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内心的通行证,建立有效沟通管道,减少青春期叛逆影响

前言:我始终认为,家庭教育是教育环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多数的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孩子越长越大,小心思越来越多,父母知道的越来来越少,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说心里话了?


文/百变爸妈


晴晴是当地重点高中的一名高二女生,父母都在事业单位工作,经济条件算不上好可也是稳定。为了减轻女儿的负担,妈妈经常偷偷帮晴晴收拾屋子,这天妈妈突然发现有男生写给晴晴的小纸条,有一些暧昧的话,这让妈妈很是担心。

"晴晴,是不是早恋了?"

"妈,你翻我东西了?你怎么能这样?你知不知道尊重我的隐私?"晴晴三连问,心里很是生气。

"我问你话呢!是不是早恋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将来什么样的男孩找不到啊……."妈妈开启了了"唐僧"模式。

晴晴受不了妈妈的唠叨,一气之下,摔门而出,只留下一脸惊愕的妈妈。孩子不愿意说,问又问不出来,妈妈只剩下担心和着急: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不愿说心里话了?我把你养这么大,你就这么对我?

其实,晴晴妈妈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管道已经堵塞了。无法有效沟通,说再多的话也不过是"鸡同鸭讲"!

走进孩子内心的通行证,建立有效沟通管道,减少青春期叛逆影响

造成沟通管道堵塞的原因

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多数是单向沟通,不允许有自己的想法,按照我说的做就行了。总之,我是为你好!这样做,在孩子小的时候,问题不大,因为孩子从心理上和身体上以及认知上,都不具备反抗你的力量。这并不代表没问题,当下孩子会屈服你,但不一定心服、口服。所有的这些问题累积下来,会在青春期某个时段,被引爆,加重叛逆。

走进孩子内心的通行证,建立有效沟通管道,减少青春期叛逆影响

亲子沟通中,最大的问题来自于:没有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

1、 控制欲过强

控制欲强,来自于自己的不安全感。怎么理解呢?日常表现是这样的: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做,不允许有其他想法,不按照我说的做,我就不舒服了。

现在的父母出生年代集中在70-90年代,他们的父辈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家庭孩子多等原因,生长环境多数经历了物质和精神双匮乏的状态。缺少爱与精神支持,以及物质的相对匮乏,造成的安全感不足,通过控制身边的事或物,降低不安全感。父辈的教育方式,会潜移默化的传递给下一代,这就是家庭沟通模式的代际传递。所以,现在的父母依然在采用父辈的教养模式来和自己的孩子沟通。

走进孩子内心的通行证,建立有效沟通管道,减少青春期叛逆影响

控制欲强,另一方面是因为过分担心事情会失控。例如上述案例中的晴晴妈妈,一定是预见了一个"灾难性的结果":早恋-影响学习-成绩下降-高考失利-人生灰暗。当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也不一定就真的会出现,这只是晴晴妈妈对于女儿未来的焦虑而引发的一种灾难性的预期。

2、 自说自话单向沟通

沟通,有两个目的:第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不让对方误解,能够让对方清楚明白自己的表达,不产生误解。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经常犯的错误就是自说自话,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没有考虑到孩子是否能听懂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案例中晴晴妈妈,在质问自己女儿的时候,没有顾及到女儿的感受,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担心。而晴晴,是因为妈妈翻看了自己的东西,感觉被侵犯了隐私权和妈妈争辩。可以说,两个人的沟通,根本没在一个频道上,这种情况下,说得多,错的多。

走进孩子内心的通行证,建立有效沟通管道,减少青春期叛逆影响

3、 先入为主的猜疑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大的麻烦就是来自于先入为主的猜疑。例如晴晴妈妈,看到小纸条的内容就开始猜疑,孩子是不是早恋了。其实还有其他可能性:也许晴晴根本没当回事儿;也许只是同学间的小玩笑;也许是双方的正常交流只是掺杂了一些少男少女的小暧昧并没有那么严重。这种猜疑,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大障碍。我想,这也是让晴晴生气,摔门而出的一个原因。

走进孩子内心的通行证,建立有效沟通管道,减少青春期叛逆影响

小结: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说心里话,是因为他感觉:"反正我说了你也不懂","我说了可能挨吵、挨打,还不如不说"。所以,建立有效沟通管道,是降低青春期叛逆的好方法。

如何建立有效沟通管道

如果系统来说,需要个人成长,消除父母自己身上的不安全感和控制欲,学习情绪管理等多项工作。这对于现在忙碌的父母来说,不太现实,怎么办呢?其实也很简单:"做朋友"。只要你有一位知心的朋友,你就可以和孩子做朋友。

回想下自己上学时期,遇到了一些事,例如:成绩不好、喜欢某个同学、想买磁带、想出去玩、作业没写完……你第一个想说的肯定是你的朋友。因为他会在这些事上支持你,不会否定你,是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

走进孩子内心的通行证,建立有效沟通管道,减少青春期叛逆影响

我始终认为,朋友关系是所有亲密关系中最舒服的,为什么?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中,都会失去边界感,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朋友关系却不会这样。夫妻间可以互相翻看手机,到点不回家要打电话,同住一间房子,同睡一张床;亲子关系中,因为孩子需要依赖成人生活,更是没有清晰的界限,有的父母甚至会检查孩子的日记,以此来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那么,朋友之间你可以这样做吗?当然不行,因为你可能会因此而失去对方,但我们在夫妻关系以及亲子关系中,几乎不会考虑是否会失去对方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朋友关系是最舒服的关系。

走进孩子内心的通行证,建立有效沟通管道,减少青春期叛逆影响

朋友关系,彼此独立(专图,盗必究)


走进孩子内心的通行证,建立有效沟通管道,减少青春期叛逆影响

夫妻、亲子关系有交集(专图,盗必究)

和孩子做朋友就是这样简单,你愿意给孩子独立的空间,保持你们之间的距离并且充分尊重孩子。简单来说,你把孩子当成你的朋友一样去相处,你不会对朋友做的事,说的话,也同样不要对孩子做,对孩子说。

案例复盘

想想,如果是晴晴的朋友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说?一定是兴奋、好奇:"那个男生是谁啊?长得帅吗?会打篮球吗?对你好不好?"她们会因此而产生很多话题,这是一种接纳和肯定的态度,而不是否定。

妈妈也可以这样和女儿讨论吗?方向上当然可以,但尺度不能太大,如果妈妈发现后换一种态度和语气来问可能效果会好很多:"晴晴回来了?快跟妈妈说说,是哪个男生喜欢你啊?你长大了,是个大姑娘了,有人开始喜欢你了,妈妈是不是要失去你了?"和案例中,完全否定和担心的态度比起来,这种态度更能让孩子接受。


总结:亲情,是每个人都非常珍视的情感,但也是一把"双刃剑",爱可以塑造一个成功的孩子,也可以像"牢笼"一样困住一个孩子。你愿意生活在爱的"牢笼"之下吗?当孩子具备了"反抗"的能力后,开始叛逆也就不奇怪了。


懂点心理学,生活更美好 @百变爸妈


延伸阅读:如何帮助宝宝顺利度过人生第一个敏感期,并建立安全感?

分享出去,做一个价值的传递者!​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管道   孩子   目的   父辈   早恋   青春期   叛逆   安全感   通行证   内心   担心   态度   父母   女儿   案例   原因   妈妈   关系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