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怀疑女儿偷拿28块钱,亲妈失手,母女阴阳永隔

导读:深圳,一位母亲因怀疑女儿偷拿了28块钱,失手打死女儿,母女阴阳永隔。


文/百变爸妈


被害人小洁(12岁,化名)是被告人阿芳(化名)的女儿。2019年10月,小洁随阿芳来到深圳,母女二人一起借住在亲戚家中。阿芳在餐馆当服务员,小洁则暂时辍学。

2020年2月的一天晚上9点左右,阿芳怀疑女儿小洁偷了自己28元。阿芳便从鞋柜上拿了一根塑料按摩板,让小洁趴在卧室的床上,用按摩板多次击打小洁大小腿后侧、手掌心等部位。造成小洁大面积的皮下出血、软组织挫伤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

棍棒底下出孝子?怀疑女儿偷拿28块钱,亲妈失手,母女阴阳永隔

从简短的信息中,捕捉到几个关键信息:

第一,母女二人生活水平应该比较拮据,否则,孩子不可能辍学,更不会因为28元钱,殴打孩子。

第二,母亲没有教育孩子的正确观念和方法:棍棒底下出孝子?也可能失手留终生遗憾!

棍棒底下出孝子,到底有没有道理?

传统老观念的影响,导致现在很多父母还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论。我认为:这样的父母,除了能发泄自己的情绪,把孩子当成出气筒之外,没有任何作用。发脾气、指责、打骂,只是代表了父母的无能。

棍棒底下出孝子?怀疑女儿偷拿28块钱,亲妈失手,母女阴阳永隔

我知道,有人要反驳我了:"这么多年传下来的东西,怎么会是错的呢?""有的孩子不打,就不行!说啥也不听!"

那么,我想反问一下:如果这个方法是万能的,那么多心理学家孜孜不倦的研究,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难道他们都是在浪费国家的研究经费?打骂,肯定是最简单粗暴的一种,降低了父母育儿的时间成本。不听话,骂一通,再不行,打一顿,直到孩子感受到了恐惧,因为害怕身体上的伤害,选择了隐忍、顺从。父母迷信地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正确的。

从打骂对孩子的教育程度来看,打得轻了,起不到惩罚作用,无法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打得重了,容易使孩子受伤,甚至出现小洁这样的惨剧。而且,极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极力反对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怀疑女儿偷拿28块钱,亲妈失手,母女阴阳永隔

许多父母知道打骂不对,为什么还控制不住自己?

常有父母对我说:"我也知道打骂孩子不对,事后自己也很难受,但赶到事儿上,就控制不住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父母每天忙碌于工作、家务,心理资源已经被耗空,而家庭又是自己的心理势力范围。即:在这个环境中,我是说了算的,是我能控制的,不会产生不良后果。例如:在工作中,无论是对客户,还是领导与同事,你是不太敢发火的,因为无法承担行为带来的结果。

第二,发怒、指责、打骂,非常简单,不需要动脑筋思考,只要把情绪拿出来就行了。对父母而言,这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成本也最低。

棍棒底下出孝子?怀疑女儿偷拿28块钱,亲妈失手,母女阴阳永隔

第三,从知道到做到,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知道—内化—觉察反思—调整行为—知行合一。就是说,当你学习到育儿知识后,需要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在践行的时候,还要不断反思、觉察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所学育儿知识的要求,经过不断调整,最终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在我的工作经历中,许多父母只是停留在了第二步"内化"的阶段,没有觉察反思,也就没有调整,更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现今社会媒体的高度发达,以及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实际上父母获取知识的成本越来越低。花费极少的费用,甚至是免费就能获得大量育儿知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降低自己出现打骂行为的概率呢?

建议

第一,我知道你可能工作很累,但也请不要把工作情绪带回家。当年走到家门口,请把右手放到自己的心脏处,感受心脏跳动的节奏,跟自己说:"从我打开门走进去那一刻起,我就是XXX的妈妈(爸爸),我要扮演好这个角色,我不能把工作情绪带给孩子。他已经一天没有看到我了,他应该十分想我。"

通过一个小小的仪式感,给自己的工作做个结束,为工作和家庭做个分离,把工作情绪统统扔在门外。

棍棒底下出孝子?怀疑女儿偷拿28块钱,亲妈失手,母女阴阳永隔

第二,大多数人关注自己的物质需求,忽略自己的精神满足度。一味追求物质满足,只能停留在物质上,它并不能让你感到持久的精神充裕。或者说,它并不能有效地缓解你"心累"的情况。尝试去爱自己,不仅在物质上,更多是在精神上,问问自己: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怎样会让我感到幸福?

棍棒底下出孝子?怀疑女儿偷拿28块钱,亲妈失手,母女阴阳永隔

第三,教子过程中不断觉察自己,忍不住发怒也别否定自己,问问内心:我为何而发怒?每一种情绪,都是一位忠实的邮递员,只有你接收到了他带给你的信息,他才会离开。当你知道了情绪的来源,才能更好地调节,处理自己的情绪。

棍棒底下出孝子?怀疑女儿偷拿28块钱,亲妈失手,母女阴阳永隔

第四,说教对于孩子来说,是挺无力的,我认为最有效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写不完作业,就让他那么交给老师,惩罚的是孩子,而不是你,放不下,是因为你认为这件事,会非常没面子。

如果是案例中的情况怎么办?我会仔细查找是否我放错了口袋,或是我记错了。其次,要考虑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他是否有未被满足的心愿,需要这些钱来满足?再次,我会选择相信孩子,但要告诉他:如果真的拿了,等同于"偷窃",我不希望你变成一个小偷,如果以后后你有需要,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诉我,我会帮你满足。

结语: 28元或许对阿芳来说很重要,但不应该让孩子承担后果,或许是自己记错了、放错了呢?有些老观念,也应改一改了,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母,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懒惰"行为,寻找一个合理化的借口,仅此而已。我们只能陪伴孩子十几年,且行且珍惜吧!


@百变爸妈 从事儿童教育工作15年,心理所在职研究生,专注婚姻与亲子。你有育儿问题,我有 教子方法,如果恰巧你也喜欢我的内容,这是遇见的缘分,别错过,点个关注再走吧。

分享出去,做一个价值的传递者!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棍棒   孝子   母女   女儿   内化   教子   块钱   阴阳   情绪   观念   物质   父母   孩子   心理   知识   工作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