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户外,如何饮水才能防止脱水?

脱水,在日常生活中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但是在户外,脱水会让你疲倦、失去方向感、头痛等,甚至严重的,它还会引起数种高山疾病。

当你的行动步伐变得越来越沉重,感到体力不支、口干舌燥,就可能已经轻度脱水。“口渴”是轻度脱水的信号,如果这时还不补充水,那么你的皮肤会变得干燥,眼窝也会下陷,继续行走会出现精疲力尽的状况。

其实,在户外,喝水也是一门学问,水喝对了,才能降低脱水的几率。

在户外,如何饮水才能防止脱水?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防止脱水,首先注意并不是等到口渴了再去喝水,因为水分的吸收需要时间,当你感到口渴再喝水为时已晚。

水分真正被身体吸收,是进入血液循环。水被喝下,只是被人体吸收的第一步。水分还需经过由胃部到肠道,最后进入血液循环。只有走完这个流程,水分才能被人体吸收。


喝足水出发

在你从营地出发之前,或者准备攀登之前,如果补充了足够的水分,在战胜脱水的道路上,就已经成功了25%。如果能在出发前喝足水,在运动过程中胃内就能保有较多的液体成分,便于水分的持续吸收。

运动前24小时,可以按照每公斤体重35毫升的量补足水分。


在户外,如何饮水才能防止脱水?


多次少饮,降低一半脱水概率

运动时,人体吸收水分的速率有限。人体胃排空的速率在每小时750-1000毫升,超过这个数量就不能被吸收。因此,如果一次性大量饮水并不能吸收水分,反而会导致腹胀。

要做到多次少饮,可以将水壶放在伸手可拿的地方。每隔20分钟就应该补充一次水,如果你的运动强度很大,每小时应该补充450~700毫升水分。


补充电解质,防脱水少不了

人体在大量排汗过程中,失去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人体必需的钠、钾等电解质成分。电解质大量流失后,人会出现软弱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痉挛等不适。

尽管电解质微量,对人体却必不可少。补充电解质主要依靠食物,但是食物的消化需要过程,运动中也很难迅速进食。因此,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在饮用水中加入泡腾片和盐丸实现电解质快速补充。


在户外,如何饮水才能防止脱水?

饮料只会加重脱水

如果你喝的不是水,而是用糖分较高的饮料解渴,会离脱水反而更近。饮料中加了很多糖、维生素、色素、黏稠剂等化学添加剂,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饮料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大,高渗透压的液体进入人体后,会导致消化道内细胞液中的水通过细胞膜渗出,因此喝饮料不但不会缓解脱水,反而会加重脱水症状。


这里是@单兵户外净水专注户外净水20年,与您分享实用的户外资讯,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细胞液   高山   电解质   口渴   速率   净水   浓度   水分   饮水   液体   头痛   成分   户外   饮料   食物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