽的乐趣,同样也可以刺激孩子各方面的感知能力。

“爸妈,我不想吃了,我要打游戏”这句话究竟给了家长多少烦恼?


帮助孩子们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提高孩子的能力,并且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注于发展自己天生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Part 3

玩具能加强和父母的沟通


家长对于小朋友玩玩具和观看小朋友们的行为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对孩子的理解。


“爸妈,我不想吃了,我要打游戏”这句话究竟给了家长多少烦恼?


这是因为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很容易暴露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上的一些问题。


正确的接触玩具可以给孩子一种愉悦欢快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这样会让孩子在心理上正常健康的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


“爸妈,我不想吃了,我要打游戏”这句话究竟给了家长多少烦恼?


玩具作为孩子的沟通媒介,因为不同的玩法,孩子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可以发现和家长不同的游戏方式。


小朋友整个玩玩具的过程,可以给他们带来不同的经历,学到不同的东西,学会在生活中和不同的人交流。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树立孩子正确的娱乐方式,帮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让他喜欢上各类动脑玩具。


比如我们晚上下班回到家放下手机,听孩子分享今天遇到的有趣的事情,或者拿出一些游戏道具和孩子一起参与互动。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亲子互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可以促进小脑发育,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上声   家长   好奇心   视力   电子产品   小朋友   烦恼   爸爸   父母   玩具   能力   方式   孩子   手机   世界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