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深度解读天才的奥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每一位父母都想做的事情。

遗憾的是,没有几个家长能做到。

但是,总是有些家长高屋建瓴的设计或指导了孩子的人生之路,让孩子取得了超越常人的成绩。

一.那些成功的孩子

1.丁俊晖

什么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深度解读天才的奥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丁俊晖的父亲本身就是台球高手,丁俊晖从小也经常练习打球。有一次,8岁的丁俊晖陪爸爸去打台球,爸爸中途外出,小小年纪的丁俊晖竟然赢了一位圈内的台球高手,从此丁俊晖的父亲让孩子退学,全身心投入到台球训练中去,每天训练时间超过10个小时

为了把孩子送到更好的训练机构,丁俊晖的父母几乎倾家荡产,经过多年专业训练,最终换来了丁俊晖在台球上的巨大成功。

2.郎朗

什么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深度解读天才的奥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1982年,郎朗出生在沈阳的一个充满音乐气氛的家庭。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郎朗很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郎朗刚到3岁,郎朗的父亲就带郎朗去学钢琴。随着年龄的增长,据说每天练琴的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

7岁,郎朗开始上小学,从一年级开始郎朗作息时间表就是这样的:

早晨 5:45起床,练1小时琴,

7:00上学中午回家吃饭15分钟,练琴45分钟,

放学后,练2小时琴,

吃晚饭时能看动画片,饭后练2小时琴,然后做作业。

每天近6个小时练琴!

一到节假日和寒暑假就加倍练习,每天练习10多个小时,每天的时间几乎全部被钢琴占据!

父子两个也有过激烈的冲突。

自传《千里之行:我的故事》里记录了郎朗与父亲的两次冲突,一次是郎朗北京的第一任老师认为郎朗是“榆木疙瘩”,不愿再教他,信念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的郎父情绪失控,他怒骂郎朗,父亲甚至提到了“死”这个激烈的字眼。

另一次是郎朗在柯蒂斯就读时期,当着郎朗同学的面,父亲命令已经弹了三遍难度极高的《伊斯拉美》的郎朗把这首作品再弹十遍,“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巴拉基列夫超难的作品对演奏者要求极高,让我有些体力不支。我的手指也在发疼。”郎朗脱口而出:“不要你命令我,我希望你下地狱!”

郎朗也曾经用冷战回应,三个月没再碰过钢琴。

当别的孩子在外面嬉戏玩耍,童年时的郎朗只能面对着墙壁艰苦练琴。

“付出总有回报!”

11岁的郎朗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

10年后,他成了中央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客座教授,并且凭着一系列成功的演出技惊中外。被誉为“百年不遇的钢琴天才”。

3.莫扎特

什么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深度解读天才的奥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世界著名的钢琴家、音乐家、作曲家莫扎特,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的天才。

在5岁的时候就能够听声音识别出是哪种调子,从7岁那年便开始环欧洲演出,造就了音乐史上的传奇故事,特别是莫扎特有一项完美高音的听觉能力,据调查,这样的比例是1/10000。

莫扎特是天赋异禀的代言人,据说小时候的他不到半小时就能学会一首曲子。

他有着非凡的记忆力,任何音乐只要他听过一遍,就能完整地演奏出来。

别人写一首曲子需要好多天甚至一个月,他只要开始,不用几个小时就能写出好几首曲子,而且每一首曲子都是精品。

……

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某一领域的天才,他们的成功有共通之处,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二.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从上面的实例中可以看到成功的基本公式是:

什么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深度解读天才的奥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但是,真相往往不是看到的那么简单。什么是天赋?又应该怎么努力?

1.天赋

“天赋”是天生的吗?或许有一点,但是对整个人生的影响绝对不会超过10%。

那么“天赋”到底是什么?

下面我们用脑神经科学来揭开天才的秘密!

近些年的脑神经科学发展迅速,我们的大脑里面有100多亿神经元细胞,每个神经元细胞又有1万多个突触,它们之间相互联结,通过放电传递神经递质相互联系。我们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放电连接的过程,神经元和突触会变得更加灵敏,而且会生长得更密。

什么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深度解读天才的奥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学习的本质就是神经元细胞和突触不断放电连接的过程。

而学会某样东西的意味着你的大脑生长出了新的神经元细胞和突触,建立了更加密集的神经元系统。

什么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深度解读天才的奥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不同年龄段的大脑神经元细胞

从上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人类刚刚出生时,神经元数量和突出都比较稀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大脑接收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这就是我们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神经元细胞和各种突出连接越来越密,也越来越稳固,这种连接、稳固程度和密集程度就代表了我们是否更聪明。

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按照大脑科学的原理去训练儿童,那么他的神经元和突触就会更加灵敏,更加密集,也更加牢固,这样的孩子就有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天才。

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包括医生、律师、科学家。”

这就是著名的环境决定论,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是这个道理。

虽然不能说完全正确,但是也很有道理,因为我们大脑接触到不同的信息,就会重建不同的神经元结构,这是为什么大学教授的孩子往往成绩比较好,因为他们接触的人和事层级都比较高。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想提高认知层级,就要多和厉害的人物交流。

2.努力

关于努力,首先介绍一个理论:

什么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深度解读天才的奥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看上去高不可攀、卓越非凡,并非是因为他们天资聪慧、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练习是任何人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一万小时定律认为,普通人经过1万小时的练习也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的天才。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是说了一万个小时之后可能上台演讲还是结结巴巴;

我们每天都在写字,但是写了一万个小时之后可能也不是书法大家;

有些人每天都听音乐,但可能一辈子也成不了音乐评论家……

那么,怎样练习才能更大概率地获得成功呢?

三.天才成功的秘密

首先给出我认为的成功的公式:

什么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深度解读天才的奥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虽然,公式里面加入了天赋,但是我认为天赋的影响不会超过10%,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和刻意练习。

1.天才原来是刻意练习训练出来的

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职场中,总是有些优秀的人能够高高在上,不管在什么领域都有大神一样的存在。

“你看他数学每次都能考接近满分,肯定是因为他的基因好,你看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

你只看到了他的成绩,却没有看到他背后付出的努力和科学训练的方法,要知道很多父母大学教授的孩子依然学不好数学。

“你看他钢琴三年级就过了10级,他真有天赋!他天生就是学钢琴的料。”

你只看到了他三年级就过了10级,没有看到他有一位钢琴家父亲,没看到他从三岁就开始进行的科学的训练,没有看到他投入的时间和努力。

你可以说这些都是特例,《刻意练习》这本书认为: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天赋,所有的天才都是可以刻意练习出来的。其中讲到了著名音乐天才莫扎特的故事。

什么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深度解读天才的奥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刚刚提到天才音乐家莫扎特有一项完美高音的听觉能力,据调查,这样的比例是1/10000,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像贝多芬等人都无法做到,这是不是天赋呢?

来看一位日本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

2014年,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招募了30个2到6岁的孩子,组织他们进行几个月的特训,就是将他们进行能够听懂“完美高音”的训练,结果是每一个孩子都培养出了完美高音的才能,原本几万人只有1个人才能拥有的才能,同时出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震惊了世界。这就意味着“完美高音”不是天生拥有的,而是只要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就可以拥有,这项研究颠覆了人们对完美高音的认知。

后来也组织过10岁以上孩子的“完美高音”训练,不过却没有人获得这项才能,说明“完美高音”的训练也是有年龄段限制,一般在2-6岁训练才能获得,这正符合莫扎特从小开始跟着音乐家父亲学习的成长史。

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原来是他的音乐家父亲刻意训练的结果,根据上面的实验,我们发现完美高音只有在2~6岁训练才能获得,所以说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才是成功的关键。

其次,针对自己所擅长的地方,如果没有刻意的训练,通常也无法成为专才。

莫扎特四岁时就能演奏钢琴曲,表现出极强的音乐天赋,然而他的父亲并没有带他到处演出又或者每天练琴,那当今世界可能会缺少一个音乐天才。

2.刻意练习的四个步骤

什么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深度解读天才的奥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具体的操作细节后续再介绍。

四.对我们的启发

教育之路,就是建立在孩子天赋的基础之上,再加上刻意练习和努力,每个人都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什么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深度解读天才的奥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要观察他有什么擅长的地方,如果发现他有特别擅长的领域,就可以挑选出来进行刻意练习,通过训练让这个领域变成孩子的优势。

当然,我们并不奢望孩子能成为大师级人物,只要在某方面有特长和优势,对孩子的一生将有很大帮助。

比如说,小时候看不出来孩子擅长什么,就可以多给孩子提供一些机会,去学习跳舞、音乐、画画、书法等,等孩子大一些,看他对哪方面感兴趣,肯吃苦去学,那么我们就可以帮助他进行刻意练习,让这项优势真正的超越别的孩子。

什么拉开人与人的差距?深度解读天才的奥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我们成年人也是如此,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共情能力都是职场必备技能,即便没有天赋,通过刻意练习也可以让这些能力成为自己的硬本领,增加职业竞争力。

结束语

成功没有捷径,成功的定义也因人而异。

不管你怎么定义成功,要想让自己或孩子超越别人,就需要挖掘潜能,通过刻意练习去努力实践,最终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与君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莫扎特   突触   天才   神经元   高音   音乐家   奥秘   台球   天赋   深度   大脑   差距   父亲   努力   小时   完美   孩子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