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数感启蒙、数学思维的培养,比起生硬的数学题,游戏化教育则是更为推荐、且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

为了让孩子学数学时不那么费力,家长没少花心思在寻找益智桌游上,然而,想“封印”住一个“电力十足”的神兽真的不容易啊有没有!而且市面上桌游种类繁多,挑得头都要晕了!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神奇勇读,今天就来啦~

益智又兼具娱乐的桌游,看我的!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勇读精选 今日上新

数学桌游专场

#01数感启蒙类桌游

帮孩子从具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适玩年龄:3岁-8岁

① 数学思维游戏盒Tiny Polka Dot

帮孩子搞明白抽象的数与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适玩年龄:3-8岁 / 人数:1-6人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Tiny Polka Dot的卡片有6种颜色,代表6个系列,都是0-10的数字或者点数。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紫色的卡是阿拉伯数字,青、黄、红、蓝和橙色卡都是不同分布的圆点图案。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1.麻将卡可以用于记图案,可以帮助数感不太好的孩子通过记忆圆点的分布,扩大一眼报数的范围;

2.对称卡可以通过颜色帮助孩子明白奇偶数,还可以通过颜色快速划分数组!

3.十格阵卡的用处就更大了,非常直观地就能帮助孩子理解加减法运算中的凑十和破十;

4.圈点卡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等分的概念;

5.最难数的黄色点数卡片卡片,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数量关系与圆点的大小排列位置无关。

门槛低,真正从0基础开始

游戏可玩性和拓展性极高,学龄前后都适用!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 滑动查看更多好评 >>>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入手

#02运算类桌游

计算能力的提高,和大量的针对性训练离不开关系,但比起枯燥算式,打开孩子的兴趣更关键。

适玩年龄:5岁-99岁

① proof心算大师

让加减乘除、锻炼数学思维变成孩子忍不住想玩的游戏

适玩年龄:5-99岁 / 人数:2-6人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适玩年龄我们为什么写【5-99】岁?

因为自从上次直播玩了一把心算大师之后,这幅卡牌马上成为我司最近的桌游人气王,同事不仅午休来一盘,下班后也要借回家玩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玩法介绍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在游戏中,孩子不光要自己想答案,同时也要验证对方的答案,这样一来,孩子通过了解别人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式,促使自己不断地优化解题思路。

其实这就是解题思路形成的过程,除了在应用题中会运用,这样的思维还能延伸到日常生活里~在遇见一个棘手的问题时,怎样简单快速地解决它,如果不能,或许可以尝试别的方法!

推荐你们直接入手【加强版】附赠100节视频+加强版题册!激发孩子从入门到精通全方位打通心算的能力!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入手

②PRIME CLIMB 美国数学跳棋(5岁+)

玩着玩着就让孩子心甘情愿地练习算法~

适玩年龄:5-99岁 / 人数:2-6人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Prime Climb的初级玩法就是加减法的运算,不但锻炼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速度也会变快,还能练习拆分组合!

如果孩子已经开始学习乘除法运算,那就必须要收了。这套桌游对于帮助孩子深入了解乘除法运算的本质,强化乘除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玩法介绍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基础的数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两大块——数感和运算,尤其是加减乘除运算,在各学科或是生活中,都是会被反复运用到的。

而Prime Climb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大亮点——可视化。把抽象的拆分组合练习,用色块表示出来,使数字不再是一个符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色块组合,孩子非常容易理解。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购买

#03空间立体几何类桌游

立体思维在数学里也是很重要的思维能力,需要跳出点、线、面的限制,培养从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适玩年龄:4岁-12岁

在孩子没上小学前,就要有意识地在孩子的游戏中加入空间思维的训练。神经元更为活跃的他们,构建这一类思维比大人更加容易~

① 立体数独:奇石迷阵

孩子一个人也能玩

游戏中锻炼孩子的数独思维+空间思考力!

适玩年龄:5-8岁 / 人数:1-4人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做数独常被作为启蒙数学的方式,但孩子对数独书较难提起兴趣,奇石迷阵则打破了限制,套上了吸引孩子的“外衣”:鲜明的彩色,神秘的石像、还有它自带的“冒险属性”。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玩法介绍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5-12岁期间,空间知觉的发展对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空间知觉能力的培养,会对学习算术中的长度和计量单位,学习几何中的面积和体积,以及地理、物理等有很大的帮助。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入手

② 立体棋局:重力四子棋

突破传统益智玩具设计,实现棋盘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

适玩年龄:3-8岁 / 人数:1-2人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传统五子棋只在二维平面上思考,“重力四子棋”则要求玩家进行立体三维思考。因为它有很多获胜方式,同一水平面的4个子连成一线,斜着的4个子连成一线,都能赢。

孩子的思维会在点、线、面之间来回切换,非常锻炼空间想象力。对于以后的几何学习,大有裨益。

玩法介绍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每下一步棋,都要考虑后续的走法,怎样走更好,怎样才能避免给对方垫棋。

在不断的布局和验算中,推理力就会逐渐壮大起来。对于孩子日常的自我管理、做事逻辑,推理力的形成都十分重要。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入手

↓ 点击下方专场查看更多好玩的数学桌游 ↓

写在最后

为啥大家都怵数学,就是因为数学总是出现在考卷里,和分数牢牢绑定。想到数学,已经自己画地为牢。一旦家长有这样的想法,就会不自觉的把这种观点这种害怕的情绪传递给孩子。“数学很难,你一定要认真学!”

家长常常觉得我是数学渣,所以我的孩子也是数学渣。孩子数学不好,是基因不好。但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只是因为家长害怕数学,因为不了解数学,所以不知道应该怎么教。

那现在如果有一个,站在更高的层级上去跳起来去看这样的机会,那么我们去为孩子选择,孩子有可能站在这个基础上往上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是如此。

想获取更多

育儿干货、书评解读?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勇读精选,已有7年成长经验,我们精选让孩子叫好叫座的优质图书,我们亲自测评亲子共玩的产品,我们甄选自己使用过的好物,分享给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你。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来都来了

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

有更多好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数学   迷阵   加减乘除   加减法   组合   玩法   思维   家长   年龄   人数   能力   方式   孩子   程序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